第142章 高句麗人破釜沉舟(1 / 1)

推荐阅读:

“這些該死的漢人,這是打算將我們高句麗大軍逼上絕路,好徹底趕儘殺絕嗎?

可他們彆忘了,他們漢人自己有一句話叫‘困獸猶鬥’,就不怕我們四萬多高句麗勇士殊死一搏,反而讓他們討不到什麼好嗎?”

當看到丸善合垂頭喪氣從隋軍大營回來,不用他開口稟報,高句麗主將淵蓋蘇文便猜到他這一趟是無功而返,不由氣得大罵秦昇和隋軍的狠辣無情,同樣咬牙切齒撂下了狠話。

但他說這些話不過是為了提振帥帳內其他高句麗將領的軍心和士氣罷了。

他比誰都清楚,如今他們大軍失去了來自臨渝關的糧草補給,軍中的餘糧根本支不夠維持多少時日了。

隋軍根本不需要損兵折將去強攻他們,隻需要一直圍而不攻,就這麼跟他們耗著,待他們大軍糧草耗儘,隋軍便可不費吹灰之力擊敗他們。

因此,他們高句麗大軍無論如何都不能坐以待斃,一定要儘快想辦法從隋軍布置的口袋陣中突圍脫身,逃出生天。

雖說他們大軍的北麵並沒有發現敵軍,但淵蓋蘇文並沒有考慮從北麵突圍。

原因很簡單。

他們高句麗人生活在遼東,在跟中原的漢人學會農耕之前,最擅長的就是漁獵。

所謂漁獵,就是用一張巨大的漁網將河中的魚不斷往岸邊驅趕,之後再將兩側的漁網合圍,便可將大量的魚網到一起,成為他們高句麗人的盤中餐。

如今他們大軍若是選擇向北突圍,就如同漁網中的魚一樣,不斷被敵軍往絕路上驅趕,一旦隋軍開始紮緊口袋,便是他們四萬多高句麗將士的末日。

因此,他們大軍絕不能向無人防守的北麵突圍,隻能想辦法從東南西其中一個方向衝殺出去。

隻要能從其中一麵殺出一條血路,敵人布置的口袋陣便不攻自破,再無人能夠阻止他們高句麗大軍殺出河北,返回遼東。

看著牆上掛著的巨大作戰地圖,淵蓋蘇文的目光最終落到了他們高句麗大營的東麵。

他知道,那裡駐紮的是三萬夏軍。

他也知道,如果不是他們高句麗人介入河北的戰事,秦昇率領的隋軍在滅了高開道之後,與竇建德的夏軍必有一戰。

一想到這兒,淵蓋蘇文也不免有些後悔他們高句麗人不該過早介入河北的紛爭,導致夏軍上下因為對他們高句麗人的敵視和仇恨,反而跟隋軍聯手一致對外。

他們應該等到秦昇與竇建德打得難解難分,兩敗俱傷之時,他們高句麗人再出兵的。

可此時再後悔也是無濟於事了。

但此事也從側麵說明,一旦沒有了他們高句麗大軍的威脅,隋軍和夏軍很有可能會再次兵戎相向。

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如果他們高句麗大軍從夏軍防守的東麵突圍,另外兩個方向的隋軍很有可能會袖手旁觀,好借他們高句麗將士之手削弱夏軍的兵力,好在將來與夏軍爭奪河北之時贏得更大的優勢。

而東麵的夏軍一旦識破了隋軍的詭計,很有可能會為了保存實力而消極應戰,甚至主動讓開一條路放他們高句麗大軍離開。

這個想法一經冒出,便如野草一般不可遏製。

而淵蓋蘇文又從來都是說乾就乾的性子,在他看來,這是他們高句麗大軍能夠從河北全身而退的唯一希望。

當天夜裡,他就下令全軍上下埋鍋造飯,將軍中最後一點糧食全都煮了,讓每一位將士都得以飽餐一頓。

飽餐過後,他又在全軍將士的注視下,下令將軍中做飯用的鍋全都砸了個稀巴爛。

麵對一眾將士錯愕的目光,淵蓋蘇文冷冷解釋道:

“當年漢人有一位名叫項羽的將軍,他在麵對數倍於他們的強敵之時,也是下令將渡河用的船隻全部鑿沉,將吃飯用的鍋釜全部砸爛,讓他的士兵知道這一戰他們有進無退,隻許勝不許敗。

如今本將軍也學一回這個項羽,來個破釜沉舟,讓你們知道什麼叫有進無退,隻許勝不許敗!

勝了,我們便能從敵人那裡繳獲到新的糧草和鍋釜。

敗了,我們就一起做異國他鄉的孤魂野鬼,死後靈魂也無法回歸故土。

你們說,這一仗,我們該怎麼打!”

“隻許勝,不許敗!”

幾名心腹將領心領神會,當即帶頭振臂高呼起來。

其他高句麗將士自知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也紛紛跟著振臂高呼,一時聲震九霄,士氣為之一振。

淵蓋蘇文看在眼裡,眼中不由閃過一絲得意。

這些漢人雖說打仗不如他們高句麗人勇猛,但打仗的智慧倒是真不少。

自己隻是隨便借用了一招,便徹底扭轉了軍中將士的軍心和士氣。

……

但淵蓋蘇文不知道的是,就在當天夜裡,隋軍使者魏徵就出現在了夏軍大將劉黑闥的帥帳內,給劉黑闥帶來了一個令他心頭一緊的消息:

“劉將軍,我們大將軍和他的幕僚推測,高句麗人很有可能會選擇從東麵突圍,希望劉將軍早做準備。”

劉黑闥同樣早就想到過這個可能,卻不動聲色反問魏徵道:

“若是高句麗人當真要從東麵突圍,不知你們大將軍有何打算?”

魏徵似乎早就想到劉黑闥會有此一問,當即開誠布公道:

“劉將軍,其實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一旦高句麗人從河北敗退,我們兩家很有可能會因為爭奪河北大打出手。

因此雖說如今我們兩家為了趕跑高句麗人暫時聯手,可大家難免心中都有所顧慮。

但我們大將軍要在下給劉將軍帶一句話,就是他當初為什麼能夠擊敗羅藝,就是因為羅藝和竇公各懷心思,都想借我們大將軍之手削弱對方的實力,好為將來做打算。

可這麼做的結果就是讓我們大將軍有機可乘,最終利用你們兩家的相互算計而漁翁得利。

我們大將軍既然知道如何利用盟友之間的不信任和相互算計來拆散對手的聯盟,自己就絕不會犯同樣的錯,否則最終隻會讓親者痛仇者快,白白便宜了我們的敵人。

因此,若是明天高句麗人當真從東麵突圍,就請劉將軍拚死抵擋,拖住高句麗人,我們隋軍絕不會在一旁袖手旁觀的。”

聽完魏徵一番話,劉黑闥沉默了許久,最終緩緩開口道:

“魏參軍放心,我軍在出征之前,主公特意交代過,與你們大將軍之爭是我們漢人之間的事,對付高句麗人乃是大義所在,絕不可因私廢公,有所保留。

明日一戰,我夏軍三萬將士必當拚死一戰,絕不讓一個高句麗人從東麵走脫!”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