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理,他秦昇是真把我們夏軍當降卒了,竟然敢對我們夏軍發號施令起來!”
河間郡,樂壽城,金城宮。
當從漁陽郡趕來的隋軍使者魏徵向竇建德和一眾夏軍大將提出要他們夏軍出兵相助之時,大將王伏寶再也忍受不住,當著使者魏徵的麵大罵秦昇得寸進尺,竟然指使起他們夏軍來了。
其他夏軍將領也紛紛跟著起哄,衝魏徵不斷說著對秦昇的不滿。
麵對王伏寶和一眾夏軍將領的辱罵和嘲諷,魏徵絲毫沒有反唇相譏的意思,隻是靜靜看向竇建德,想聽聽他如何表態。
因為他心中很清楚,不論下麵這些夏軍將領如何聒噪,但在夏軍之中真正能夠一錘定音的人有且隻有一個,那就是他們的主公竇建德。
此時竇建德輕輕抬了抬手,示意殿內的一眾將領安靜下來,隨後看向身為使者的魏徵,語氣平靜問道:
“秦大將軍派魏先生來跟我竇建德借兵, 是為了對付高開道,攻打漁陽城嗎?”
“不,竇公錯了!”
魏徵聽完連連搖頭,沉聲說道:
“秦大將軍並非是派在下來跟竇公借兵,而是邀請竇公一同出兵去討伐高句麗人。”
討伐高句麗人?
此話一出,竇建德和一眾夏軍將領都不由愣住了,顯然有些不明白魏徵的意思。
秦昇率軍北上不是為了征討高開道嗎?怎麼又跟高句麗人扯上關係了。
不知過了多久,竇建德才乾笑兩聲,語氣分明有些玩味道:
“看來秦大將軍是得到了你們陛下的旨意,準備四征高句麗了,我竇建德在這裡倒是要預祝他旗開得勝,重新揚我大隋國威了。”
“哈哈哈——”
此話一出,在場的夏軍將領無不哄堂大笑,笑聲中滿是嘲諷的意思。
之前昏君三次大征高句麗,搞得天下大亂,差點就此亡了國,想不到如今還是癡心不死,執意要四征高句麗。
麵對一眾夏軍將領的嘲笑,魏徵並沒有過多解釋,隻是緩緩從袖中取出柳城過來的鴿信,示意竇建德不妨看看再說。
很快,便有一名親兵從魏徵手中拿走鴿信,呈給竇建德。
竇建德在看過鴿信之後,麵色陡然變得凝重,看得一眾夏軍將領不自覺止住了哄笑聲。
雖說他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一個個心中還是隱隱生出一絲不祥的預感。
不知過了多久,竇建德才忍不住皺著眉頭道:
“自從大業十年,朝廷停止征伐高句麗之後,兩國之間便一直相安無事多年。
如今他們為何要突然進犯遼西,兵圍柳城,還要攻打臨渝關進入河北?”
此話一出,不少夏軍將領都不由神色一變,這才明白原來不是朝廷要四征高句麗,而是高句麗人朝河北殺來了。
一時間,他們都將目光投到魏徵身上,想聽他解釋一下為何高句麗人會突然來犯。
魏徵對此隻是淡淡一笑:
“竇公和諸位還不明白嗎?這些高句麗人可是有人請來的救兵哦!”
“有人請來的救兵?”
竇建德聽完依舊有些不解看著魏徵,隨後像是猛然想到了什麼,麵色陡然一沉:
“魏先生的意思是說,是高開道為了對付你們秦大將軍,竟然不惜勾結高句麗人,公然邀請他們進犯河北?”
“竇公猜得一點不錯!事實正是如此!”
魏徵點了點頭,最終證實了竇建德心中的猜想。
見魏徵點頭,在場夏軍將領不由一陣嘩然。
因為誰也沒想到,高開道竟然如此喪心病狂,為了對付秦昇,竟然跟高句麗人勾結到了一起,完全不顧河北黎民百姓的死活。
“豈有此理!”
此刻的竇建德是又驚又怒,站起來在殿內來回踱步,語氣是說不出的憤慨:
“他與秦大將軍之間的戰事,是我們中原漢人之間的紛爭,他打得過就打,打不過的話跑也行降也行,怎麼能去勾結異族人呢!尤其是高句麗人!他這是打算害死河北的黎民百姓嗎?”
竇建德的話無疑激起了在場不少夏軍將領心中的憤慨,不少人都在高聲喊著高開道可殺!
其實也不難理解這些夏軍將領為何如此憤慨。
因為當初楊廣為了征伐高句麗,多次大規模在天下各地征募民夫和士卒,其中被征得最狠的就是關中和河北。
這也是之後為什麼起義都在河北爆發的原因——百姓們不想去遼東戰場送死,就隻能憤而起兵反抗了。
時至今日,河北各地幾乎是家家有親人的屍骨被埋在了遼東的異國他鄉,或者淪為高句麗人的俘虜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河北百姓對高句麗人可謂是恨之入骨。
偏偏竇建德麾下大部分將領都是河北籍貫,對高句麗人的恨意可謂是有增無減,如今聽聞高開道跟高句麗人勾結到了一起,自然恨不能殺之而後快。
此時竇建德的心情同樣是如此,隻是思索了片刻,便下定了決心,毅然決然開口道:
“既然高句麗人要進犯河北,那便不是秦大將軍一個人的事了。
我竇建德就是再不濟,也願出三萬精兵,與秦大將軍一起對付高句麗人,將他們逐出河北,絕不能讓我河北的百姓遭受他們的蹂躪。”
“竇公大義,我魏徵代河北百姓謝過竇公!”
魏徵聞言,當即躬身對著竇建德重重一拜。
“魏先生不必如此,我此舉並非是為了秦大將軍,而是為了河北的黎民百姓。”
竇建德擺了擺手,隨即目光看向王伏寶,顯然是打算由這個夏軍第一大將領兵北上跟秦昇聯手對付高句麗人。
此時魏徵想起秦昇臨行前的吩咐,當即開口道:
“我們大將軍說了,若是竇公打算派兵出征,不妨以劉黑闥和蘇烈兩位將軍領兵。”
此話一出,在場的一眾夏軍將領都不由得麵麵相覷,就連劉黑闥都有些渾身不自在。
之前他在瓦崗為李密效力的時候,虎牢關一戰,他率五千兵馬去偷襲隋軍大營,想要斷隋軍後路,挫他們的士氣。
可無論他率領五千兵馬如何攻營,就是無法擊敗鎮守隋軍大營的七百人,一直打到二十萬瓦崗軍大敗,他都無法率軍攻入隋軍大營半步,最終隻能帶著殘兵敗將灰溜溜北上去投靠好友竇建德。
可惜在他投奔好友的大半年時間裡,夏軍都沒有什麼重大戰事,致使他並沒有什麼立功的機會,所以遲遲沒有在夏軍之中嶄露頭角。
不少夏軍將領還因此輕視他,覺得他是靠著跟主公竇建德的關係才得以留在夏軍。
劉黑闥本以為自己之前五千兵馬攻不破七百人鎮守的隋軍大營,秦昇多少會有點瞧不起自己。
可他萬萬沒想到秦昇竟然如此看重他,不惜跟主公竇建德指明要他領兵北上去對付高句麗人。
劉黑闥心情如何暫且不說,此時竇建德眉頭皺得更深了:
“若是讓黑闥領兵未嘗不可,隻是這蘇烈是何人?”
此話一出,連魏徵自己都愣住了。
因為之前秦昇說要蘇烈領兵,魏徵還以為此人怎麼說也是夏軍一員大將,可誰能想到他竟然如此籍籍無名,連一向以平易近人著稱的竇建德都不知自己軍中還有這麼一號人物。
好在此時,夏軍大將高雅賢猶豫了片刻,還是站出來沉聲對竇建德道:
“主公,末將幾個月前剛收了一個養子,名字就叫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