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秦昇得知劉文靜和李密先後被殺的消息時,他和他的大軍已經在北上征討羅藝的路上。
不過當他得到消息,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命隨軍謀士郭嘉幫他寫一封奏折給遠在江都的皇帝楊廣,奏請給蘇威官複原職,重新任命他為納言。
此時裴行儼正在帥帳內跟秦昇商議軍情,看到秦昇將劉文靜之死的功勞全部讓給了蘇威,遲疑了片刻,還是忍不住問出了心中的困惑:
“大將軍,末將不太明白,離間李淵和劉文靜的計策明明是你想出來的,也是你派人去實施的,蘇威不過就是寫了一封信罷了,為何最後功勞全歸了蘇威。”
“大將軍這是要殺人誅心!”
不等秦昇說話,郭嘉就已經放下手中的筆,吹了吹墨跡未乾的奏折,笑著替秦昇回答裴行儼的問題:
“陛下若是給蘇威官複原職,無疑是在告訴天下人蘇威在誅殺劉文靜這件事立下了大功,李淵中了朝廷的離間計。
一旦天下人都知道李淵冤殺了自己的大功臣劉文靜,以後天下還有幾個有才之士敢再為李家效力。”
“原來如此,末將明白了。”
裴行儼聞言頓時恍然大悟,隨即不由佩服起秦昇的深謀遠慮來。
秦昇則看著郭嘉,卻看到他眼中另有一番深意,不由輕輕搖了搖頭。
不愧是自己召喚出來的頂級謀士,就跟自己肚子裡的蛔蟲一樣,將自己心中那點小九九給摸得一清二楚。
他之所以要勸楊廣給蘇威官複原職,除了再坑李淵一把之外,還有另外一層用意,就是穩固自己在朝堂的地位,避免陷入自己帶兵征戰在外,那些刀筆吏卻在背後不斷詆毀和中傷自己的境遇。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隻能麵臨做嶽飛還是做趙匡胤的抉擇了。
相反,若是自己勸楊廣給蘇威官複原職,那麼在朝中權勢最大的三省長官中,自己領尚書令,內史令裴世矩主動交好自己,納言蘇威又欠自己一個天大的人情,因此自己短時間內根本不需要擔心他們二人會在背後對自己下黑手。
隻要裴世矩和蘇威兩個人不亂來,其他大臣即使再嫉恨自己,也掀不起什麼浪花來。
隻是這種事不好跟裴行儼這些大將說,沒想到卻被郭嘉這個謀士看得一清二楚。
不過秦昇不想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便笑著對裴行儼道:
“對了,守敬,聽說你最近新添了一個弟弟,恭喜呀!”
說起這件事,秦昇自己都覺得好笑。
果然曆史的錨說定哪裡就定哪裡,自己明明改變了那麼多事,也改變了裴仁基和裴行儼父子的命運,但號稱“諸將巨擘”的裴行儉還是準時在公元619年出生了。
聽秦昇提起那個自己都還沒來得及見上一麵的弟弟,裴行儼臉上難得露出一絲為人兄長的歡喜,點了點頭道:
“我也是昨日剛收到父親的來信,他還在信中說想請大將軍給我這個剛出生的弟弟賜名呢!”
“哈哈哈,依我看,不如就叫裴行儉,待將來冠禮之後再取字守約。”
秦昇聞言不由哈哈一笑,因為這哪裡用他想,曆史上不就有現成的嗎?
“行儼……行儉……守敬……守約……”
裴行儼將他和弟弟的名字念了一遍,突然一臉興奮道:
“好名字,我這就回去寫信回複我父親,多謝大將軍,末將先行告退了。”
說罷,便風風火火從帥帳告退,回自己的營帳給自己父親裴仁基寫信去了。
秦昇看著裴行儼遠去的身影,不由再次笑著輕輕搖了搖頭。
此次出征,他隻帶了帶上了陷陣營、玄甲鐵騎和背嵬軍,四千多北府軍則留守東都洛陽。
一來防備李淵和李世民兵出潼關圍困洛陽,行圍魏救趙之計以解幽州羅藝的困境。
二來也防著王世充趁自己不在東都之時搞什麼幺蛾子。
本來大家都以為秦昇安排鎮守洛陽的大將不說是張遼高順這種最早追隨他的心腹,至少也會安排李靖這種能獨當一麵的大將。
可任誰都沒有想到,秦昇最後竟然安排了裴仁基來留守洛陽,可謂是驚掉了一地的下巴。
倒不是說裴仁基能力不行,而是他之前背叛朝廷投降過李密,之後又背叛李密重新歸順了朝廷。
像這種降而複叛叛而複降的行為,不管在哪朝哪代都是最不受上官待見的,能保住性命就該燒高香了,哪裡還敢奢求得到上官的信任和重用。
可沒想到秦昇卻是力排眾議,將洛陽城和四千多精兵托付給了裴仁基,理由竟然是因為裴仁基的妻子臨盆在即,想讓他留在東都好好照顧妻子和即將出世的孩兒,絲毫不擔心他會再次背叛朝廷。
麵對秦昇的信任,誰也不知道裴仁基心中到底作何感想,隻知道他的長子裴行儼堅決要隨秦昇一起北上征討羅藝,而不是留在洛陽助父親守城。
秦昇當然猜到裴仁基的想法,無非就是主動讓長子待在秦昇身邊做質子,以此向那些質疑他的人證明自己絕無背叛秦昇之心。
秦昇雖說不玩質子於朝這一套,但還是同意了裴行儼隨自己一起北上征討羅藝。
原因也很簡單,之前討伐瓦崗軍的時候,秦昇為了保全他們這些瓦崗舊將的名聲,並沒有讓他們出戰。
雖說最後他們幾個名聲是保住了,可看著李靖沈光這些人一個個都因為剿滅瓦崗之功封侯拜將,他們說一點不為之心動是不可能的。
現在好不容易等到北上征討羅藝的機會,秦昇自然想好好提攜他們這些瓦崗舊將一把,也給他們一個封侯拜將的機會。
而且他也得到消息,李淵那邊為了支援羅藝,不僅派出了五萬精兵,還以世子李建成為主帥,屈突通、李孝恭、段誌玄、劉弘基、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唐儉和侯君集副之,可以說把將來半個淩煙閣的功臣派來輔佐李建成了,由此可以看出李淵是真的很想打贏這場仗。
可不巧的是,淩煙閣另外一半功臣剛好就在秦昇這邊。
此次北上征討羅藝,秦昇這邊同樣名將名臣儘出,李靖、徐世勣、秦瓊、程咬金、張公謹、魏徵和不久前剛被徐世勣引見給他的張亮都赫然在列。
可以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分明就是這些未來的淩煙閣功臣之間的內鬥。
而且他記得在後世,李建成被稱為“網廟十哲”之一,說是領兵打仗的能力絲毫不弱於天策上將,看來自己這次得好好檢驗一下“網廟十哲”的成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