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元真,王當仁,枉我待你們不薄,你們竟然膽敢背叛於我!”
虎牢關一敗,李密雖說在一眾親兵的拚死護衛下逃出生天,沒有淪為隋軍的俘虜。
但他自此之後卻是一病不起,將軍政大事都交給王伯當來打理。
可即便是他躺在病榻上,壞消息也是接二連三傳來。
先是單雄信用很不光彩的手段從常何手中奪取了回洛倉,而後便是邴元真和王當仁獻興洛倉投降了秦昇。
如果是單雄信奪取回洛倉隻是讓李密感到憤怒,那興洛倉的失守對瓦崗軍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自從大業十三年春,李密率軍奪取興洛倉之後,便以興洛倉為中心築城,將之作為瓦崗軍的都城,很多將士也將自己的家眷安置在了洛口城。
而如今邴元真和王當仁獻興洛倉投降了秦昇,意味著隋軍不僅徹底斷絕了金墉城的糧食供給,還俘虜了很多將士的家眷。
糧食被斷,瓦崗軍還可以靠著城中的餘糧堅持一段時間。
但家眷落到了隋軍手中,對瓦崗軍的軍心和士氣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正因為如此,病榻上的李密才會不顧自己身患重病,破口大罵邴元真和王當仁的無恥背叛。
但罵過之後,李密仍然不得不麵對現實。
雖說如今他吩咐王伯當無論如何都要封鎖住興洛倉失守的消息,但他也知道紙包不住火的道理,這種事根本瞞不了多久,將士們遲早都會知道真相,到時候不知會在軍中掀起怎樣的一場驚濤駭浪。
此時此刻,李密怎麼都想不明白自己怎麼突然之間就淪落到這種地步。
在幾個月之前,他還是當之無愧天下義軍領袖,連擁兵二十多萬的竇建德都要對他俯首稱臣,連得到關隴貴族支持的李淵都要頻繁來信交好他。
可自從秦昇率軍北上之後,一切就都變了。
他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便先後丟掉了黎陽倉、回洛倉和興洛倉,失去了瓦崗軍賴以生存的根基。
除此之外,身邊的大將也一個個背棄他而去,似乎一夜之間誰都不再看好他。
他親率大軍去跟秦昇決戰,可最終的結果卻是將二十萬兵馬葬送在虎牢關外。
如今,他和十萬瓦崗將士更是隻能龜縮在金墉城中苟延殘喘,等待著命運最後的審判。
難道這個秦昇當真是自己命中注定的克星嗎?
想到自己苦心謀劃和經營十幾年的大業,頃刻間便毀於秦昇之手,李密如何甘心,當即命人喚來記室參軍祖君彥。
本來他最信任的謀士叫房彥藻,但他在今年去河北招降竇建德時,在回程途中被叛將王德仁擊殺於衛州。
房彥藻死後,李密便開始重用邴元真,當時祖君彥便勸過他說邴元真此人極為貪財,很容易被人收買和利用,勸他疏遠邴元真。
可李密卻認為祖君彥是因為嫉妒邴元真而詆毀中傷他,完全沒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如今邴元真果然背叛了自己,李密不由想起了祖君彥之前的忠告,不由有些後悔自己當初不該不聽他的勸告,以至於興洛倉和那麼多將士的家眷落到了秦昇手中。
當然,李密之所以命人將祖君彥叫來,並不是為了向他懺悔和道歉,而是想聽聽他有沒有什麼破局之策。
雖說自己當初也給楊玄感當過謀士,以足智多謀而聞名,可自從虎牢關一敗之後,他便一病不起,腦袋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根本想不出任何計策,便隻能將希望寄托在祖君彥這個記室參軍身上了。
倒不是他對祖君彥有多信任,而是他篤定祖君彥絕不敢投降隋朝。
畢竟祖君彥曾幫自己寫過一篇《為李密檄洛州文》,將隋帝楊廣罵了個狗血淋頭。
楊廣恨祖君彥勝過恨自己,因此祖君彥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背叛自己投降隋朝的。
不多時,祖君彥匆匆趕來,一進門就對病榻上的李密躬身施了一禮:
“臣祖君彥,參見魏公。”
李密在病榻上無力揮了揮手,臉上滿是悔恨之色:
“悔當初不聽先生之言,錯信了邴元真這個小人,以至於有了今日之敗。”
祖君彥聞言心中不由暗暗歎了一口氣。
畢竟事情到了這一步,再說這個還有什麼什麼意義!
但他隨後還是好言寬慰李密道:
“魏公不必擔憂,雖說如今形勢對我們瓦崗軍很是不利,但也並非毫無反敗為勝的希望。”
聽到祖君彥說有反敗為勝的希望,李密不由精神一振,連忙追問祖君彥道:
“如此說來,先生有辦法可解瓦崗眼下的危局。”
祖君彥點了點頭,隨即沉聲道:
“魏公,依臣之見,希望就在關中的李淵身上。”
“李淵?”
李密聞言不由眉頭微微一皺,顯然有些不明白祖君彥的意思:
“先生此話怎講?”
祖君彥淡淡一笑:
“如今魏公雖說經曆虎牢關之敗,丟失了黎陽倉、回洛倉和興洛倉,但金墉城中尚有十萬兵馬,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隻要能說服李淵從潼關出兵,牽製住洛陽的隋軍,僅憑秦昇的一萬多兵馬,很難攻得下金墉城。”
李密聞言不由眼前一亮。
對呀,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
秦昇兵少,又以騎兵為主,想要攻下有十萬瓦崗軍鎮守的金墉城無異於是白日做夢。
隻要李淵能夠出兵牽製住王世充,金墉城便可高枕無憂。
但問題是,雖說李淵之前頻繁來信交好自己,與自己稱兄道弟,可那是因為自己兵多將廣,讓李淵不得不忌憚。
如今自己一敗再敗,手中隻剩下了十萬兵馬,李淵是否還願意出兵幫助自己,可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祖君彥似乎一眼看出了李密心中的顧慮,當即自信一笑道:
“其實想要李淵出兵相助很簡單,隻要魏公願意放下身段,對小皇帝楊侑稱臣就好了。”
“對楊侑稱臣?”
李密聞言再次皺了皺眉頭:
“可我怎麼聽說真正的楊侑早就被秦昇帶去了江都交給了楊廣,如今大興宮的楊侑是李淵找人假冒的。”
祖君彥不由笑了:
“正是因為這個楊侑身份存疑,所以除了李淵沒有任何人承認這個小皇帝,若是魏公願意對他稱臣,無疑會大大增加他的可信度。
臣想李淵也會樂得投桃報李,兵出潼關幫魏公解圍。
至於這個楊侑到底是真是假,跟魏公和我們瓦崗軍又有什麼關係呢?”
“先生所言極是!”
李密聽完便不再有任何顧慮,反而暗暗自嘲自己當真是病久了,腦袋都快鏽住了,竟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想不通透。
“那就勞煩先生替我跑一趟長安,說服李淵出兵相助,救瓦崗軍於水火。
事成之後,我李密絕不虧待先生!”
“願為魏公效命!”
祖君彥又是躬身重重一拜,隨即又想到什麼,忍不住出言提醒道:
“即使臣能說服李淵,但援軍也需要一些時日,請魏公在此之前務必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金墉城。”
“先生儘管放心去吧!”
李密聞言不由冷笑一聲:
“我會嚴令城中將士堅守不出,固守待援,看秦昇區區一萬多人能耐金墉城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