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燒瓦崗一爐香(1 / 1)

推荐阅读:

自從大業十三年春,李密率軍攻取大隋第一糧倉洛口倉之後,便以洛口為都城駐紮了下來。

正是憑借這洛口倉中數以萬計的糧食,李密不斷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反過來壓了原瓦崗寨首領翟讓一頭,最終引發了兩人的火並,翟讓命喪李密之手,李密自此成為瓦崗唯一之主。

翟讓死後,李密一時如日中天,東到泰山,南到淮河,沒有哪一個郡縣不派使者歸附他。

就連竇建德、朱桀、楊士林、孟海公、徐圓朗、盧祖尚和周法明等人都順勢派人向李密上書勸他登皇帝位。

可李密自己心高氣傲,麵對各路群雄和手下官吏的勸進,卻堅持在沒有攻取東都洛陽之前絕不稱帝。

但偏偏就在李密勢力達到巔峰之時,南邊的江都卻傳來了隋帝楊廣派新任十二衛大將軍秦昇北上征討瓦崗軍的消息。

此時李密並不在都城洛口,而是率三十萬大軍屯駐在離東都洛陽不遠的金鏞城,為攻打東都洛陽做最後的準備。

當他得知秦昇率軍北上時,便立即召集麾下一眾謀士將領在金鏞城的行軍元帥府議事,商討如何應對秦昇率領的隋軍。

可奇怪的是,麵對李密的問計,在場不少謀士和將士卻陷入了長久的沉默,誰都沒有主動開口。

李密看在眼裡,心情不由一陣惱怒。

因為自從自己設計殺了原首領翟讓之後,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他知道翟讓雖然有勇無謀,但為人慷慨大義,深得瓦崗軍上下的擁護。

因為他的死,瓦崗軍中不知有多少人恨上了自己,雖然暫時沒有人跳出來說要殺了自己為翟讓報仇,可每次開會一個個默然不語就是對自己無聲的抗議。

可李密卻不因此覺得自己做錯了。

在李密看來,雖說翟讓對自己有恩,更是主動將瓦崗首領之位讓給自己,但他目光短淺,剛愎自用,行事魯莽,偏偏在瓦崗軍中有著極高的威望,不少人都支持他取自己而代之,若是自己不殺他,自己如何坐得穩這瓦崗之主的位置。

瓦崗在翟讓手中不過是草寇亂匪一般的存在,可卻在自己手中脫胎換骨,一躍成為了天下義軍之首,連河北的竇建德都不得不乖乖派使者來對自己稱臣,關中的李淵都要寫信來與自己交好,這是翟讓這種莽夫窮極一生都無法達到的高度。

這些人怎麼就不能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非要去緬懷一個安於現狀的翟讓呢。

懷著這種不被理解的憤懣心情,李密的目光落到了徐世𪟝身上。

他記得徐世𪟝是最早追隨翟讓的人,為翟讓出過不少計策,之後卻出麵勸說翟讓奉自己為主,他自然而然認為徐世𪟝是有心投效自己。

而他也投桃報李,在自稱魏公之後,封徐世𪟝為右武侯大將軍,統領本部兵馬。

可奇怪的是,自從自己殺了翟讓之後,原本那個意氣風發的徐世𪟝突然消失了,變得沉默寡言,每次議事都是一言不發,一如當年進了曹營的徐庶。

李密知道徐世𪟝是對自己殺了翟讓不滿,可他當年勸翟讓讓位給自己,不就是因為知道翟讓不如自己,有心轉投自己麾下嗎?

如今翟讓死了,他為什麼就不能從此死心塌地為自己效命呢!

雖說他對徐世𪟝有些失望,但他也知道徐世𪟝的本事,想著再給他一次機會,便沉聲問他道:

“懋功,依你之見,我軍該如何擊退來犯之敵?”

徐世𪟝抬頭看著李密,隻覺得後背隱隱作痛。

當日李密在宴會上設計殺害翟讓時,他就在場,混亂中還被一名士兵砍中了後背,差點飲恨當場。

雖說之後經過大夫的精心調理,後背的傷是痊愈了,但心上的傷是無論如何都好不了了。

當初李密以蒲山郡公的身份來投奔瓦崗軍,他便看出李密絕非池中之物,絕非翟讓這種草莽英雄所能比擬的。

果不其然,李密投奔瓦崗軍之後,先率軍破金堤關,再在滎陽大海寺設伏擊殺張須陀,而後又克興洛倉,引無數百姓來投。

徐世𪟝知道此時的李密無論實力還是威望都已經在翟讓之上,若是再讓他屈居在翟讓之下,兩人之間必然會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遲早會有兵戎相向的一天。

為了不使瓦崗軍因為內鬥而分崩離析,也為了保住翟讓一命,他頂著不知多少翟讓親信的白眼和辱罵,出麵勸說翟讓將首領之位讓給李密。

可他還是低估了李密的心狠手辣,李密最終還是容不下翟讓,設計謀害了他。

因為翟讓的死,讓徐世𪟝很是自責,覺得是自己害死了翟讓。

因為若不是自己勸翟讓讓位給李密,翟讓實力雖然不如李密,但也不會相差太多,李密投鼠忌器,反而不敢隨意謀害翟讓。

而翟讓的死也讓徐世𪟝認清了李密的為人,再也不相信李密能成大事。

畢竟翟讓再不濟,也對李密有大恩。

若是李密對翟讓不滿,大可率本部兵馬自行脫離瓦崗,另立門戶,說不定自己佩服他的魄力,跟著他一起離去。

可他卻選擇對一個在危難之時收留自己,並主動將首領之位讓給自己的人痛下殺手。

對於這麼一個恩將仇報無情無義之人,試問今後還有誰再敢為他效命。

他之所以如今還留在瓦崗,隻是暫時沒有好的去處罷了。

此時他看李密主動問起自己,沉默了許久,還是緩緩搖了搖頭道:

“回魏公,末將聽聞秦昇有萬夫不敵之勇,連號稱隋朝第二猛將的宇文成都都死在他戟下,對於此等猛將,末將也沒有什麼辦法。”

李密知道徐世𪟝又在借故推脫,心中不由一陣惱怒。

秦昇就是再勇不可當又如何,他麾下兵馬隻有不到五千人,自己抽調十倍兵馬,就不信還奈何不了他。

“徐將軍就不要漲隋軍誌氣滅自己威風了,秦昇再勇猛也是血肉之軀,就是以一敵萬又如何,孤給你五萬兵馬,不信還對付不了他!”

徐世𪟝見李密執意要自己帶兵去迎戰隋軍,最終隻能暗暗歎了一口氣,起身領命道:

“末將領命!”

此時,一直沒有說話的右長史邴元真突然陰惻惻一笑,沉聲對李密道:

“魏公,自從裴將軍他們幾人投奔我們瓦崗軍以來,還未立下功勞,魏公何不派他們隨徐將軍一道出戰,給他們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

李密聞言微微一怔,隨即看向邴元真,見他眼神頗有深意,瞬間猜到了他的心思。

他們幾人勇則勇矣,可當初是因為走投無路才投奔的自己,誰也不知道他們對自己有幾分忠心。

尤其是秦瓊、羅士信和程咬金三人,過去都是張須陀麾下的大將,深得張須陀器重,而自己又是伏殺張須陀的元凶,天知道他們跟隨裴仁基投降瓦崗是不是想伺機為張須陀報仇。

自己正好借此機會試探他們是不是真心實意投效自己,也讓他們跟隋朝徹底一刀兩斷,何樂而不為!

想到此處,李密當即看向裴仁基等人,用詢問的語氣問道:

“不知裴將軍以為如何?”

裴仁基暗暗歎了口氣,當初他因為被監軍禦史蕭懷靜陷害,一怒之下殺了蕭懷靜率本部兵馬投奔了李密。

本以為李密會是一個明主,可沒想到他竟如此不堪,不僅殺自己恩人,如今還要一再陷他們這些隋朝舊將於不義。

因為當初李密派人去招降他們的時候,明明說好為了保全他們的名聲,不會讓他們去跟隋軍作戰。

可沒過多久,李密就以兵力不足為由,派他和孟讓帶兵去攻打回洛倉,讓他背儘了罵名。

但麵對李密的一再食言,裴仁基卻隻能強忍著內心的屈辱,不得不站起身領命道:

“願為魏公效力。”

因為他知道,李密雖然用的是商量的口吻,但可不是真的在跟他們商量。

若是自己不答應,即使李密不會馬上翻臉,但會漸漸打壓排擠他們,甚至想辦法除掉他們,以絕後患。

畢竟,一個連自己恩人都能謀害的人,怎麼可能指望他對他們網開一麵。

果然,李密聽完當即哈哈一笑,頗為誌得意滿道:

“好,有爾等出馬,何愁我軍不勝,孤就在金鏞城等著諸位凱旋的好消息。”

秦瓊、羅士信和程咬金三人憤憤看向邴元真,卻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邴元真看著三人憤怒卻有些無可奈何的目光,心中不由一陣冷笑。

當初大海寺之戰同樣有他邴元真的手筆,因為此事他特彆忌憚他們這些張須陀舊部,擔心他們會找自己尋仇。

今日自己總算是找到機會先發製人,狠狠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了。

既然秦昇連宇文成都都殺得了,那就在做做好事,幫自己除掉這三個張須陀舊部吧,畢竟他們不是最恨隋朝叛將嗎?

作為左武侯將軍的單雄信看著憤憤不平的三人,心中默默歎了一口氣。

雖說他們在上瓦崗前曾是最好的兄弟,但如今大家都是魏公之臣,一切當以魏公的大業為重,個人名節隻能暫時拋到一邊。

況且,他也覺得秦瓊他們三人該跟隋朝做一個徹底的了斷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