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寧你哭啥 > 第7章 都是隋末梟雄,怎麼做人的差距這麼大呢!

第7章 都是隋末梟雄,怎麼做人的差距這麼大呢!(1 / 1)

推荐阅读:

出了潼關之後,高順本以為秦昇會下令加快行軍速度,日夜兼程趕赴江都。

因為之前秦昇曾經跟他分析過,說皇帝楊廣身邊的驍果軍大多是關中人,而如今整個關中都落入李淵之手,這些驍果軍將士自然而然擔憂起自己家人的安危。

若是有人此時借著驍果軍的思鄉之情,趁機挑唆他們作亂,則驍果軍必反。

高順對此深以為然,覺得主公為了阻止驍果軍的叛亂,必然會催促他們加快行軍速度,爭取早日趕到江都城。

可奇怪的是,秦昇率將士們白天趕路,晚上歇息,絲毫沒有急著趕去江都的意思。

高順對此自然是大為不解,便趁著某天晚上其他將士都在休憩之時,拉著新投奔主公的張遼跑來問起主公真正的意圖。

麵對高順的詢問,秦昇並沒有正麵回應他的問題,反而問了他和張遼一個風牛馬不相及的問題:

“孝父,文遠,你們聽說過戰國時候的名醫扁鵲嗎?”

高順和張遼相視一眼,雖說不明白主公為何會突然問他們這麼一個奇怪的問題,但還是同時點了點頭:

“屬下略有耳聞。”

秦昇笑了笑,又繼續問道:

“那你們可知道,除了扁鵲之外,他的兩位兄長同樣行醫濟世。”

高順和張遼忍不住又相互看了一眼,眼神更加不解。

倒不是因為他們二人沒聽說過這件事,而是他們不明白這一千多年以前的事跟如今他們大軍加不加快行軍有什麼關係呀?

麵對兩位大將迷惑不解的目光,秦昇依舊不緊不慢娓娓說道:

“曾經有人問過扁鵲,他們三兄弟中誰的醫術最好。

扁鵲的回答是,大哥的醫術最好,二哥次之,他自己最差。

問的人聽到就覺得很奇怪,說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你們兄弟三人中,反而是你的名氣最大。

扁鵲的回答是,他大哥善於在病症還未發作之前就將病給治好了,病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鏟除病因,自然不知道他大哥的醫術有多高明,因此他大哥聲名不顯。

而他二哥善於在病症剛發作時將病治好,病人以為他治療的隻是小病,自然不會覺得他醫術有多厲害,也就在十裡八鄉有點名氣。

至於他本人,善於在病症最嚴重的時候將病治好,病人在鬼門關前撿回了一條命,自然覺得他的醫術最好,視他為當世名醫。”

“孝父,我明白主公的意思了。”

此時張遼像是明白了什麼,主動跟高順解釋道:

“如果我們趕到江都太早,讓驍果軍的叛亂胎死腹中,因為皇上沒有經曆過叛亂的凶險,自然不會覺得主公的功勞有多大。

如果我們趕到江都不早不晚,在驍果軍剛發動叛亂之時便將他們的叛亂扼殺在萌芽狀態,皇上也隻會認為主公隻是幫他平定了一場小叛亂,算不得什麼大功。

可若是我們趕到江都的時間稍稍晚了一些,趕在叛軍即將弑君之時將皇上救下,對於皇上而言,主公立下的便是擎天保駕的不世之功。”

“哈哈哈,知我者,文遠也!”

秦昇聞言不由一陣哈哈大笑,暗暗感慨不愧是能以八百破十萬的男人,孫十萬輸得一點不冤。

這是他為李淵效力一年多時間才得到的教訓。

之前因為想著抱緊李世民的大腿,他有很多事都隻跟李世民一個人說,很少告訴李淵。

這麼做導致的後果就是,李世民對他驚為天人,可李淵卻覺得他可有可無,根本不值得他們李家用一個嫡女去籠絡。

如今他痛定思痛,既然決定南下江都去投奔楊廣,自然不能再讓楊廣跟李淵一樣小瞧了自己。

他知道曆史上的楊廣是一個生性多疑的皇帝,自己又是從李淵麾下叛逃過來的,即使有楊侑作為投名狀,也很難完全得到楊廣的信任和重用。

不過在穿越之前,秦昇在網上經常聽到的一句玩笑話——

你對誰誰誰那麼好,他不會救過你的命吧!

因此,隻要自己能從叛亂的驍果軍手中救下命懸一線的楊廣,不怕他將來不信任和重用自己。

高順聽完張遼的解釋頓時恍然大悟,但他還有一點不明白。

那就是主公如何知道驍果軍哪一天兵變,即使知道是哪一天,又如何知道他們會在那一天的什麼時候兵變。

要知道,兵變之事凶險萬分,哪怕是晚到一刻,都有可能錯失良機,最終隻能眼睜睜看著楊廣死在叛軍刀下。

但看主公如此篤定的模樣,高順便猜到主公定然有辦法把握時機,至於如何把握,就不是自己一個下屬該問的了。

在解開內心的困惑之後,高順隻覺得一陣困意襲來,便要告辭回去歇息。

可偏偏就在這時候,一名陷陣營的士兵匆匆來報,說他們在附近抓住了一個鬼鬼祟祟的家夥,自稱名叫張公謹,奉王將軍之命求見主公。

聽到張公謹這個名字,秦昇不由微微一怔。

因為他隻記得張公謹是未來的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卻不記得他在投奔李世民之前是為誰效力。

隻是當他聽到對方是奉王將軍之命而來,終於明白張公謹是代表王世充來見自己。

看來王世充鼻子倒是挺靈的,自己剛出潼關沒幾天,他派出的使者就找到了自己。

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如今天下大亂,各路群雄割據一方,都喜歡在彆人的地盤上安插大量細作,監視對手的一舉一動,以便掌控對手的動向,隨時做出應對之策。

自己之前在長安城又是挾持李建成又是擄走楊侑,將動靜鬨得這麼大,恐怕早有細作將這些消息飛鴿傳書告知王世充了。

他如今派張公謹來見自己,無非是想將自己收為己用罷了。

雖說秦昇從來沒想過投靠王世充,但他還真想知道自己在王世充這種隋末梟雄心中是個什麼價位,便命人帶張公謹來見自己。

不多時,一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文士便被帶到了秦昇麵前。

秦昇一眼注意到他手中還拿著一幅畫,一時有些好奇這幅畫中畫了些什麼,竟讓張公謹跋山涉水帶著它來見自己。

張公謹第一眼見到秦昇,心中不由暗暗感慨一聲英雄難得,不明白李淵怎會將這種少年俊才給逼走。

不過他很快摒棄心中雜念,躬身拱手對秦昇施了一禮:

“在下張公謹,奉王將軍之命見過秦……秦公子。”

因為秦昇在李淵帳下隻是一個普通的幕僚,無官無職,張公謹也不知道該如何稱呼他,隻能喚他一聲“秦公子”。

秦昇笑了笑道:

“張長史不必多禮,不知王將軍派你來見我,所為何事?”

張公謹聞言不由微微一怔。

因為他方才並沒有自報官職,秦昇又是如何知道他如今官居洧州長史的,難道秦昇之前就聽說過他?

但想到自己有要事在身,不好在這種細枝末節上糾纏不休,便回話道:

“王將軍聽聞秦公子少年英才,有意與秦公子結親,正好他有一女年方二八,出落得花容月貌,與秦公子甚是般配,不知秦公子可有意?”

說到此處,張公謹便雙手奉上手中之畫:“這便是王小姐的畫像,秦公子不妨看過之後再做決定。”

看張公謹神情篤定,秦昇便猜到畫中之人長相不會差到哪裡去,心中一時間卻有些哭笑不得。

王世充分明是從細作那裡得知自己是因為李家悔婚而一怒之下反出關中,便想到用自己的女兒來拉攏自己。

隻能說這種做法很王世充。

但一想到之前李淵的悔婚,秦昇隻能暗暗感慨。

都是隋末的梟雄,做人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可能李淵唯一比王世充強的地方就是他有一個好兒子吧。

最終,秦昇並沒有打開那幅畫像,同時以自己暫時不打算娶妻為由拒絕了張公謹。

張公謹勸過幾句之後,知道秦昇無心投奔他們主公,也隻能悻悻離去。

不過臨走之前,秦昇還對他來了一波反向拉攏,告訴他要是以後在王世充麾下混活不下去的話,不妨考慮來投奔自己。

張公謹聽完之後一笑了之,隻當是秦昇跟自己開玩笑。

畢竟自己如今在王世充帳下待得好好的,跑去跟他混圖什麼呀!

圖他沒官職還是圖他沒地盤。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