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承淵深吸一口氣,點開了綠泡泡。
手指滑動,精準地找到了那個他備注為“金主爸爸”的對話框。
選中剛剛重命名為“價值兩百萬的t”的df文件。
點擊。
發送!
文件上傳的進度條緩慢爬升,郭承淵的心跳似乎也隨之加速。
搞定。
他緊接著又敲了幾行字發過去:“爸,計劃書做好了,您有空看看。”
“是我熬了好幾個通宵弄出來的,希望能入您的法眼。”
發送完畢後,郭承淵將手機扔到一邊,身體後仰靠在電競椅上,雙眼無神地盯著天花板。
等待,總是最磨人的。
他知道老爹忙,不可能秒回。
但每一分每一秒,都仿佛被無限拉長。
腦海裡,李雲龍那張黝黑的臉龐和震天的炮火聲揮之不去。
兩百萬!
那是解鎖坦克的鑰匙!
那是讓獨立旅真正插上翅膀,從步兵向鋼鐵洪流邁進的關鍵一步!
隻要想到t34,想到kv,哪怕隻是想到那些小豆丁一樣的t26,能在華北平原上碾碎鬼子的步兵陣線……
郭承淵就覺得渾身燥熱,坐立難安。
他拿起手機,解鎖,屏幕依舊停留在和“金主爸爸”的聊天界麵。
沒有新消息。
他又放下手機,起身在狹小的出租屋內來回踱步。
……
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東江市。
天鴻茶業集團總部大樓,董事長辦公室內。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頂級正山小種的茶香,但氣氛卻有些凝重。
辦公室的裝修風格沉穩大氣,紅木辦公桌,真皮沙發,牆上掛著名家字畫,處處透著老牌企業的底蘊和一絲揮之不去的暮氣。
郭振國正靜靜地聽著麵前總經理李明華的彙報。
他年近六旬,兩鬢已有些許斑白,但腰背依舊挺直,眼神精光閃爍,久居上位的氣勢不減。
隻是此刻,他眉頭微蹙,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紫砂茶杯的杯沿。
“郭董,情況……不太樂觀。”李明華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慮。
他四十多歲,是跟著郭振國打江山的老臣,此刻卻也感到壓力山大。
“我們去年重點扶持的三個麵向年輕消費群體的子品牌,‘茶語時光’、‘茗心’、‘葉語新風’,市場反饋持續走低。”
“線上渠道的推廣費用花了不少,請的網紅主播帶貨效果也遠不如預期,年輕人似乎更認那些新勢力品牌的花式營銷和快消品打法。”
“我們的傳統優勢,比如茶葉品質、產地溯源,在他們眼裡反而成了‘老氣橫秋’的代名詞。”
李明華歎了口氣,繼續道:“幾個子品牌都在持續虧損,尤其是‘葉語新風’,虧損額度最大。董事會那邊……已經有幾位股東明確表達了不滿,認為我們應該及時止損,砍掉這些不賺錢的新業務,聚焦核心的高端茶葉市場。”
“市場萎縮得比我們預想的要快,年輕人的錢,我們好像真的抓不住……”
郭振國沉默著,沒有立刻表態。
他當然知道公司麵臨的困境。
時代變了,消費習慣變了。
曾經引以為傲的“老字號”,如今卻可能成為發展的桎梏。
轉型之痛,切膚之深。
就在這時,他放在桌麵上的私人手機輕微地震動了一下。
不同於工作手機的鈴聲,這是一種特彆設置的、柔和的震動模式。
郭振國的目光掃過手機屏幕。
亮起的屏幕上顯示著一條新消息提醒,發送者的昵稱被他設置成了——“太子殿下”。
是那個讓他既驕傲又頭疼的兒子。
郭振國心中微動,想起了前幾天那通電話。
創業?
啟動資金?
他拿起手機,解鎖屏幕。
果然,是郭承淵發來的消息,還有一個不小的文件附件。
《星耀互娛:新媒體達人生態孵化基地商業計劃書(v30)》
嗬,名字倒是挺能唬人。
郭振國放下茶杯,抬起頭看向仍在等待指示的李明華。
他輕輕咳嗽了兩聲,語氣恢複了一貫的沉穩:“老李啊,今天先到這裡吧。”
“這些情況我都知道了,我會仔細考慮的。”
他頓了頓,找了個自然的借口:“我這邊還有點私事要處理一下。”
李明華何等精明,立刻注意到了董事長拿起手機的動作,以及他臉上那一閃而過的、混雜著審視和些許無奈的複雜神情。
他瞬間了然。
應該是那位“小郭董”的事情。
董事長前幾天似乎提過一嘴,說兒子要創業找他拉投資。
看來,這就是那份“創業宏圖”了。
李明華非常識趣地點點頭,合上手中的報告:“好的,郭董,那您先忙,有任何決定隨時通知我。”
說完,他便躬身退出了辦公室,並細心地帶上了門。
辦公室內再次恢複了安靜。
郭振國靠在椅背上,看著手機屏幕上那個花裡胡哨的文件名,手指懸在打開按鈕上,眼神中帶著一絲探究。
郭振國手指輕點,打開了那個名為《星耀互娛:新媒體達人生態孵化基地商業計劃書》的文件。
屏幕上立刻彈出設計精美的封麵,科技感十足的配色和線條,確實很唬人。
他耐著性子,一頁頁翻看下去。
“新媒體”、“達人”、“生態”、“孵化”、“”、“流量變現”……各種時髦的詞彙撲麵而來。
郭振國看得不慢,幾十年的商海沉浮,讓他能迅速剝開華麗的辭藻,抓住核心。
嗯,租個樓,裝修成一個個小格子間,吸引想當網紅的年輕人進來。
收他們的租金。
如果他們火了,再從他們的打賞、廣告收入裡抽成。
聽起來……好像是個不錯的生意?
投入固定資產,產生持續現金流(租金),還有潛力巨大的浮動收益(抽成)。
模式清晰,邏輯似乎也說得通。
尤其是裡麵描繪的“萬億級新媒體市場”、“年輕人的夢想平台”等藍圖,確實讓人心潮澎湃。
但郭振國眉頭很快又皺了起來。
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問題。
前期投入巨大,光是租賃和改造一棟合適的樓宇,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這計劃書裡對啟動資金的需求,隻提了區區兩百萬?
怕是連裝修費都不夠吧?
而且,盈利的核心在於“達人”的成功率和後續抽成。
但網紅這東西,紅得快,涼得也快,極其不穩定。
把寶押在一群前途未卜的年輕人身上?風險太高。
更彆說,計劃書裡對如何“賦能”、“扶持”語焉不詳,全是空泛的口號。
這不就是高級二房東,外加一個畫大餅的中介抽傭嗎?
他拿起辦公桌上的座機電話,撥通了兒子的號碼。
電話幾乎是秒接。
“喂,爸!”郭承淵的聲音帶著難以掩飾的興奮和一絲緊張。
“計劃書我看了。”郭振國的語氣聽不出喜怒,平靜如水。
“怎麼樣?爸,是不是特牛逼?我覺得這個項目前景無限!”郭承淵迫不及待地自賣自誇。
“嗯,看起來是挺熱鬨。”郭振國不置可否,話鋒一轉,“你覺得,這個項目的核心競爭力在哪?”
郭承淵一愣,隨即想起客服的說辭,連忙道:“核心競爭力在於我們的‘生態孵化’模式!我們不隻是提供場地,更重要的是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專業的運營指導、流量扶持、商業資源對接!我們是平台,是賦能者!”
“流量扶持?怎麼扶持?買流量嗎?成本多高?投資回報周期算過嗎?”郭振國一連串問題拋出。
“呃……”郭承淵卡殼了,計劃書裡好像沒細說這個,“這個……我們有專業的運營團隊,他們會負責具體的執行……”
“運營團隊?”郭振國聲音依舊平穩,“人呢?團隊組建了嗎?核心成員是誰?有什麼成功案例?”
“這個……項目剛啟動,團隊還在招募中,但我們計劃……”郭承淵額頭開始冒汗,隻能硬著頭皮往下編。
“計劃?也就是說,現在都還是紙上談兵。”郭振國淡淡評價。
“爸!這肯定是能成的!現在是風口啊!多少人都靠這個發財了!”郭承淵有些急了。
郭振國沉默了幾秒。
風口?
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但風停了呢?摔死的也都是豬。
他搖了搖頭,心中輕歎。
年輕人,還是太想當然了。
看到了表麵的風光,卻沒看清底下的風險。
這計劃書,漏洞百出,過於樂觀,甚至可以說有些幼稚。
不過……
郭振國並沒有打算點破。
有些跟頭,是必須要自己摔過才知道痛的。
兩百萬對普通家庭可能是一輩子的積蓄。
但對於他這個百億集團掌舵人來說算錢嗎?
他郭振國的兒子用這兩百萬買個教訓,讓他明白創業不是紙上談兵,明白市場不是臆想出來的,兩百萬,簡直1……超值!
就當是,提前交的學費吧。
“行了。”郭振國打斷了兒子還在試圖辯解的話語,“既然你這麼有信心,那就去試試吧。”
“爸,您的意思是……”郭承淵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兩百萬是吧?賬號發給我,我讓財務轉給你。”郭振國的語氣依舊平靜。
“謝謝爸!謝謝爸!”郭承淵幾乎要跳起來,激動得語無倫次,“您放心!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嗯。”郭振國淡淡應了一聲,掛斷了電話。
他拿起手機,給財務總監發了條信息,交代了轉賬事宜。
做完這一切,他將手機放到一邊,重新端起那杯已經有些涼了的茶,目光望向窗外。
希望這兩百萬,能讓這小子真正成長一點吧。
至於成功?
以他這些年的商海沉浮,這項目要是能回本,他當場退休把董事長的位置讓給那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