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如同決堤的洪水,以平安縣為中心,向著四麵八方瘋狂擴散。
其速度之快,範圍之廣,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平安縣大捷!
獨立團李雲龍全殲阪田聯隊!
築京觀於市!
每一個字眼,都帶著血與火的氣息,狠狠撞擊著每一個聽到它的人的心臟。
晉察冀、晉綏……廣袤的敵後根據地率先沸騰了。
最初,隻是零星的口頭傳播,帶著難以置信的語氣。
“聽說了嗎?平安縣城,被咱們八路軍拿回來了!”一個剛從平安縣城回來的貨販郎,激動地對著父老鄉親們比劃著。
“啥?平安縣?那不是鬼子的地盤嗎?”周圍的人一臉懷疑,長期被封鎖和壓迫,他們已經習慣了壞消息,好消息反而顯得虛幻。
“真的!我親眼看到的!鬼子…鬼子的腦袋堆成了山!就在菜市場!” 貨郎為了增加可信度,聲音都提高了八度。
“真的假的?吹牛吧你!” 質疑聲依舊存在,但已經有人開始動搖。
但很快,更多細節如同星星之火,開始燎原。
“不止收複了縣城,阪田聯隊…整個阪田聯隊都被李雲龍的獨立團給滅了!” 這是從縣大隊隊員口中傳出的消息,帶著幾分官方背書的味道。
“阪田聯隊?那可是鬼子的王牌啊!李雲龍…是誰?這麼厲害?”
一些有見識的人開始向周圍的鄉親們科普了阪田聯隊的實力。
一個聯隊可以直接乾碎兩個中央師!
人們開始追問李雲龍的名字。
“聽說是八路獨立團的團長,外號‘李大膽’,打仗不要命的!” 關於李雲龍的傳說,也開始野蠻生長。
而“京觀”的消息,如同重磅炸彈,徹底炸開了鍋。
“京觀?用鬼子頭顱堆的?真的假的?這也…太狠了吧!” 有人震驚,有人恐懼,但更多的,是一種壓抑已久的痛快感。
“好!就該這樣!殺光這幫畜生!讓他們也嘗嘗被砍頭的滋味!” 積壓多年的民族仇恨,在“京觀”這個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符號下,找到了宣泄口。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李雲龍…真他娘的是條漢子!” 無數老百姓,對著北方,對著平安縣的方向,默默祈禱,甚至跪拜。
那些曾被倭寇鐵蹄蹂躪過的村莊,更是如同過年一般。
鞭炮聲,偷偷摸摸地響起,壓抑的哭聲,變成了帶著希望的低語。
李雲龍的名字,如同颶風一般,席卷了整個敵後戰場。
他成了傳奇,成了英雄,成了無數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聽說那李雲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一頓能吃十斤肉!”
“放屁!我聽說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專門來克製小鬼子的!”
“彆瞎說!我表舅的三姨家的鄰居的兒子就在獨立團,他說李團長其實其實有三隻眼睛,打起仗來,真他娘的像個瘋子!”
各種各樣的傳說,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但都指向一個核心:李雲龍,是個狠人,是個能打勝仗的英雄。
獨立團,也成了無數熱血青年渴望加入的部隊。
每天都有年輕人,不遠千裡,曆經艱險,隻為投奔獨立團,追隨李雲龍,殺鬼子,保家衛國。
八路軍的宣傳部門,敏銳地捕捉到了這股民意,他們如同聞到血腥味的鯊魚,迅速行動起來。
平安縣大捷的戰報,被印成傳單,秘密散發到各個根據地。
“京觀”的照片,經過篩選和處理,也以特殊渠道,開始在更高層級和特定群體中流傳。
那張李雲龍站在京觀前,腳踩著阪田聯隊聯隊旗的照片,更是被放大,張貼在一些隱蔽的宣傳點。
視覺衝擊力,遠勝過任何文字描述。
照片中,李雲龍的身影,如同戰神降世,霸氣凜然,而背後那堆積如山的鬼子頭顱,則充滿了震懾和複仇的快感。
國統區,也很快收到了消息。
山城。
潮濕悶熱的空氣,如同凝固了一般,讓人喘不過氣。
但街頭巷尾,茶館酒肆,卻比往日熱鬨了幾分。
“聽說了嗎?敵後傳來大捷!八路軍在晉省平安縣,全殲了鬼子一個聯隊!” 一個穿著長衫的中年人,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道。
“真的假的?消息可靠嗎?” 他的同伴一臉懷疑,國統區的報紙,每天都是“戰略性轉移”、“防禦”、“曲線救國”之類的消息,好不容易聽到一個“大捷”,反而不敢相信。
“可靠!絕對可靠!我有個親戚在《大公報》當編輯,他偷偷告訴我的,說是八路軍那邊傳來的消息,絕對錯不了!” 中年人拍著胸脯保證。
“全殲一個聯隊…那可真是了不起啊!不知道是哪支部隊,哪個將領,這麼厲害?” 有人好奇地追問。
“好像是八路軍129師的獨立團,團長叫李雲龍!” 中年人努力回憶著聽來的消息。
“李雲龍…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啊。” 周圍的人麵麵相覷,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
但很快,李雲龍的名字,開始在山城的街頭巷尾流傳開來。
一些傾向抗倭,或者有地下黨背景的報紙,也開始行動起來。
《新華日報》率先刊登了相關報道,標題醒目:《敵後奇功!八路軍獨立團平安縣大捷,全殲倭寇精銳聯隊之阪田聯隊!》。
雖然報道中,對“京觀”等敏感細節有所回避,但“全殲阪田聯隊”的戰績,已經足夠震撼人心。
其他一些報紙,也紛紛跟進,以“晉省大捷”、“敵後抗戰新篇章”等為題,報道了平安縣的戰況。
一時間,國統區民眾士氣大振,奔走相告。
“八路軍真厲害!居然能全殲鬼子一個聯隊!”
“李雲龍…好樣的!這才是真正的中國軍人!”
“我就說嘛,小鬼子沒什麼可怕的,隻要我們敢打,照樣能打贏他們!”
對抗戰前途的信心,在壓抑許久之後,得到了極大的提振。
一些大學生,熱血青年,更是被李雲龍的事跡所鼓舞,紛紛表示要前往前線,投身抗倭洪流。
當然,也有一些人,對“京觀”的做法表示質疑和不認同。
“用敵人的頭顱築京觀…未免太過殘忍了吧?有傷天和啊。” 一些所謂的“社會賢達”、“文化名流”,開始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指責李雲龍“手段殘暴”、“有違人道”。
“戰爭是戰爭,殺戮是殺戮,將敵人的頭顱示眾,有損我泱泱龍國的文明形象。” 一些“精英”階層,更是站在道德製高點上,對李雲龍進行口誅筆伐。
但這些聲音,很快就被淹沒在洶湧的民意之中。
在長期遭受倭寇侵略和壓迫的龍國民眾麵前,“文明”、“人道”之類的說辭,顯得蒼白無力,甚至有些可笑。
對於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他們隻看到了最樸素的正義: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鬼子殺我同胞,我就要砍下他們的頭顱!
就是這麼簡單,這麼直接,這麼解氣!
海外,也很快收到了平安縣大捷的消息。
東南亞,南洋,美洲…各地的華僑社團,一片歡騰。
“祖國傳來大捷!八路軍全殲倭寇精銳聯隊!” 唐人街的報亭前,擠滿了華僑。
“李雲龍…好名字!真給我們龍國人長臉!”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華僑,激動得老淚縱橫。
“捐款!我們要加大捐款力度!支持祖國抗戰!支持李雲龍將軍!” 各地的僑領,紛紛發起募捐活動。
“為了表彰李雲龍將軍的功績,我們自由華僑社團決定,捐款十萬美刀,指定用於支援八路軍敵後戰場!”
“我們舊金山華僑商會,捐贈一批藥品和醫療器械,儘快送到八路軍手中!”
“李雲龍將軍是抗倭戰神!是華夏軍魂!我們要讓全世界都看到,我們龍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華僑們的愛國熱情,被平安縣大捷徹底點燃。
捐款數額,屢創新高,各種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國內。
他們將李雲龍譽為“民族英雄”, “抗倭戰神”,甚至有人提議,要為李雲龍建立紀念碑,世代景仰。
而此時,遠在山西的閻錫山,也在關注著平安縣的消息。
晉綏軍總部,氣氛有些微妙。
閻錫山聽取了參謀長的彙報,手指一下一下地敲擊著桌麵,臉色陰晴不定。
“八路軍…李雲龍…全殲阪田聯隊…築京觀…” 他低聲重複著這些關鍵詞,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驚訝,震驚,警惕,甚至還有一絲…嫉妒?
“這個李雲龍,真是個膽大妄為之徒!” 閻錫山最終給出了這樣的評價,語氣中帶著幾分酸意。
“長官,那我們…要不要表示一下祝賀?” 參謀長小心翼翼地問道。
“祝賀?哼!” 閻錫山冷笑一聲, “八路軍打了勝仗,自然有他們的上級去表彰,我們晉綏軍,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不過,這個李雲龍和他的獨立團,還是要密切關注。特彆是他們在我們晉綏軍防區附近的活動,要及時彙報。”
“是!長官!” 參謀長挺直腰板,敬了個軍禮。
在358團團部,楚雲飛也在研究著最新的戰報。
“全殲阪田聯隊…真是大手筆啊。” 楚雲飛放下手中的望遠鏡,眼神中帶著一絲欣賞,一絲凝重,還有一絲…惺惺相惜?
“團座,這個李雲龍,真是個厲害角色啊!” 參謀長感慨道。
“厲害是厲害,但…也太過冒險了。” 楚雲飛搖了搖頭, “孤軍深入,全殲鬼子一個聯隊,固然痛快,但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覆沒。這種打法,不可持續。”
他走到地圖前,手指在平安縣的位置上輕輕一點, “而且,築京觀…這種做法,雖然能震懾敵人,但也容易激怒鬼子,引來更瘋狂的反撲。”
“那…團座認為,接下來,鬼子會怎麼做?” 參謀長問道。
楚雲飛沉吟片刻,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鬼子方麵軍司令部,絕不會咽下這口氣。阪田聯隊被全殲,聯隊長被擊斃,還被築了京觀…這簡直是對島國的奇恥大辱!”
“他們一定會調集重兵,瘋狂報複!平安縣…恐怕要成為風暴的中心了。”
他抬起頭,看向遠方,目光深邃, “李雲龍…這個對手,值得重視。有機會,真想和他好好切磋一下。”
而此時,遠在泰源的鬼子華北方麵軍司令部也已經徹底炸開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