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唐最強太子:開局怒懟李世民 > 第一卷 第3章 立政殿內怒懟李世民

第一卷 第3章 立政殿內怒懟李世民(1 / 1)

推荐阅读:

李乾用屁股想都知道,這是李泰跑去告狀的結果。

他毫不意外,麵色更是平淡如水。

將自己紙上寫的鬼畫符蓋好後,換上了太子服飾,跟著就上了車攆。

————

太極宮,立政殿內。

李世民居中高坐,一臉鐵青。

魏征(徵),房玄齡,高士廉,長孫無忌,四大股肱名臣端坐兩旁,麵色也都有些複雜。

李泰未求見之前,原本君臣五人正在商議,吐蕃因大唐拒婚,欲要進攻穀渾、黨項,至鬆州等地的事件,卻不料李泰打破了諸臣這一紛爭的局麵。

此刻,魏王李泰站立一旁,捂著紅腫的臉,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控訴著委屈。

“父皇,您要為我做主啊,太子殿下失足墜馬受傷,我前去探望,卻不料……”

“……他還揚言,以後見我一次就打我一次!父皇……”

李泰一股腦將所受的委屈,各種添油加醋的敘述了一遍,惹得在場眾人都麵色陰鬱。

直到太監王德在一旁通報,太子李承乾已經在殿外等候召見,李世民這才,語氣不善的緩緩開口。

“讓他進來!”

“是!”

隨著太監應諾一聲後,李乾進入了立政殿內。

儘管內心早有準備,但仍是被恢宏大氣,古色古香的建築場景,驚豔到了。

傳說中的太極宮立政殿,果真名不虛傳,隻怕是後世諸多影視劇也沒有這般場景。

進殿後,入眼便是李世民和四位貞觀名臣。

若杜如晦還活著,那此刻應該他也在場。

不過可惜,貞觀四年,杜如晦就駕鶴西去了,他死後一年,後來才由當時任吏部尚書的高士廉頂替其位置,任尚書右仆射,位列宰相,主管中央行政事務

這高士廉名聲雖然不如魏征(徵),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等人顯赫,但卻實打實是皇親國戚,更是元老重臣,在貞觀十二年擔著十分重要的職位,也稱得上是李世民心腹了。

糅合記憶後,李世民和諸多大臣的容貌已讓李乾十分熟悉,但見到真人,此刻仍難掩內心激動。

當然,臣子終歸隻是臣子。

激動歸激動,但卻遠不及李世民帶給李乾的震撼強。

李世民不愧是天可汗!

果真有龍鳳之姿,日月之表的模樣。

就連那雙深邃又炯炯有神的眼眸,都透漏著王者至尊的威嚴,整個人更是顯得霸氣十足,不可侵犯。

“太子,你可知朕喚你來所為何事?”

李世民冷著臉,強壓著內心的怒火。

在一旁擦拭眼淚的李泰,目光裡閃過一絲得意之色。

“兒臣不知。”

“不知?太子,你太讓朕失望了!”

李乾一臉古井不波,“不知兒臣何處讓陛下失望?”

“跪下!”

看到李承乾麵對李泰絲毫沒有內疚與悔意,李世民眉頭一皺,突然提高了嗓音。

李乾一聲不吭的跪了下來,動作緩慢,絲毫沒有任何慌張之舉,甚至就連拐杖放在地麵上都沒有發出聲響。

“父皇!請您勿要動怒,兒臣想,太子殿下定是有什麼不得已的苦……”

李泰還不忘在一旁補刀,表麵上看是求情,實則是把李乾往深淵的方向再踹了一腳。

隻不過他的話還並未說完,就被李世民抬手打斷了。

“青雀,不需要你為他求情!”

“太子,朕問你!”

“你失足墜馬受傷,青雀好心去看你,可你卻當著下人的麵打他辱他,甚至還威脅於他!”

“可有此事?”

“有!”

李乾抬頭直視李世民,僅給他回複了一個字。

李世民氣得臉色愈發陰鬱:“你可知罪?”

“陛下,臣不知罪在何處?”李乾仍舊是那番表情,沒有絲毫波瀾。

李世民火冒三丈:“嗬!好啊!好一個太子儲君,好一個長兄!竟如此不知悔改!”

“這麼多年了,朕請了如此之多的名師來教導,沒想到竟教出了這番模樣!”

“諸卿請好好看看,這……這就是我大唐未來的帝王!”

“行事悖逆,欺壓胞弟,不知悔改,荒唐至極!”

李世民越說越氣,最後直接把目光掃向了一旁的太監王德,“王德,取馬鞭來!”

“陛下……”

聽到馬鞭二字,王德也被驚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皇帝是真的動怒了。

“朕的話你沒聽到嗎?”

“是……”

王德不敢再開口,隻能吩咐一旁的小太監速速執行,而李泰看到這一幕,隻是裝模作樣的勸阻了幾句,變不再言語,其實他內心此刻是無比的狂喜。

嗬……跟我鬥?

你這太子之位,早晚要易主,早晚都是我的!

馬鞭呈來後,四大名臣勸了好幾番,但並未有任何效果。

李世民大踏步走下台,居高臨下看著李乾,“太子,朕最後再問你一句,你知罪嗎?”

李乾冷笑搖頭,一字一句道:“奸佞當世,渾濁無道,兒臣何罪之有?”

什麼?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皆是一驚,甚至就連王德都冒出了冷汗。

那一刻所有人都懷疑是自己聽錯了。

奸佞當世,渾濁無道……

不就明擺著說,皇帝昏聵無能,親信奸佞,糊塗平庸嗎?

這八個字相當於是指著皇帝的鼻子在罵娘,甚至足以把任何一個君王都氣炸啊。

李世民眉頭一皺,“你說什麼?”

“我說什麼?”

“陛下是沒聽清楚?那兒臣再重複一遍!”

李乾突然拉高了嗓音,就連殿外的侍衛都聽得清楚。

“奸佞當世,渾濁無道,兒臣何罪之有?”

“太子!”

李世民大怒,欲要揮鞭抽打。

誰知李乾昂首,巋然不動,直接怒駁。

“陛下隻問兒臣因何行事悖逆,欺壓胞弟,卻為何不問我因何墜馬?”

“陛下隻看魏王哭泣栽贓詆毀,卻為何不問事之因果?”

“什麼?”

李世民停止了手中的動作,一臉驚駭複雜之色。

李乾不管那些,繼續開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李泰一出手就被封為宜都王,一歲大被進封衛王,後又授予上柱國。”

“貞觀二年,魏王李泰改封越王,並受揚州大都督與越州都督和十六州督使,封地多達22州!”

“早已超出了一個皇子該有的權利和分封。”

“貞觀五年,任大都督,兼左武侯大將軍,貞觀六年任六州大都督,貞觀八年領雍州牧!”

“貞觀十年,徒封魏王,遙領七州軍事!不僅如此還從不去自己封地,甚至陛下還想讓其搬進武德殿居住。”

“試問這合乎禮製?合乎聖明之道?”

“你!你!”

李世民被氣得半晌說不出話來。

周圍群臣也是聽得駭然變色,一臉複雜。

誰知這才哪到哪?

李乾的輸出並未停止。

“此次衝突,陛下不問因果緣由,隻認受傷乃正確方,乃明事者,直讓兒臣認罪受罰,還要鞭打兒臣出氣。”

“你想要讓兒臣說什麼?”

“若是陛下是想立魏王為太子,害兒臣,直言便是!兒臣自願讓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