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星握著手機的手,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
提前摸底測試。
三天後。
現場閱卷,當場公布成績。
點名要求他必須參加。
這一連串的信息,好比冰冷的針,精準地刺入他緊繃的神經。
巧合?
世上哪有這麼多巧合。
那個神秘組織,果然沒有耐心等待一個月後的高考。
他們等不及了。
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相信所謂的自我提升。
他們要的是一個立竿見影的結果。
一個在所有人,包括市教育局官員眼皮子底下的,無可辯駁的成績。
這個所謂的“摸底測試”,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最終考場。
七天的任務時限。
三天後的強製測試。
時間被壓縮到了極致。
壓力仿似化作了實質,沉甸甸地壓在他的胸口,讓他幾乎喘不過氣。
他之前的極限訓練,是為了優化高考時的狀態。
現在,他必須在三天內,將這種尚未完全成型的“最佳狀態”,提前催發出來,並且要精準地量化為那額外的十分。
“喂?林辰星?你還在聽嗎?”蘇沐晴的聲音帶著急切。
“我在聽。”林辰星開口,聲音比剛才更加沙啞,卻也更加冰冷,“這個測試,具體是什麼形式?考哪幾門?難度如何?”
“具體形式還不清楚,通知上隻說是綜合能力摸底。”蘇沐晴快速回答,“但肯定會考主科,尤其是語文和英語,因為這兩門的主觀題最能拉開差距,也最容易引起爭議。”
“難度方麵,通知上強調了會‘顯著高於’聯考和常規模擬考,目的是‘真正檢驗頂尖學生的知識掌握深度和臨場應變能力’。”
“據說試卷是市裡專家組連夜出的絕密卷,就是為了防止題目外泄。”
顯著高於聯考。
絕密卷。
專家組。
每一個詞都透著一股山雨欲來的壓迫感。
這不僅僅是一場考試,更像是一場審判。
對他林辰星之前掀起那場輿論風暴的審判。
對他那驚世駭俗的725分的審判。
“我知道了。”林辰星說。
“你知道了?就這?”蘇沐晴有些難以置信,“林辰星,這可不是鬨著玩的!這關係到你的名譽,甚至可能……”
她沒說下去,但意思很明顯。
如果這次考砸了,之前所有的光環都會變成笑話,甚至可能被扣上作弊的帽子。
“幫我個忙。”林辰星打斷她。
“什麼?”
“幫我弄到這次負責現場閱卷的專家組名單,尤其是語文和英語的閱卷負責人。”林辰星語速很快,“還有,儘可能搜集他們過往參與命題或閱卷的資料,比如他們偏好的題型,作文的評分側重點,對哪些類型的文章或者觀點比較青睞。”
“越詳細越好,越快越好。”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鐘。
蘇沐晴似乎被林辰星這異想天開的要求驚到了。
“林辰星,你瘋了嗎?這怎麼可能弄得到!這都是絕密信息!”
“你有你的渠道。
”林辰星的語氣不容置疑,“想想你之前是怎麼拿到我和周浩陽的分數的。”
“我知道這很難,但現在隻有你能幫我。”
蘇沐晴那邊傳來一陣急促的呼吸聲。
她顯然在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
林辰星的要求,已經超出了單純傳遞消息的範疇,涉及到了更敏感的層麵。
“林辰星,你到底想乾什麼?”她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我想贏。”林辰星一字一句地說。
“不惜一切代價。”
電話那頭再次陷入沉默,隻剩下電流的“滋滋”聲。
過了許久,蘇沐晴才艱難地開口:“我……我試試看。”
“但我不能保證一定能弄到。”
“儘力就好。”林辰星掛斷了電話。
他靠在冰冷的牆壁上,緩緩吐出一口濁氣。
三天時間,極限訓練加上針對性的信息分析。
這是他目前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他看了一眼桌上的壓縮餅乾和功能飲料。
這些東西,已經無法滿足接下來三天身體和大腦的高強度消耗了。
他需要真正的食物。
需要更精密的能量補充。
他走到門口,打開房門。
招待所走廊裡昏暗的燈光照在他消瘦卻異常明亮的臉上。
他需要出去一趟。
不僅僅是為了食物,更是為了接下來的備戰,準備一些特殊的“工具”。
他離開了招待所,來到附近一家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大型超市。
推著購物車,他沒有走向零食區或者速食區。
他徑直走向了生鮮區和營養品區。
高蛋白的牛肉。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油。
能夠快速補充電解質的運動飲料粉末。
提升大腦活性的磷脂酰絲氨酸補充劑。
甚至還有一些用於緩解肌肉疲勞和精神壓力的草本提取物。
他仿似一個精密的化學家,在為一台即將超負荷運轉的生物機器,調配著最極致的燃料。
購物車很快堆滿了各種看起來和“學生備考”毫不相乾的東西。
結賬時,收銀員看著他購買的這些“硬核”補給品,又看了看他那明顯睡眠不足、精神卻高度亢奮的狀態,眼神裡充滿了怪異。
林辰星毫不在意。
他提著兩大袋東西,又去了附近的文具店。
買了大量的不同顏色、不同粗細的筆。
各種規格的草稿紙,計算器,甚至還有一副專業的繪圖圓規和量角器。
他需要將大腦中的分析和策略,以最清晰、最高效的方式呈現在紙麵上。
回到招待所狹小的房間。
他將新買的東西分門彆類放好。
然後,他開始處理那些生鮮食材。
沒有複雜的烹飪。
最簡單的水煮,最大限度地保留營養。
他強迫自己吃下足夠分量的食物,感受著能量重新注入疲憊的身體。
吃完東西,他沒有立刻開始學習。
他打開了房間裡那台老舊的電視機。
將音量調到最低。
屏幕上播放著無聊的午間節目。
他需要的不是節目內容,而是那一點微弱的背景噪音和光線變化。
他重新戴上遮光眼罩,卻沒有戴耳塞。
他開始進行一種更高級的冥想訓練。
在保持內心寧靜的同時,主動感知外界的微弱乾擾,並將其過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