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皇孫 > 第十章 壽州梅影

第十章 壽州梅影(1 / 1)

推荐阅读:

第十章 壽州梅影

建文元年六月十二日,子時初刻,壽州城籠罩在薄霧中。朱瞻膳勒住坐騎,望著城門上斑駁的“壽“字匾額,忽然想起寧國公主臨終前攥著的紙條。春桃策馬近前,袖中暗器囊輕輕晃動:“小王爺,探馬回報,朵顏三衛前鋒已在城北三十裡紮營,領軍者確是素梅。“

月光照亮她袖口新繡的並蒂蓮——昨夜在大寧衛,朱瞻膳將素梅的麵紗與繡樣拚合,竟現出“壽州梅香“四字。此刻城門大開,唯有幾個老卒倚著城牆打盹,腰間佩刀卻清一色的梅花吞口。

“進城。“朱瞻膳按緊山河玨,留意到門洞裡的石獅子左眼微凹——這是忠勇衛“有埋伏“的暗號。春桃摸出銀簪,在石獅右眼劃了三道,暗處立刻閃出個灰衣人,正是失蹤的暗樁“黑魚“舊部。

“小王爺,壽州府衙已被梅花衛占據,“灰衣人呈上密報,“他們在城隍廟設了火器庫,地道直通“他忽然劇烈咳嗽,嘴角溢出黑血,手中紙條飄落,上麵“梅殷“二字被水洇開。

朱瞻膳撿起紙條,發現背麵用隱火寫著“並蒂蓮開,雙珠合璧“。春桃點亮火折子,照見灰衣人後頸有梅花刺青,卻比尋常梅花衛多了片葉子——這是“暗香堂“長老的標記。

醜時三刻·壽州城隍廟

城隍廟的香爐裡插著素心梅,花瓣上凝著露水,宛如血淚。朱瞻膳掀開供桌帷幔,露出暗門機關——竟與南京地道的“半朵蓮花“圖案一致。春桃取出銀簪插入鎖孔,忽聞頭頂傳來腳步聲,連忙拽著他躲進神像後。

“素梅姑娘,燕軍已過盱眙,“是王景隆的副將吳傑的聲音,“按計劃,我們該引爆城隍廟的火器,嫁禍給“

“不急。“素梅的聲音帶著冷香,“等朵顏三衛拿下壽州,真正的好戲才開始。你以為徐輝祖真的死了?他此刻正在“她忽然輕笑,“算了,你隻需看好火器庫,彆讓忠勇衛壞了大事。“

腳步聲遠去後,朱瞻膳摸向神像基座,觸感異常光滑——竟塗了一層火油。春桃舉起火折子,照見牆根整齊碼放著“春雷“火器,引信已全部點燃。

“還有兩刻鐘就會爆炸!“春桃驚道,“他們想把壽州城炸成廢墟,再栽贓給我們!“

朱瞻膳忽然注意到火器箱上的標記:“這些不是洪武年造,是新製的。“他摳下一塊木屑,裡麵竟夾著張紙條,“戶部尚書王鈍簽批的軍火清單原來梅花衛的後台,是六部尚書?“

春桃拽著他衝向暗門,卻見出口已被巨石堵住。朱瞻膳握緊山河玨,忽然想起父親說過:“太祖爺當年在各地建城隍廟,暗門機關皆可用龍紋玉佩開啟。“他將玉佩按在石壁凹槽,果然聽見齒輪轉動聲,頭頂神像緩緩升起,露出直通府衙的地道。

寅時正刻·壽州府衙密室

密室中央擺著張巨大的輿圖,用朱砂標出南京、淮安、壽州三地的火器藏匿點。朱瞻膳在“壽州“標記旁看見朵顏三衛的狼頭旗,而“南京“處赫然插著燕藩的“靖難“旗。春桃倒吸冷氣:“他們想製造燕藩聯合外敵攻城的假象!“

案頭放著本《梅花衛花名冊》,最新一頁寫著“徐輝祖——暗香堂首座“,旁邊批注:“並蒂蓮佩已取,可製梅殷“。朱瞻膳想起寧國公主的真玉佩,忽然驚覺:“徐輝祖用假玉佩騙梅殷,讓他以為公主在梅花衛手中,實則“

“實則公主早就被他們害死了。“春桃指著牆角的骷髏,腕間戴著與寧國公主同款的翡翠鐲子,“這才是真正的寧國公主,三年前就被梅花衛滅口了。“

地道突然傳來震動,朱瞻膳拽著春桃躲到石柱後,隻見素梅帶著一群紫衣人闖入。她摘下麵紗,露出左頰新刺的梅花——比王景隆的多了兩瓣,竟是“暗香堂“堂主標記。

“徐首座果然神機妙算,“素梅對著虛空拱手,“燕藩已入壽州,再過半個時辰,朵顏三衛就會以救駕之名破城,到時候“她取出並蒂蓮佩,與案頭的半塊拚合,竟彈出個暗格,裡麵是朱元璋的完整遺詔。

朱瞻膳瞳孔驟縮,遺詔上“燕王朱棣,德才兼備,可承大統“的朱批觸目驚心。春桃握緊袖箭,卻見素梅忽然將遺詔放入火盆:“真正的遺詔,不該出現在這個時代。“

火焰舔舐著黃綾,朱瞻膳注意到遺詔邊緣有“洪武三十一年“的印記——那是朱元璋病逝之年,而非二十五年。春桃忽然低語:“小王爺,這是偽造的!當年太祖爺駕崩時,遺詔根本沒提到燕王!“

素梅轉身看向神像,嘴角揚起冷笑:“忠勇伯,躲在暗處算什麼英雄?“她抬手擊掌,密室頂部落下鐵網,將兩人困在中央。紫衣人舉起火把,牆麵上突然浮現出用磷粉寫的大字:“燕藩通敵,證據確鑿“。

卯時初刻·壽州城頭

朵顏三衛的狼嚎聲逼近,朱瞻膳被押上城頭時,看見梅殷正帶著淮安軍趕來,旗號上“清君側“三字已被塗改為“勤王“。春桃掙開束縛,指著素梅手中的遺詔殘片:“那是假的!真正的遺詔在“

“住口!“素梅揮鞭抽向她,卻在看見春桃袖口的並蒂蓮時驟然變色,“你從哪弄來的繡樣?“

朱瞻膳忽然意識到,素梅的麵紗、春桃的繡樣、寧國公主的玉佩,竟都是並蒂蓮圖案的一部分。他摸向護心鏡,將麵紗與繡樣抽出,在晨風中展開——完整的並蒂蓮圖案中,花蕊處竟是“山河永固“四字,與山河玨刻紋完全一致。

“原來如此,“素梅的聲音第一次出現裂痕,“太祖爺將山河玨的秘密藏在並蒂蓮中,隻有集齊三件信物,才能“

她話未說完,壽州西門突然傳來巨響,朱棣親率的燕軍破城而入。朱瞻膳看見父親腰間佩劍與自己的山河玨同時發光,竟在城牆上投出完整的龍紋——那是太祖爺當年為燕王特製的“雙玨合璧“之兆。

“父親!“朱瞻膳舉起山河玨,“梅花衛偽造遺詔,意圖引發大亂!“

朱棣揮劍砍斷鐵網,目光落在素梅手中的殘詔:“洪武三十一年的遺詔?那年朕正在北平練兵,何曾見過這東西?“他忽然指向素梅的梅花刺青,“你左頰的刺青,比徐輝祖的多兩瓣——看來你才是暗香堂的真正首領。“

素梅忽然摘下發簪,一頭烏發散落,竟與寧國公主有七分相似。春桃驚呼:“你是公主的妹妹?“

“可惜寧國姐姐太蠢,竟相信朱元璋會把皇位傳給朱允炆,“素梅冷笑,“當年太祖爺想立燕王為太子,是我姐姐哭著求他收回成命所以她必須死。“

她忽然按下腰間機關,城隍廟方向傳來悶響——火器庫爆炸了。壽州城瞬間地動山搖,朱瞻膳看見梅殷的淮安軍正在搶救百姓,而朵顏三衛的騎兵卻轉向攻擊燕軍。

“這才是你們的真正目的!“朱瞻膳揮劍指向素梅,“借爆炸製造混亂,讓朝廷與藩王自相殘殺!“

辰時正刻·壽州文廟

爆炸引發的大火蔓延至文廟,朱允炆的鑾駕在錦衣衛護送下抵達。素梅被擒時,仍緊握著半塊並蒂蓮佩,指甲縫裡沾著金粉——與朱允炆案頭的金瘡藥成分相同。

“陛下,“朱瞻膳呈上偽造的遺詔,“這是梅花衛的陰謀,他們想利用太祖爺的名號分裂天下。“

朱允炆盯著遺詔上的“洪武三十一年“,忽然笑了:“忠勇伯可知道,那年朕剛被立為皇太孫,太祖爺曾問過朕:若藩王有異心,當如何?朕答:先禮後兵,以德服人。“他忽然看向朱棣,“四叔以為,朕說得對嗎?“

朱棣抱拳:“陛下仁厚,太祖爺在天之靈必感欣慰。“他轉身看向素梅,“不過梅花衛滲透六部、私造火器、戕害公主,此等大罪,不可輕饒。“

素梅忽然掙脫束縛,衝向朱允炆:“你以為自己贏了?真正的梅花衛首領,你永遠也抓不到!“她咬破藏在齒間的毒囊,血沫中竟混著梅花瓣,與寧國公主死時一模一樣。

春桃撿起素梅掉落的發簪,發現簪頭是空心的,裡麵裝著細小的梅花種子。朱瞻膳忽然想起南京地道的名錄,最後一頁被刮去的姓名字跡,筆畫弧度與“朱“字相似。

“陛下,“他低聲道,“梅花衛的真正首領,恐怕“

話未說完,文廟外忽然傳來喧嘩,探馬急報:“啟稟陛下!南京傳來八百裡加急——皇宮謹身殿走水,所有檔案付之一炬!“

朱允炆臉色微變,下意識摸向腰間的並蒂蓮佩,卻發現玉佩不知何時已被調換。朱瞻膳看見新玉佩的蓮花瓣上刻著細小的“壽“字,與素梅發簪上的種子紋路一致。

巳時三刻·壽州城郊

朱棣望著燃燒的壽州城,忽然對朱瞻膳道:“你可知太祖爺為何銷毀山河玨?“他抽出佩劍,劍鞘與山河玨同時映出洪武二十五年的月光,“因為當年太子病逝,太祖爺怕藩王相爭,才想立燕王為儲,但燕王拒絕了他說,藩王守邊是本分,不該覬覦皇位。“

朱瞻膳望著父親眼中的火光,忽然明白朱允炆為何始終信任燕藩——因為朱棣當年的拒絕,反而成了最大的“忠“。春桃在旁整理暗器囊,忽然發現素梅的麵紗上有塊油漬,用火折子一烤,竟顯出“徐“字與“南京內庫“的字樣。

“小王爺,“她呈上麵紗,“這可能是指徐輝祖藏在南京內庫的東西“

“不必查了。“朱棣打斷她,“有些事,讓它隨大火去吧。“他看向朱允炆的鑾駕方向,“現在最重要的,是送陛下回南京,穩定朝局。“

朱瞻膳點頭,卻在轉身時看見遠處山頭上立著個身影,身著紫衣,麵紗被風吹起一角——竟與素梅長得一模一樣。春桃驚呼:“是素梅!她沒死?“

朱棣抬手按住劍柄,卻見那女子扔下一朵素心梅,轉身消失在晨霧中。朱瞻膳撿起梅花,發現花瓣上用金線繡著“暗香永存“四字,正是南京地道裡的血字筆跡。

午時正刻·回南京的官道

朱允炆在鑾駕中召見朱瞻膳,手中把玩著從素梅身上搜出的梅花衛腰牌:“忠勇伯可知,朕為何賜你監國符?“他掀開窗簾,望著燕軍整齊的隊列,“因為你不像有些藩王,隻知擁兵自重,也不像有些文臣,隻會紙上談兵。“

朱瞻膳注意到他腰間已換上真正的並蒂蓮佩,缺口處用金線鑲著東珠,與徐輝祖密信上的印泥一致。他忽然想起胡廣的密報,說南京內庫丟失了三斤東珠——原來都用在了這裡。

“陛下,“他抱拳,“臣有一事不明:為何梅花衛總用並蒂蓮圖案?“

朱允炆輕笑:“因為太祖爺與馬皇後的定情信物,正是並蒂蓮。梅花衛以為用這個能褻瀆皇恩,卻不知朕每次看到並蒂蓮,就會想起太祖爺說過的話: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君臣同心,天下歸心。“

話音未落,前方探馬急報:“啟稟陛下!南京方向傳來消息,徐輝祖的府邸昨夜被焚,府中發現一具焦屍,左手戴著梅花衛的青銅戒指!“

朱允炆與朱瞻膳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疑慮。春桃策馬近前,低聲道:“小王爺,您說素梅的孿生姐妹,會不會“

“無論她是誰,“朱瞻膳摸向山河玨,玨上的刻紋與掌心老繭早已融為一體,“梅花衛的根須越深,越說明他們怕了。而我們,“他望向朱允炆的鑾駕,金冠上的金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隻要君臣同心,終有一天能撥雲見日。“

午風吹過官道,卷起滿地殘梅。朱瞻膳忽然想起素梅臨終前的笑容,那不是絕望,而是篤定。他知道,這一局雖然險勝,但真正的博弈才剛剛開始。當夕陽染紅天際時,他回望壽州城的濃煙,忽然看見雲層中若隱若現的並蒂蓮——一半是皇權的威嚴,一半是藩王的擔當,而中間的縫隙裡,正生長出屬於大明的新希望。

(第十章完,全文共5217字)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