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日,上午九點零一分。距離穿越開始,還有不到六十二天。
中樞海,特殊事態應對指揮部,第三次特彆會議。
會議室裡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連呼吸聲都清晰可聞。
所有人都沉默不語,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在會議桌中央那枚銀灰色的手環上。
手環正是昨天錢老的學生轉交給李雲樞的那個。
單看外觀,就像是一個放大的運動手環,但是顯示部分比正常的運動手環要厚了很多,顯然內置有更多的設備。
手環表麵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在頂燈的照射下映出一道淡淡的藍暈。
“老錢早上已經走了。”孫老沙啞的聲音打破了沉寂,他布滿皺紋的手指輕輕摩挲著茶杯邊緣,“他是笑著走的。”
這句話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
“其實”孫老深吸一口氣,聲音有些顫抖,“早在上個星期前,老錢就查出了胰腺癌晚期。他特意囑咐我,先不要告訴你們。”
會議室裡的空氣變得更加凝重了。
“大家乾嘛都這個表情!”
李雲樞突然扯出一個笑容,聲音卻比平時高了八度,“錢老不是說了嗎?他這輩子值了!能在最後時刻完成這麼重要的工作,怎麼也比躺在病床上數著日子等死強,不是嗎?”
他說著說著,聲音卻漸漸哽咽,一滴淚水不受控製地從他發紅的眼眶滑落。
李雲樞猛地仰起頭,雙肩不停的顫抖,試圖把湧上來悲傷掩飾下去。
“雲樞說得對。”
一直沉默的中樞突然開口,他輕輕撫過桌上的一份文件。
“我已經詳細閱讀了報告,這個實驗不是不能用特殊設備或者遠程操作完成,但特殊設備的調試和準備至少需要兩周時間,而遠程操作又容易受到能量場乾擾,精度不夠。”
中樞緩緩站起身,“老錢這是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億萬東國人民爭取了寶貴的兩周時間!”
他的聲音突然提高,“他走得其所!”
“現在,”中樞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我宣布,全體默哀三分鐘,送送我們的老戰友,老朋友!”
會議室裡頓時響起整齊的起立聲。
所有人都麵向烈士陵園的方向低下頭。牆上的掛鐘發出沉悶的"滴答"聲,秒針一格一格地走著,仿佛也在為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送行。
三分鐘過後,中樞輕輕擦了擦微紅的眼角,深吸一口氣:“好了,現在進行特殊事態指揮部特彆會議。都打起精神來,老錢用生命換來的時間,我們絕不能浪費一分一秒。”
他的目光轉向桌上的手環:“李雲樞,你先說說這個手環的情況。”
李雲樞迅速起身,拿起手環。
他熟練地將手環扣在左手腕上,輕觸屏幕喚醒係統:“這就是錢老研發的穿越時間驗證工具,它能精確測算攜帶者距離穿越剩餘的時間。”
隨著他的操作,手環屏幕亮起幽藍的光芒,一組數字開始跳動:
【五百七十三天十六小時四十二分十六秒】
“錢老真是個天才。”李雲樞的聲音充滿敬佩,“由於人類科技還無法直接操控希格斯玻色子,他另辟蹊徑,通過監測人體內的希格斯場強變化來實現了這個突破。”
他調出一組數據圖表投影在牆上:“在長期監測我、李強和其他實驗對象後,錢老不僅證實了希格斯場的存在,更建立了完整的數學模型來預測穿越時間。”
“手環之間還能組網,通過實時數據比對不斷修正預測結果,精度可以達到999。”
“隻要將這個手環配發給全國民眾,我們最擔心的混亂爆發的可能性就能降低到極點。”
“當未知變成了已知,還能提前做好準備,一切不可控都變得可以控製。”
說完,李雲樞取下手環遞給中樞。
中樞好奇地接過,然後戴在了自己的手腕上。
當手環閉合的瞬間,一個新的倒計時躍然屏上:
【三百九十二天七小時八分十一秒】
“嗬嗬,”中樞輕笑出聲,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看來我這把老骨頭要比你先走一步啊。”
會議室裡的氣氛稍稍輕鬆了些,手環在眾人手中傳遞,每個人都看到了自己的穿越倒計時。
朱老的倒計時最短,還有不到一百天;而孫老的最長,要到最後一個月才會穿越。
“老錢真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中樞摩挲著手環感歎道,“我們東國能有他,實乃國之大幸!”
他忽然正色問道:“這東西能量產嗎?時間上來得及嗎?”
“絕對沒問題。”李雲樞胸有成竹地回答,“除了核心的力場感應模塊,其他組件任何一家運動手環廠商都能生產,我們甚至可以改造現有的運動手環和醫療手環。”
他調出另一組數據:“至於核心的力場感應模塊,錢老選用的都是成熟技術,生產線稍作調整就能立即投產。”
“太好了!”中樞一拍桌子。
“老何,你立即協調全國生產企業,全力推進手環量產,一周內要實現每十人一個手環的覆蓋率,一個月內要做到人手一個!”
“明白!”負責工業生產的何部長立即起身,“我已經初步調研過,產能完全跟得上。不過”
他翻開筆記本,“這個力場感應模塊需要大量使用鏑元素。目前我國鏑產量占全球95以上,現有儲備和生產能力可以在兩個月內滿足約30億枚手環的需求。”
“模塊對於鏑的純度要求非常高,稍有雜質就會影響到測量的精度,因此回收鏑和次級鏑根本無法使用。”
何部長推了推眼鏡,鏡片反射出一道銳利的光:“請示是否要控製手環出口和鏑元素的對外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