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以後,呂翠蓮問道:“賈張氏願意出去乾活了。”
易中海點了點頭說道:“嗯,她被中河給逼到牆角了,不出去也不行。
在不乾活,天天在家吃飽等餓,賈東旭都要送她回鄉下了。
賈張氏不願意回鄉下,隻能出去乾活。”
呂翠蓮不解的問易中河:“中河,這賈張氏能這麼老實的去乾活嗎?”
易中河笑著回道:“嫂子,賈張氏願不願意乾,或者能不能乾好,這個不用咱們關心。
咱們已經幫她找活了,又不是多複雜的活,不存在乾不乾的了。
如果乾不好那就是賈張氏自己的原因。
咱們得目的是讓她家以後少麻煩我哥就行。
咱們要的是一個理由,而不是結果,賈張氏乾的好不好,和咱們關係不大。”
呂翠蓮笑著回道:“還是中河有腦子,比你哥強。
這已經很晚了,趕緊洗漱睡覺去吧。
這兩天我把你那屋收拾好,你就可以回去住了,就不用在隔間憋屈了。”
“得嘞,我去睡了,哥嫂子你們也早點休息吧。”
第二天一早,易中河直接去肉聯廠上班,而易中海則是讓賈東旭幫他請一會假。
易中海準備一早去街道辦問問是什麼情況,看看能不能幫賈張氏找個活,即使是清潔工也行。
易中海在家等了一會,感覺街道辦差不多該上班了,就朝街道辦走去。
街道辦在離95號院不遠的胡同,也是一個三進的四合院。
易中海作為附近為數不多的文明四合院的管事大爺,和街道辦很多人都認識。
易中海一路和認識的人打招呼,在中院找到負責他們那一片的人,周乾事。
周乾事見易中海過來,也很意外,畢竟95號院在他心裡還是比較靠譜的院子,院裡的管事大爺也不錯,整個院子沒有什麼雞毛蒜皮的事,也沒有什麼違法犯忌的人。
所以周乾事對易中海還是比較滿意的,易中海也很少到街道辦麻煩他,所以95號院還是比較省心的。
易中海進屋,還沒說話,周乾事就張嘴問道:“易師傅,今天怎麼沒上班,到街道辦來了,是有什麼事情解決不了的嗎?”
易中海也不兜圈子,直接說道:“周乾事,我今天上午特意請假來街道辦還真有一點事情,想找周乾事幫忙。”
周乾事說道:“易師傅,有事你說,我們街道辦就是為了人民服務的,有什麼幫忙不幫忙的,如果我能幫你解決我肯定沒二話。”
對於易中海,周乾事還是比較客氣的,一來是易中海作為附近少有的高級鉗工,屬於技術人才。
另一個就是易中海幫他把95號院,管理的井井有條,讓他省了不少心事,所以對於易中海,他還是很客氣的。
易中海組織一下語言,說道:“周乾事,我今天來,也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院裡的住戶,就是我們院裡中院的賈家,想必周乾事應該有印象。”
周乾事點了點頭,他可印象太深了,現在想想都感覺脖子隱隱作痛。
周乾事剛到交道口街道辦的時候,就被分配管轄南鑼鼓巷,第一次去95號院,因為賈張氏招魂,他教育幾句。
誰能想到賈張氏看她年輕,直接爆起,給他撓的,整個脖子都花了,要不是他個子高,說不準就破相了。
易中海接著說道:“賈家現在比較困難,一家四口人,媳婦還挺個大肚子,馬上就快五口人了。
一家幾口人隻有賈東旭有定量。
雖然賈東旭一個月也有三十多的工資,但是沒有定量,他家就隻能吃溢價糧。
賈東旭的工資連吃飯都不夠,所以昨天晚上,賈家的賈張氏外院裡哭訴,說吃不上飯了。
現在大家夥都吃定量,沒有多餘的糧食給她家,我隻能從我家的定量裡給了她家二十斤棒子麵。
但是這總歸不是長久之計。
我就想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賈家自力更生。
所以我想問問街道辦有沒有臨時工名額,分給賈家一個,讓賈張氏去乾活,就是掃大街的清潔工都行。”
周乾事聽完以後,也是腦子疼,易中海不是第一個過來讓他安排臨時工的,想必也不是最後一個。
整個交道口就這麼大,貧困戶和軍烈屬家庭都不夠分的,他哪裡還有名額給易中海。
但是易中海一直這麼支持他的工作,周乾事又在想著該怎麼給易中海說。
易中海看到周乾事的遲疑,就知道這事不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