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吃過晚飯以後,易中海拿出家裡的花生瓜子用個盤子裝上。
就準備帶著易中河去院裡各家。
易中海對他解釋道:“咱們這個院子是個三進的四合院,住的人也比較多,整個院子得有個二十來戶,百十口人。
這人一多了,矛盾就多,所以為了大院的秩序,或者說為了更好的管理大院,街道辦在每個院裡都設置了聯絡員,也就是管事大爺。
你大哥我就是咱們院裡的管事一大爺。
所以以後咱們在院裡不惹事,但也不用怕事,有事有大哥給你兜著呢。”
易中河聽後,感覺以後賈家要倒黴了,以賈張氏的尿性,和他發生衝突是一定的。
按照易中海的說法,那就是你想乾啥就乾啥,凡事有我給你兜底。
對於易中海的幫親不幫理,可真是太對他胃口了。
這也就是他是易中海的兄弟,如果換成其他人,指定看不慣易中海的做法。
但是誰讓易中海是他大哥呢。
“大哥,我心裡有數,你放心吧,咱們走著,這院裡這麼多戶呢,走一圈得不少時間呢。”
易中海點了點頭,帶著他從前院開始一家一家的拜訪。
先去了閆埠貴家裡。
“老閆在家嗎。”
聽到易中海的聲音,閆埠貴打開了門。
看著老易和身後端著盤子的易中河,閆埠貴就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這是老易帶著他便宜兄弟來認人了。
“老閆,這是我兄弟易中河,從今往後就住在咱們院裡了,以後你多照顧點。”
還惦記後院房子的閆埠貴興致不高的和門外的兄弟倆聊了幾句,就回去了。
不過盤子裡的花生瓜子了沒少抓。
見閆埠貴回去,易中海對著易中河說道:“兄弟,這閆埠貴是咱們院裡的三大爺,是紅星小學的老師。”
易中河看過電視劇知道閆埠貴,四合院門神,老摳一個,不僅對彆人摳,對自己也摳,連家裡吃鹹菜都按跟分好的。
前院除了閆埠貴一家在,還有幾家,不過在電視劇裡都沒怎麼出過鏡,屬於龍套級彆的。
像住閆埠貴對門的兩家,一家是機械廠的工人,主家姓李,旁邊是一個老太太帶一個孫子,老太太夫家姓趙,沒有工作,靠著在街道接點紙盒子維持日常的開銷。
還有穿堂門兩邊有著幾家,有在暖瓶廠上班的有在煤站上班的。
倒做房陰暗潮濕,房子麵積小,所以沒人願意住。
門房住著一個孤寡老頭,老頭姓錢,是屬於清潔工,每天早出晚歸的掃大街。
無論是誰見到易中海兩兄弟上門都很客氣,可見易中海在院裡的威望。
中院則住的人少點,除了易中海一家,就是對門的賈家,正房的傻柱,還有傻柱家旁邊住了兩戶。
傻柱還沒有回來,賈家先沒有過去,而是去了住在耳房的兩家。
中院的住戶明顯的比前院更加的熱情,這兩戶也是屬於跑龍套的,家裡人口多,住在一間房子裡。
工作也一般,屬於四合院的透明人。
這兩家一個在火車站扛大包,屬於臨時工,一家是軋鋼廠的臨時工。
易中海說道:“中河,這西廂房住的是我徒弟賈東旭一家,關係比較近,等最後咱們再去。”
易中河心裡吐槽,能不去最好,四合院亂不亂,賈張氏說的算,要是不解除是最好的,但是這也就是他想想而已。
易中海養了這麼這麼些年的徒弟,感情還是有的,再說了這兄弟剛來,就不和徒弟來往,對易中海的名聲也不好。
隨後又去了後院幾家,二大爺劉海中家,放映員許大茂家這會也沒在家,還有兩戶軋鋼廠的住戶,都是軋鋼廠的鍛工,和劉海中一樣,都是掄大錘的。
不過後院的重點人物聾老太太沒有見著,不是沒在家,而是睡了。
在聾老太太門口,易中海說道:“這裡住著一個孤寡老太太,是五保戶,我見她孤苦無依的,就讓你嫂子有事沒事的過來幫襯一把,算是我給這老太太養老吧。”
易中河點了點頭。
這個無論電視劇還是小說中都有寫著。
易中海地頭小聲的對著易中河說道:“這老太太歲數大了,也養不了幾年,老太太的房子是私房,我給她養老,以後這房子以後她隻能給我。
正好和你的房子連在一起,等老太太走後,這些就都是你的。
你也到了娶媳婦的時候了,等安頓下來,我讓你嫂子給你介紹對象結婚,在多生幾個孩子,五間房怎麼都夠住的了。
我和你嫂子歲數都不算大,還能幫你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