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寧榮二府其實一直都在虧空。
如果可以得到林家的財富,那再逍遙幾十年不成問題。
當然原著中因為要修建大觀園,本來可以逍遙幾十年的財富被直接掏空。
賈母有些心動,可她終究對林黛玉還是有些寵愛的,這般瓜分林黛玉的財產似乎不是很好。
賈赦最為了解自己這個母親,當下滿臉笑容的對賈母說道。
“母親,你若是擔心林丫頭的話,那這件事還不簡單?”
“她一個孤女日後必然會被人欺負,可如果嫁給寶玉的話,那以後有我們榮國府庇護,至少能夠富貴一輩子。”
當然賈赦沒說的是,隻要迎娶了林黛玉,那林家的財富順理成章的就算是賈家的了。
隻需要稍微操作一下,就能夠名正言順,還沒人可以多說一句。
如果不是因為賈赦已經成婚,這種好事他才不讓給賈寶玉呢。
果然眾人都是眼前一亮,唯獨王夫人有些不喜。
她實在是不喜歡林黛玉,主要是看到林黛玉那張臉就像是看到了賈敏。
可麵對林家的財富,她才是也是保持了沉默。
心中的想法則是,等到林黛玉嫁過來之後,自己有的是辦法整治她。
果然賈母被說動了,她直接看著眾人道。
“那就派一個人去揚州,若如海真的不行了,那就以我榮國府的名義為其主持後事。”
“務必要讓那些垂涎林家財產的人知難而退,最好是能夠將玉兒與寶玉的婚事定下。”
可話到這裡大家都沉默了,這年頭可不是後世,從神京城去揚州的話。
就算是水路暢通,那也是要大半個月的時間。
這般舟車勞頓,說實話沒人願意去,因為那就是受罪。
賈母見此心中滿是不喜,一個個的都盯著林家的錢財,但讓他們親自走一趟都嫌累。
最終無奈的賈母隻能點名讓賈璉去了。
這賈家的話好人不多。
賈政算一個,賈璉算半個。
賈璉貪財好色,可這都是人之常情,如這種吃絕戶的事情,她終究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不過無奈這件事是賈母親自吩咐下來的,他沒有反對的資格。
至於趙鎮的話,大家都認為趙鎮是去處理鹽務的。
畢竟林如海是乾元帝的心腹,他如今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乾元帝當然要派遣一個有分量的人去接管林如海的職責。
而乾元帝手中的人,最有份量的當然就是趙鎮了。
第二天一早,趙鎮早早的告彆了薛寶釵以及趙國基夫婦就來到了榮國府。
賈探春也是滿臉不舍,這一來一回如果算上辦事的時日,最少也要一兩個月的時間見不到了。
可賈探春也知道趙鎮是去辦正事,鹽務何其重要,尤其是現在京營以及禁軍廢掉的情況下,為了重建京營鹽稅那邊的事情必須要儘快解決。
“表哥,你此行一定要小心啊!”
賈探春叮囑道,林姑父可是乾元帝心腹,雖然隻是區區巡鹽禦史。
但身上還掛著從三品的蘭台寺大夫虛職,這般朝廷大員那些人都敢動,可見揚州的危險程度。
如今趙鎮去那等水深火熱的地方,就算是趙鎮的實力強大,賈探春心中擔憂也是正常的。
“放心吧,這一次我會帶著麾下三千重甲鐵騎前去,不會出事的。”
趙鎮如此說道。
隨後趙鎮看向了林黛玉,看她這憔悴的樣子估計一晚上沒睡。
眼睛紅紅的怕不是哭了一晚上,對此趙鎮也表示理解,畢竟聽著自己的親生父親瀕死,換做誰都會這般擔心。
待林黛玉與眾女告彆之後,他們就啟程離前往了揚州。
隨行的還有賈璉,隻是林黛玉顯得有些不開心。
自己的父親可是重病垂死了,可賈家居然隻是派遣了一個賈璉前去。
不管怎麼說林如海都是賈家的女婿,可人走茶涼,他們都認為林如海是活不下去了,以往的惺惺作態也懶得再裝。
“世人皆是如此,在他們的眼中利益高於一切。”
“往後看清楚一些便是,真正最在乎你的人唯有父母。”
看到林黛玉有些憋悶,趙鎮也隻能這般勸慰。
“多謝趙家哥哥。”
林黛玉輕聲感謝。
不過讓趙鎮意外的是,在即將啟航下揚州的時候,船艙內趙鎮卻見到了意外之人。
“你們怎麼來了?”
麵前之人赫然是乾元帝以及皇後,他們會出現在這裡是趙鎮沒想到的。
皇後白了乾元帝一眼,而後滿臉心疼的拉著趙鎮。
“一路下揚州不知道要吃多少苦,你父皇也是明明朝中那麼多大臣,為何非要你去?”
當然皇後其實也就是嘴上抱怨一下,她知道國家大事的重要。
也知道趙鎮的能力,唯有他親自下江南才可以用雷霆手段搞定鹽商。
證據已經差不多了,現如今要的就是動手。
而乾元帝手中掌握的最大武力,便是趙鎮以及他麾下的三千鐵騎。
因此固然不舍,但皇帝與皇後都知道,此行非趙鎮不可。
看到皇後眼中的擔心趙鎮心中一暖,不過表麵上還是傲嬌的很。
“區區鹽商,不足為慮。”
看到趙鎮這般模樣皇後也是笑出聲,而就在此時乾元帝招招手,一旁的戴權趕緊拿出一個錦盒。
“這是?”
看到疑惑的趙鎮乾元帝解釋道。
“雖然對外都說將你的軍隊歸於太子六率,但是這般天下雄兵必然要有自己的封號。”
“朕思來想去決定將你麾下的騎兵命名為顯聖軍,步兵命名為梅山軍。”
趙鎮嘴角抽搐,他知道因為兵器的原因,民間已經開始有人稱呼趙鎮為二郎顯聖真君下凡。
可沒想到乾元帝居然也相信這些,直接將自己麾下的軍隊命名為顯聖軍與梅山軍。
雖然有些尷尬,不過有封號倒是不錯。
“多謝陛下。”
聽著趙鎮的話乾元帝瞪了一眼,趙鎮心中無奈隻能改口。
“多謝父皇。”
乾元帝這才心滿意足,喜滋滋的將兩麵軍旗交給了趙鎮。
鐵騎顯聖軍隨著趙鎮下江南,一萬步兵梅山軍則是留在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