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大周抵禦草原的雄關。
征北軍統帥馮唐臉色憔悴。
“各部情況如何?”
聽著馮唐的話手下將領趕緊回答。
“五原,望北,林幽三城已經被攻破,葫蘆口還是沒有消息。”
馮唐的眼中滿是憂愁,短短時日就已經被破了三座城池,雖然最關鍵的山海關依然無恙,但若是等到遼國與金國形成合圍的話,那山海關城破隻不過是時間問題。
若是山海關城破的話,那後方就隻剩下一望無際的平原了,神京城會直接暴露在金國與遼國的鐵騎威脅下。
如今唯一的機會就是看葫蘆口是否可以守住,隻要葫蘆口可以堅持住,等到朝廷大軍來援的話一切還有翻盤的機會。
就在此時一個斥候激動的跑進來。
“大帥,好消息,好消息啊!葫蘆口大捷!”
斥侯的話讓馮唐猛然站起身,他甚至懷疑自己聽錯了。
“你,你說什麼?”
實在是大捷這兩個字就不應該出現在葫蘆口,他可是知道葫蘆口的驍勇營麵對的是什麼樣的絕境,那可是十萬遼國精銳啊!
彆說是驍勇營三萬人了,就算是同樣的十萬大周精銳拉上去都未必可以擋得住。
他本來的想法是讓趙鎮堅持幾天的時間,等到朝廷大軍的馳援,可從未想過趙鎮會帶來捷報。
斥候也知道不可思議,可這是他親眼所見,所以立馬單膝下跪對著馮唐說道。
“驍勇將軍趙鎮神勇無雙,於萬軍從中擊殺遼國大元帥耶律阿保機以及十幾位遼國高級將領。”
“此戰驍勇營殺敵三萬餘,繳獲戰馬無數,而自身損失不過三千餘。”
聽著斥候的話,看著手中呈上的戰報,馮唐的手都在顫抖。
如果不是知道軍中無戲言,他是真的不敢相信這世上居然還有這般戰績。
那可是精銳的遼國騎兵啊,十萬打三萬不單單是被擊敗,甚至就連自家大元帥都死了,遼國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弱了?
“哈哈哈,好,好啊!”
反應過來的馮唐仰天大笑,趙鎮此戰大勝可謂是力挽狂瀾,不過他的臉上多少帶著一些羞愧。
山海關這邊總共有二十萬守軍,可這些時日的殺敵總數都沒到三萬,反觀趙鎮那邊直接殺敵三萬,甚至還斬殺了遼國大元帥,這顯得他們這幫大周將帥很是無用啊!
馮唐高興的立馬讓人去確認戰功,若是無誤的話他定要上報朝廷給趙鎮請功。
當然目前最主要的還是趕緊將趙鎮召回。
因為趙鎮既然可以帶著三萬驍勇營就擊潰十萬遼國大軍,那必然也可以在山海關力挽狂瀾。
神京城,因為北疆戰事的不利,導致往日裡熱鬨的神京城也是冷清了許多。
畢竟這裡靠近北方,若是山海關失守的話那神京城被席卷也是時間問題。
所以固然神京城是國都,但一些富商已經開始轉移財產了,他們可沒有守國門的信念。
可這一日一個渾身染血的邊疆令使騎馬直衝神京城。
“北疆葫蘆口大捷!讓開,都讓開!”
令使背後的旗幟上寫著八百裡加急,縱然就是沿途的封疆大吏都不敢阻攔,否則的話抄家滅族。
“老夫沒聽錯吧,大捷?”
“是大捷沒錯,難道北疆戰事有逆轉?”
百姓們議論紛紛的,可心中卻認為頂多就是一個小捷,這些年大周百姓早就看透了朝廷,邊疆擊殺幾十個金國力真都可以宣揚成為大捷,所以他們認為這所謂的葫蘆口大捷也是以往那般。
與此同時神京城皇宮內,乾元帝麵色憔悴,北方的情況越來越差甚至都有官員建議遷都了。
可如果真的遷都的話,那他這一輩子就彆想從太上皇手中拿回實權了。
所以乾元帝一直都是在咬牙堅持,甚至發放給前方將士的俸祿以及賞賜,都是從他的私庫裡麵出的。
“諸位愛卿”
乾元帝剛想對百官問策,外麵就響起一陣嘈雜聲。
“報!啟稟陛下,北疆大捷!”
乾元帝猛然站起身,聲音略微顫抖的喊道。
“傳令使!”
不多時渾身染血的令使走了進來,而後他高舉著手中的捷報喊道。
“啟稟陛下,驍勇將軍趙鎮率領三萬驍勇營,在葫蘆口攔截遼國迂回包圍的十萬鐵騎。”
“驍勇將軍神威無雙,單人衝陣在十萬大軍中斬殺遼國大元帥耶律阿保機,其麾下殺敵三萬餘,繳獲戰馬物資無數!”
全場寂靜,滿朝文武都是呆滯的看向這個令使。
“這,這怎麼可能?”
有一個官員下意識的質問,倒不是他不相信,而是因為他知一些兵,所以才會知道這是多麼不可能的事情。
那可是十萬遼國精銳啊!就算是同等數量下,大周最精銳的部隊都未必可以打得過,更彆說是數倍的人數差距了。
可趙鎮不單單是贏了,甚至還大獲全勝!
而且耶律阿保機是誰?遼國的定海神針,遼國皇族!
這些年若是沒有耶律阿保機的話,遼國的生存空間早就被金國壓縮的不成樣子了。
可就是這樣一位可以稱得上是草原名將的存在,居然被斬殺了。
“戴,戴權,捷報!”
乾元帝反應過來,趕緊對著身邊的戴權喊道。
戴權連忙將捷報接過,而後恭敬的遞給乾元帝。
乾元帝仔細的看了一遍,甚至為了確認還多看了一遍,最終他興奮的對百官說道。
“此戰報繡衣衛已經確定,準確無誤!”
百官倒吸一口涼氣,繡衣衛是皇室情報部門,負責刺探敵國情報,監察百官等等,既然繡衣衛都確認了這戰報沒問題,那就必然是真的了。
可他們還是有些難以置信,這天下居然有這般神勇的人。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國朝危難關頭,神將臨凡,此乃陛下得天地眷顧之意啊!”
一個官員站出身道,顯然這個官員是乾元帝的心腹,說出的話也是乾元帝最想聽的。
百官反應過來,也是連忙附和。
“朕想起來了,這趙鎮的驍勇將軍還是朕親筆提名的呢,沒曾想倒是給了朕一個驚喜。”
“擬旨,封驍勇將軍趙鎮為三等驍勇伯,上將軍,北鎮軍統帥!”
一連串的封賞,首先是一個超品伯爵,雖然隻是門檻的三等伯,但卻已經位列國朝頂級勳貴了。
其次就是上將軍銜,位列當朝三品,北鎮軍統帥掌管九邊之一的北鎮十萬大軍。
可以說從榮譽到實權,趙鎮已經幾乎位列人臣之巔,而他的年齡捷報中寫的分明,年僅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