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能夠借調到港島工作,可是相當引人關注的‘肥差’。
主要是,港島亞視和鋒銳影視這邊,給的借調補貼在他們看來極高。
事實上,相對於同工種的亞視正式員工,所謂的借調補貼自然還有一定差距,可一月拿三四千港幣也不難。
特彆是參加電視劇拍攝的演員,還有演員片酬可拿。
但凡是個有一定分量的配角,單單依靠片酬補貼,就能輕鬆拿到上萬港幣。
這是什麼概念?
此時,魔都的一套商品房均價,也不過兩千出頭。
放在三四線小城市,完全可以買到一處百平米以上的大房子。
萬元戶雖然已經不稀奇,可對於普通工薪家庭而言,依舊是一個相當向往的稱號。
一月一個萬元戶!
對於內地工作人員的刺激有多大,隻要腦子不出問題就明白。
消息傳回內地,更是引起軒然大波。
要知道,內地相關單位願意借調的人手,基本都是單位裡的邊緣角色。
真正的核心骨乾,掌握了相關單位的大部分資源,根本就不可能貿貿然借調到港島重新開始。
當然了,借調人員的能力一點不差。
不然的話,他們也不可能成為借調人員。在港島這邊要是表現不好,是要丟人丟分的。
隻是他們的年紀和資曆不夠,根本就沾染不到原單位裡多少資源,隻能苦熬技術和時間。
就比如內地某家電影廠,每年上頭調撥的拍攝資金有限,而且拍攝任務也是有限的。
可電影廠裡的老導演數量不少,他們還沒有老到身體不能動彈的地步,憑借資曆和經驗牢牢把持了電影廠的拍片資源。
而從電影學院畢業的學生,進入電影廠後,基本上就要從底層開始拚搏,當然有關係和背景另說。
就跟通關打怪一樣,首先從學徒做起,然後就是助理的助理,之後才是助理,單單走到這一步,就要花費十來年時間。
等成為主力的時候,年紀基本上到了四十左右。
這還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下,不然磨煉的時間隻會更長,當然本身的技術實力在這期間也會得到極大提升。
演員的情況比較特殊,要是被導演看上,一部電影一飛衝天不是什麼難事。
可若是沒有導演欣賞,隻能從小配角開始積累表演經驗,起碼都需要十幾年才能徹底成名。
也是因此,八十,九十年代電影廠和文工團出身的演員,一個個的演技相當精湛。
他們要麼真有天賦,要麼就是通過長時間積累,演技早就達到了一定火候。
內地影視圈的時代特征比較明顯!
八十年代後期九十年代初,因為政策以及資金原因,主旋律才是當時影視圈的主流。
也是如此,一批長相俊美的‘奶油小生’型男演員,很難得到發揮自身長處的機會。
可他們本身的實力並不差,起碼都經過長時間的專業訓練,還有話劇以及其他表演經驗,比起後世經過短時間培訓的所謂‘小鮮肉’強多了。
於是,等亞視提出了借調演員和幕後人員的交流要求,部分電影廠不受重視的男演員,就這樣來到了港島。
結果,他們很快就在亞視的各類電視劇中出頭。
比較專業技能,亞視藝員培訓班出身的演員,和內地來的借調演員,根本就沒辦法相比。
論長相氣質,內地來的借調演員不僅不差,相反可能更強一些。
也是如此,經過不長時間的調整,內地來的借調演員,很快都能夠在亞視的各類型電視劇裡露臉。
有那表現突出的,甚至已經混成了重要配角。
武鋒對於手下從來都不吝嗇,一般電視劇重要配角的片酬,一集數千都很正常。
在亞視奮鬥一年,基本上都有本錢在港島買房置業了,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運氣更好一些的,就直接進入了鋒銳影視,那收入隻會更加誇張,一年賺幾十萬灑灑水啦。
可內地同一個電影廠的同事,就不樂意了。
尤其那些掌握了電影廠大部分拍攝資源的老資格,覺得借調出去的年輕人能力還有欠缺,隻有他們親自出馬才顯得更加重視與亞視的合作。
所以,第一批同事的借調期都沒到,他們就鬨騰起來了,實在是財帛動人心啊。
不要說電影廠的老資格導演,就是領導都眼紅。
消息,自然而然就傳到了武鋒耳中。
“他們內部的糾葛,咱們就不要輕易參合了!”
“咱們就秉承一個想法:按照合同辦事!”
“另外,人員的選擇權,必須牢牢把持在咱們手裡!”
“對方送什麼人來是他們的自由,可咱們這邊如何挑選合適的人才,那就是咱們自己的需求了!”
“能用就用,不能用直接退回去,用不著講究什麼情麵,那可都需要付出真金白銀供養!”
武鋒的態度很堅決,通過相關部門,將心思和想法告知了內地的眾多合作單位。
換個人,估計這樣的態度,會引起相當劇烈的反噬。
有時候,某些人成事可能不足,但是想要壞事卻是相當輕鬆的。
好在,武鋒的身份比較特殊!
內地相關方麵,很重視他的意見和想法。
特彆是眼下的特殊時期,歐美世界針對內地,開啟了相當嚴厲的輿論攻勢,外交方麵還有國外輿論帶來的壓力極大。
這時候,武鋒這樣的朋友,就顯得難能可貴了。
不僅願意和內地繼續合作,而且還願意帶著內地的文藝圈專業人士一起玩,通過電影和電視劇的影響力,幫助內地扭轉國外的不利輿論。
也是如此,與亞視和鋒銳影視合作的相關單位,可不敢在這事兒上炸刺。
起碼,在第一批借調人員的時間還沒有結束之前,最多私下裡發發牢騷,想要主動搞事卻是沒那樣的膽子。
當然,身在港島的內地借調人員,自然也是聽到了一些風聲,他們也要麵臨未來的抉擇。
是想方設法繼續留在港島,還是聽從單位安排返回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