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燕王朱棣!(1 / 1)

推荐阅读:

燕王府!

已經是淩晨時分!

但此刻的王府大殿內,許多將領還是一身血漬。

而在大殿中心。

則是放著兩具屍體。

一為張昺,二為謝貴。

他們二人乃是奉了當今皇帝朱允炆的旨意,特來捉拿朱棣以及朱棣全族的。

隻不過。

朱棣早就得知了兩人的目的,在兩人踏入了燕王府後,便是宣告了兩人的末日。

王位之上。

朱棣身著王袍,渾身散發著一種王者的威嚴之氣。

在大殿內,除了這兩個朝廷之人的屍體,還有諸多效忠朱棣的戰將。

“啟稟王爺。”

“如今北平城九門都已經完全控製。”

“原本駐守城中的一萬軍隊也都已經重新歸於王爺掌控。”

“至於朝廷安插在軍中的將領都已經被末將給剪除了。”

一個渾身染血的戰將走出來,恭敬對著朱棣稟告道。

“張將軍。”

“辛苦了。”

“此番能夠重新掌控北平,讓本王能夠避免被這些鷹犬所害,張將軍居功至偉。”

朱棣一抬眼,對著殿內的戰將誇讚道。

而這個戰將正是朱棣的心腹,原北平府都指揮使張玉。

“末將誓死為王爺效力。”

“與王爺生死與共。”張玉直接跪下來,向著朱棣一拜。

見此。

朱棣直接從王位上站起來,快步走到了張玉的麵前,雙手將其攙扶了起來。

“張將軍對本王的忠,本王又豈會不知。”朱棣溫聲說道。

繼而。

目光掃視著大殿內的諸多將領,還有王府的文吏。

“諸位。”

“昨日一戰,生死存亡之戰。”

“在場的都是本王的自己人,本王也不說什麼廢話了。”

“從今日起。”

“本王,不得不反。”

“今日之事傳出。”

“本王,還有諸位都將是朝廷認定的逆賊。”

“一旦本王敗了,諸位都將是滅九族的大罪。”

“現在,本王給諸位機會,如若不願與本王一起麵對朝廷的,大可退出。”

“本王,絕不會怪罪。”

朱棣重新走到了階梯上,看著殿內的眾多手下,十分嚴肅的道。

但到了此刻。

所有人都沒有任何退卻,全部都是麵朝朱棣跪下,齊聲道:“誓死追隨王爺,誓與王爺共生死。”

看著大殿內的人無一人退卻,朱棣臉上也是浮起了一抹感動之色。

此番哪怕已經將朝廷的欽差給伏殺了,並且重新控製了北平城,重掌了萬眾大軍。

可朱棣也很清楚,自己的勝算並不大。

但是。

自己這些手下能夠與他同生共死,這就是最大的忠誠。

“諸位。”

“朱棣,沒有多餘的廢話。”

“倘若事成,朱棣必以國士之禮對待諸位,榮辱與共。”

“倘若事敗,朱棣必與諸位同生共死,絕不偷生。”

“在此。”

“朱棣拜謝諸位。”

說著。

朱棣帶著一臉鄭重,躬身對著殿內的眾人一拜。

正在這時!

一個身著黑色僧袍的中年和尚從偏殿內走了出來。

“王爺。”

“檄文,已經準備好了。”

“當今建文皇帝年幼,身邊奸臣環繞,蒙蔽皇帝。”

“此番王爺舉兵,乃是為了清君側,鏟奸佞。”

和尚走到了朱棣麵前,雙手鄭重的將擬定好的檄文對著朱棣一遞。

朱棣同樣是鄭重的接了過來。

看了一眼檄文。

繼而高高舉起,大聲道:“皇帝年幼,識人不明!奸臣當道,禍逆皇親,擾亂天下!”

“吾朱棣,乃是太祖與高皇後嫡子。”

“昔有皇明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

“朱棣,不是造反謀逆,而是為了大明天下,尊皇明祖訓,掃奸佞,清君側,奉天靖難。”

隨著朱棣話音落下。

殿內的眾人紛紛齊聲大喊道:“尊皇明祖訓,掃奸佞,清君側,奉天靖難!”

“郭資。”

“本王命你將此檄文散於北平城,讓百姓見證,除此外,檄文向北平府各處傳遞。”

“告訴北平府的百姓,更告訴天下的百姓。”

“我朱棣不是造反,而是清君側。”

朱棣目光一轉,看向了一個文臣道。

“下官領命。”

郭資當即站了出來,大聲應道。

“好了。”

“一日勞頓,諸位先行回去休息吧。”

朱棣擺了擺手,也不再多言。

今日。

對於朱棣而言,眼前的危險已經渡過了,往後才是真正的難題了。

“沒想到,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了。”

朱棣坐在了階梯上,臉上也是帶著一種無奈之色。

在他麵前,隻剩下了身著黑色僧袍的和尚。

也是朱棣的智囊,姚廣孝。

“王爺,這是怕了?”

姚廣孝淡淡一笑,看著朱棣。

“怕?”

聽到這個字,朱棣搖了搖頭,但又點了點頭,麵色複雜道:“或許吧!”

“畢竟,本王哪怕此刻真的動兵了,與朝廷實力也是相差太過懸殊了。”

“如若不是被朱允炆逼到了如此地步,本王堂堂太祖嫡子,堂堂大明的王爺,怎會被逼得那般屈辱?怎會被他逼得造反?”

姚廣孝則是淡然一笑:“既已走上這條路,那便一直走下去吧。”

“未來,誰又說得準呢?”

“還記得貧僧與王爺的初見嗎?”

話音落。

朱棣思緒不由地回到了當年。

持續了片刻後。

朱棣歎了一口氣,思緒萬千:“當年初見,是高政領你回來的。”

“緣,果。”

“或許就是如此。”

“當初大公子既然將貧僧引到了王爺的府中,貧僧也自要兌現當初對大公子的承諾,手護王爺,送王爺一頂白帽子。”姚廣孝緩緩開口道,眼神之中儘是堅定與自信。

對此。

朱棣則是歎了一口氣:“和尚,你說如果高政還在,本王還會被逼得今日這番嗎?”

“不會。”

姚廣孝十分肯定的道。

“為何?”朱棣又問道。

“當初太祖偏愛皇長孫與大公子,舉世皆知。”

“因為太子薨了,皇長孫薨了。”

“倘若大公子還在,那王爺必然會父憑子貴,成為大明的太子,也輪不到如今的建文皇帝了。”姚廣孝緩緩說道。

大公子?

朱高政?

還是朱棣的嫡長子!

曆史上,似乎並無其人。

而聽到這。

朱棣卻是沉默以待。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