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窗簾,刺眼的光線讓李偵眯起了雙眼。
不知道是因為睡了太久的緣故,還是因為其它的某些影響,他發現自己沒有那麼喜歡太陽,反而有些反感。
他現在更喜歡較為陰暗的地方。
在那些地方他會感覺更舒適。
從大廈下麵回到肥仔家裡已經過去了一天一夜,李偵也睡了整整一天一夜,到現在也才醒來沒多久。
他的身體沒有什麼問題,隻是壓榨過度。
加上強行去吞噬惡鬼,必須壓製惡鬼負麵情緒的影響,讓他的腦袋一直渾渾噩噩的。
睡了不少時間,他現在的狀態已經好了很多。
但想要完全擺脫“噬鬼”產生的負麵影響,恐怕還需要幾天時間。
看向自己的右臂。
李偵感知了一下任務狀態。
傳遞到他意識中的信息顯示,任務已經完成,他隨時可以回歸。
這說明那隻惡鬼確實被他給弄死了。
在大廈底部的時候,就算沒有這個任務信息的提醒,李偵也能猜到,那大概率是惡鬼的一個詭計。
那麼狡詐的惡鬼怎麼可能那麼輕易地被弄死?
吞噬掉惡鬼後的赤眼蝙蝠到現在還沒醒來,被李偵扔在了房間角落的一個沒有蓋的盒子裡休息。
赤眼蝙蝠的變化很大。
體型比之前要大上一圈。
而且身上的灰色毛發染上了血色後就沒有褪去。
更顯著的是,能在它的背部看到一張越來越清晰的詭異人臉。
等它徹底完成變化時,肯定要遠強於之前。
即使在赤眼蝙蝠沉睡時,李偵也能感受到赤眼蝙蝠身上散發出來的越來越凶厲的氣息。
用一塊黑布蓋上赤眼蝙蝠後,李偵拉開門,走到了客廳。
他剛喝了口水,就聽到了開門聲。
“丹陽大師說他隨時都有空,也很想和你談談,讓李大師你有時間就過去。”
穿著清涼的短衣短褲的肥仔走進了客廳,把手裡提著的食盒放在了桌上,又說道:“錦記燒臘飯,我最喜歡吃的一家燒臘飯,味道非常好,大師你也嘗嘗。”
李偵看了眼燒鴨飯,又看向肥仔的脖子上掛著的幾乎就是赤眼蝙蝠複刻品的東西,神色有點怪異。
肥仔拍了拍脖子上的飾品,得意地笑道:“特意請老師傅用大桃木雕刻的,你看像不像?”
“像倒是像,隻是沒有見誰戴這個做項鏈。”李偵說道。
“蝠和幸福的福是同一個發音,據說在古代的時候,都把蝙蝠當做福氣的象征。”肥仔拿起胸口的蝙蝠雕刻,狠狠地親了一口,“從現在起,蝙蝠就是我的幸運動物,我要把這個一直戴在身上。”
彆管蝙蝠怎麼樣,戴一塊陽性很重的桃木至少能夠起到那麼一點辟邪作用。
感到有些饑餓的李偵打開了食盒,隨口問道:“張勁強一家怎麼樣?”
肥仔在李偵麵前坐下:“阿強沒事,他老婆在昨天生下一個男孩,生下孩子後身體非常虛弱,不過醫生說,沒什麼大問題。”
“那個孩子出生時的體重很正常,有五斤多,但是身體不怎麼好,一開始哭都哭不出來,後麵搶救了一陣才脫離了危險。”
“都活著就好。”李偵說道。
“是啊,都活著就好。”肥仔深表同意。
吃完飯,肥仔做司機,把李偵送到了丹陽大師的住處。
不愧是有名的風水大師,丹陽大師家資頗豐,所住的地方是郊區的一處彆墅。
進了門,見到穿著整齊西裝的丹陽大師,李偵就把那兩個貼著黃符的十字小人交給了丹陽大師。
之所以都交給丹陽大師,主要倒不是因為這兩隻鬼物隨時都可能反噬。
更大的原因在於,他李偵是一個有原則的人。
他可以為了活命去學邪術,修邪法,但做不到為了使用降頭術就去奴役那麼兩個可憐人的靈魂,令他們永不超生。
讓丹陽大師超度他們是最好的結局。
丹陽大師也很高興李偵的做法,心想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
說了一聲“稍等”,丹陽大師便走進了房間。
幾分鐘後,丹陽大師才從房間內走了出來。
“我已經把他們暫時封印在神像前,等時間合適,我就會把他們送去轉世。”
招呼李偵和肥仔坐下,丹陽大師轉開話題,忽然說道:“降頭術多借助外力,如借助某些邪物的力量,以達到操控他人,或者殺害他人的目的,忽視自身內在心性修養。”
“這種依賴外術的做法不僅無法提升自身境界,反而可能因濫用陰邪之法而損傷自身精氣神。”
“所謂,‘術法雖通神,若非正道,終墮邪途’,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降頭術之所以被視為旁門左道,也是因為它和我們正統理念相悖。”
這顯然是丹陽大師早就想對李偵說的話。
這是肺腑之言。
要不是丹陽大師是個好人,恐怕不會和李偵說那麼多。
對於不那麼熟悉的人來說,說這些在對方心中可能被理解為冒犯。
尤其是對於性格暴躁易怒的降頭師而言,丹陽大師所說的話在他們眼中可能不止是簡單的冒犯,甚至會被他們聽成“你學的降頭術都是垃圾”。
不過李偵沒有覺得這冒犯了自己,也不覺得這是丹陽大師的挑釁。
在商場上混了不少年,見識過形形色色的人後,他深知有一個願意對你說真話,願意批判你的人是多麼難得。
李偵沒有對丹陽大師的話發表意見,反而問道:“大師師承自什麼地方?”
丹陽大師沒有隱瞞:“家師曾在茅山修行多年,後來南下入港,收了我為弟子。”
茅山……
難怪丹陽大師在符籙一道,以及驅邪一道上都頗有研究。
李偵心中一動,繼續問道:“大師說降頭術是旁門左道,與正統治修行的最大區彆在於不修自身心性?”
丹陽大師喝了口茶,點頭道:“正是如此,正統的道門一般都講究性命雙修。”
他以右手食指沾了些茶水,在桌上寫了一個“性”和一個“命字,接著解釋道:“性者,神也;命者,氣也。神氣相合,乃成真性。”
“這裡的‘性’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或元神,而‘命’則關聯於肉身的氣血、精氣,道門認為隻有神與氣合一,才能煉成‘真性’。”
“性不明,則命不固;命不固,則性難明。唯有性命雙修,方成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