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漢再興!(1 / 1)

推荐阅读:

建武二年春。

洛陽花似錦,桃李競放,灼灼其華。

南宮的廊橋亭台下,君臣二人正在此歇息。身著龍袍的劉秀憑欄遠眺,見滿城春色,不禁感慨道:“戎馬天下多年,見多了屍橫遍野,何曾想過今日能看到如此太平美景?”

站在他身旁的劉九思微笑著說道:“陛下承天受命,撥亂反正,方有今日之盛。如今洛陽繁華,萬民歸心,正是天意所歸。”

“天意所歸這些話,是說給外人聽的。”

劉秀卻搖了搖頭,道,“亂世之中,誰能駕封九五一統山河,成了最後的贏家,誰便是天意所歸。若無先生輔佐,朕又豈能有今日之尊貴?”

“陛下這是抬舉臣了。”劉九思頓了一下,道,“陛下能居安思危,這是好事。思則有備,有備則無患。”

居安思危,出自《左傳》,是為“春秋三傳”之一。

遼東劉氏的孩童們自幼開始學習古籍,他們所學的書單是靖祖定下的,左傳在書單中是必讀的一本。

然而比左傳更為著名的《論語》,反倒是不在靖祖定下的書單當中。

這是因為在靖祖劉安看來,論語中所說的大道理聽聽就可以了,左傳才是教人怎麼做實事的。

劉秀聽出了弦外之音,問道:“先生說的居安思危,指的是尚未收複的大漢國土嗎?”

劉九思點了點頭,道:“我大漢鼎盛之時,疆域遼闊,東設樂浪四郡、南滅南越建交趾、西立都護府治西域、北達陰山,萬邦諸國,無不臣服!

如今陛下雖然已將中原平定,但冀州、兗州、青州、荊楚、巴蜀等地尚還沒有歸附,西域也不在控製之中。

陛下,光複漢室大業,任重而道遠啊。”

劉秀微微頷首,忽見一陣風過,吹落幾片花瓣,飄入廊下,他伸手接住一片,握緊在掌心之中。

他緩緩說道:“先生,路還很長,你會一直陪著朕走下去嗎?”

劉九思愣了一下,淡然笑道:“會的。”

“臣會一直陪著陛下的。”

“就如同靖祖輔佐文帝、景帝、武帝,臣也會像先祖一樣,輔佐陛下帶領大漢重回巔峰。”

風中花瓣飄揚,他們相互對視,釋懷大笑。

二百年前,文帝與靖祖締結盟約。

文帝立下血誓,他與他的後人將永遠善待靖祖的後人;靖祖亦立誓,他與他的後人將永遠輔佐文帝後人,不離不棄。

歲月如白駒過隙,

但他們立下的血誓與盟約,至今還在生效。

……

建武二年秋,遼東王劉九思揮師出征,討伐占據在各地的割據勢力。

八月,大破赤眉軍,迫降者七萬餘人,收複兗州、青州、徐州。

十一月,滅河北三王,收複幽州、並州、營州。

次年三月,他又率兵南下,攻打在蜀地自號“白帝”的公孫述。

公孫述奮力反抗,雙方在白帝城血戰一天一夜,最終兵敗身亡,自此蜀地亦收複。

而劉九思並未停止征伐,他立誌要讓大漢恢複到鼎盛時期的版圖,自然不會因此而止。

大漢鐵騎所過之處,望風披靡,讓敵人不戰而逃。

本來已經破碎的大漢帝國,在此刻又一次綻放出了閃耀的光輝,天下如群星拱月。

……

又是一年冬,國都洛陽被皚皚白雪所蓋。

樓閣的簷角掛滿冰淩,殿前石階覆著厚厚的積雪,宮人們踏著碎瓊亂玉,往來匆匆。

滿頭白發的漢帝劉秀站在宣室殿的窗前,望著滿城素裹,眉宇間卻不見往日的從容。

皇太子劉莊走了過來,作態恭謹,而神色卻顯得有些哀傷:“陛下,遼東王府傳來消息了。”

“說吧,朕在聽。”

“他們說,遼東王的病況愈發嚴重,隻怕是”

“隻怕是什麼?”

“遼東王,恐怕是挺不過這個冬天了”

劉秀的身體一顫,扶著窗欞的手微微收緊,指節泛白。

那位遼東王起於草廬之中,追隨他匡扶漢室,戎馬三十餘年,未曾一敗。

一寸江山一寸血,如今的大漢天下,是那位遼東王率領鐵騎打下來的。

英雄遲暮,縱然是遼東王那樣的傳奇人物,也終有落幕之時。

劉秀沉默良久,方才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沙啞:“生老病死都是天命,隻是朕沒想到,先生會先朕而去。”

皇太子劉莊沉默片刻,道:“遼東王功在社稷,後人會記住他的。”

窗外一陣寒風卷過,吹得簷下冰淩叮咚作響,仿佛在應和著他的話語。

劉莊看著父親佝僂的背影,忽然發現這位駕封九五的大漢皇帝,此刻竟顯得如此蒼老。

“備駕。”

漢帝劉秀轉過身來,悲傷的情緒幾乎就要溢出,“朕要去遼東王府,務必要讓朕在見到先生一麵。”

太子躬身應是。

殿外的雪下得更大了,紛紛揚揚的雪花模糊了宮城的輪廓。

劉秀重新望向窗外,恍惚間仿佛看見少年時與先生初見的場景,他們暢談天下,立誌一同匡扶漢室,笑聲爽朗如初。

而此刻,唯有寒風嗚咽,像是在為逝者慟哭。

……

遼東王府。

“父親,該喝藥了。”

年僅十五歲的世子劉知年端著碧玉藥碗,守在病榻之側。

躺在病榻上的劉九思已經氣息微弱,勉強抬起了手臂,擺手說道:“服藥或可續命,但到了我這般歲數,已經不想再苟活了。”

劉知年雙手捧著藥碗微微發顫,眼神黯然。

“傻孩子”劉九思枯瘦的手緩緩撫上兒子的發頂,語氣溫和,“為父一生都在效仿靖祖匡扶漢室,如今大天下太平,四海升平,我雖死而無憾了。

為父不曾虧欠過任何人,唯獨對你,我心中始終覺得愧疚”

劉九思的一生太過忙碌了。

自他走出遼東以後,便一直在幫助劉秀南征北戰。從少年時的意氣風發到如今白發蒼蒼,他將一生都奉獻給了大漢。

直到將近四十歲的時候,為了讓遼東劉氏嫡係的香火延續下去,他才匆忙的娶妻生子。

生下劉知年之後,他便又馬不停蹄的啟程出兵,去守護大漢的江山社稷。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