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隕石天降(1 / 1)

推荐阅读:

莽軍行轅當中,傳來大司空王邑如雷霆般的咆哮聲。

“加派兵力,再給我加派兵力!”

“從主營裡再抽調一萬精銳,把這個該死的陽關給本帥攻下來!”

此刻的他已經徹底惱羞成怒了。

四十萬大軍,竟然遲遲未能將一座小小的陽關攻下,王邑此前說過的話宛如一個回旋鏢,打的他臉生疼。

眾將士們此刻也都紛紛勸阻道:“大司空,我們大部分的軍隊都已經投入到了攻城上,主營本就空虛,已經抽調不出一萬精銳了啊!”

“是啊,主營空虛乃是兵家大忌,倘若再抽調兵力,那麼我們的後防便成了一片空白,這樣絕對會是要出大事的啊!”

“大司空,要不我們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圍困陽關,拖也能拖死他們的!”

此前建議圍困陽關的那名副將歎息了一聲,語重心長的勸言道:“大司空,得勝已是定局,何必急功近利?”

他們不勸還好,越勸王邑便越是憤怒。

“急尼瑪,本帥什麼時候急了!?”

眾將默然不語。

急沒急你心裡沒點逼數嗎?

四十萬大軍攻不下一座城,現在主營和後防的兵力都快讓你抽空了,這還不急啊?

王邑正欲大怒發作,卻有一斥候快馬加鞭趕來,打斷了他的發言:“報!後方突然出現了萬餘騎兵,進攻速度極快,已經攻破我軍後方,直奔主營行轅而來!”

聞言,王邑險些氣的暈厥了過去。

他顫抖著怒吼:“哪來的萬餘騎兵?哪來的萬餘騎兵!”

“陽關怎麼可能還有援軍!他劉秀是找誰借的兵,找已經死了一百多年的靖祖劉安嗎!”

聞言,眾將大驚失色,趕忙勸道:“大司空慎言,怎可妄言靖祖!”

靖祖之功績,蓋於堯舜,宛如日月。

他北伐匈奴,使得匈奴人至今不敢再侵中原,一戰為天下人換來了百年太平。

儘管王莽篡漢時殺了末代遼東王劉慕白,燒了遼東王府,但他也不敢去否認靖祖的功績,仍然將靖祖劉安供奉為“烈皇帝”,延續了漢武帝傳下來供奉靖祖的“憶祖節”!

否認靖祖,那便是否認大漢二百年的曆史、否認死在關外的幾十萬大漢烈士英靈、否認天下人世代供奉的信仰!

多年之後,大漢與新莽可能全都會走向滅亡,但百姓們仍然會延續供奉靖祖香火的憶祖節!

有人痛心疾首的說道:“大司空妄言靖祖,這是要遭天譴的啊!”

“來來來,你讓我看看是怎麼遭天譴的!”

王邑笑了,“有本事你就讓靖祖降下雷霆劈死我,他敢嗎!?”

話音剛剛落下,他忽然覺得腳底下的大地正在微微顫抖。

刹那間,營帳外狂風大作,幾乎要將行轅吹飛!

沙塵席卷,幾乎要迷得人睜不開眼睛,天空驟然變得幽暗了下來!

“臥槽,靖祖你特麼來真的啊!”

王邑人都傻了,他忽然覺得心中慌亂不安,抬頭望去,頓時眼神呆滯,麵如死灰。

而一眾將士們看著天上之物,此刻也都快嚇尿了。

“大司空,靖祖降下天譴來收你了啊。”

他們的頭頂之上,正有一枚巨大的隕石落下,仿佛神明震怒!

王邑雙腿癱軟,跪在了地上:“靖祖,我剛才說話有點大聲,你彆當真啊!”

……

莽軍陣中,萬餘精騎縱橫,為首者一襲白衣,揮舞手中長槍,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在亂軍當中取敵軍性命宛如探囊取物,!

此番神勇,當真如靖祖再世!

“平賊抗奸,以儘匡漢之責!”

“犯大漢疆土,吾必擊而破之!”

劉九思這一刻意氣風發,這一戰,他定要讓新莽四十萬大軍有來無回,以報先祖血仇!

狂風大作,卷散天際陰霾,方顯大漢正統!

等會

雲確實是散了,顯出的那是啥玩意兒?

劉九思率領的萬餘鐵騎頓時勒馬,也顧不上和敵軍交戰了,目光呆滯的望向天空。

碩大的赤色流星此刻劃過了天際,帶著燃燒的尾焰,直衝衝的就要落下!

“臥槽!”

饒是一向沉穩的劉九思此刻也不由麵色大變,趕忙大吼道,“撤,快撤!”

這他媽是什麼情況啊!

隕石天降,開什麼玩笑啊!

劉九思瞧著那枚流星的墜落軌跡,似乎正是他們的目標所在

——莽軍主營行轅!

……

同一時間,陽關城內。

“叫,接著狗叫!”

劉秀此刻酣暢淋漓,仰天大笑,“還懷不懷疑我了,讓你們死守陽關有一點問題嗎,九思先生是不是請來援軍了!你們在狗叫什麼!”

“兄弟”

劉縯用袖子擦去額頭的汗水,顫抖的說道,“你也沒說他請來的援軍,是隕石啊!”

不僅是劉縯,其他的義軍將領們也都看傻了。

那麼大一顆隕石,不偏不倚直愣愣的落向了莽軍主營。

你說這玩意兒是劉九思請來的援軍?!

合著他是跟靖祖打了聲招呼,讓靖祖在天上將下神罰了是吧!

……

《後漢書》:更始元年三月,王莽遣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將兵百萬,其甲士四十二萬人發兵陽關。攻城一月,不克。

遼東王率騎兵兩萬馳援,大敗莽軍,施以天罰。

王喚流星墜莽營中,雲如泰山,塵似環雲,當營而隕。王趁勢率兵追擊,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奔殪百餘裡間,死傷無數。

《中國古代靈異全解》:但凡提到有關古代靈異事件的時候,我們都不會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場著名的“陽關之戰”。

這是曆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是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進行的一場重大戰役,決定了國運的興衰。

新莽輸掉了陽關之戰後,自此便一蹶不振,沒過多久便走向了滅亡。光武帝劉秀則迅速崛起,最終成為了天下共主。

當然,如果說起這場戰役的關鍵人物,既不是劉秀,也不是莽軍主帥王邑,而是劉秀的謀士劉九思。

參考《後漢書》等正史文獻記載,我們可以得知,在陽關之戰爆發後,雙方的會戰兵力是九千人對戰四十二萬,優勢在莽。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