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帝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朕已經與大臣們商議過了,今年無論如何也一定要冊封你為周王,請你千萬不要再推辭了。”
遼東王與周王,雖然同為王爵,卻有著天差地彆。
一字王擁有獨立行政權,軍事權、經濟權。一字王可在封國內自置丞相、禦史大夫;王國軍隊可達數萬;征收賦稅、鑄造錢幣。
吳王劉濞在封地即山鑄錢,煮海為鹽,財力甚至比朝廷還要富足。
兩字王的行政、軍事、經濟權均受朝廷嚴格限製,無論是權勢還是地位都要遠遠低於一字王。
劉安麵對漢帝要將自己擢升爵位的提議,卻選擇了搖頭擺手:“陛下,此事並非是臣要推辭,實在是臣沒有這個想法啊。”
事實上,漢帝已經不是第一次想把劉安從二字王擢升成一字王了,但一直都被劉安所拒絕。
“兄長您總是這樣,每當朕想要封賞於你,你就百般借故拒絕。”漢帝惆悵的說道,“當年你我兄弟二人立下血誓,兄長你與你的後人永不篡漢,朕便要厚待你與你的後人。
兄長如此,豈不是要害朕於不義?”
“陛下。”劉安低著眸子道,“即使不封一字王,臣這一脈坐鎮遼東手握數萬鐵騎,甚至還有著勤王保駕的功勞,已然遠遠顯赫於其他諸侯。
倘若再將臣封為一字王,豈不是比陛下還要尊貴?
天無二日!大漢隻能有一尊太陽,也隻有一人可在大漢呼風喚雨,那便是陛下!”
漢帝不語,他也清楚兄長不願再做加封,是因為要捍衛皇權的尊貴。若是劉安再加封,那便有僭越之嫌,故而他才一直推脫加封之事,不願接受。
自漢帝幼時起,他便一直沒有信任過彆人,因為他始終堅信人能相信的隻有自己。
十五年前,劉安來到代地,將傳國玉璽交給他的時候,時為代王的劉恒第一次動搖了。而後來匈奴入侵,長安危在旦夕的時候,也正是劉安率領遼東鐵騎驅逐大敵,替劉恒守住了社稷。
劉恒至今還記得,當時兄長因為雪夜馳援,眉毛都結了霜。
兄長就如同一束溫暖的旭日陽光,將劉恒冰封已久的內心融化。
“陛下要珍重龍體啊,大漢社稷肩負在您的身上,您這些年承擔了太多的責任,也為大漢付出的太多了。”劉安看著漢帝清瘦的側臉,不由心疼的說道。
漢帝的眼角閃爍起了淚花,動容的說道:“若是他人說這話,朕是斷然不信的。可若是兄長說這話,朕相信您是真的為朕擔憂。”
“陛下”
“既然兄長不願加封周王,朕也就不強求了。”漢帝堅毅的說道,“自高祖定鼎以來,太師之位空懸四十餘載,非德不足以鎮三公,非威不足以懾群臣。
朕打算冊封兄長你為太師,此事兄長就不要再推辭了。”
太師位列三公之一,與太傅、太保並稱“上公”。與後世王朝的虛銜三公不同,三公在如今這個時期不僅是最高級彆的官職,而且還具備負責輔佐皇帝處理國家大事的權力。
太師作為三公之首,地位尊崇,通常由德高望重的大臣擔任。除卻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製定,還會負責教導皇帝、匡正得失,可稱帝師。
“陛下,不可啊。”劉安語重心長的說道,“昔周公輔成王,尚需設三監以製衡;伊尹攝政商朝,終遭太甲桐宮之囚。太師之位,上可諫天子,下可統百官,臣何德何能據此重位啊!”
“兄長,朕意已決。”漢帝語氣強硬,“如果你再推辭,那便是忤逆。
兄長一向堅貞守誌,你也不想自己做出來抗旨的事情吧?”
“……”
劉安見漢帝態度堅決,無奈也隻能答應了下來,“臣劉安,謝陛下天恩。”
漢帝這才喜笑顏開,端起酒壺為劉安斟酒:“兄長既為太師,除卻要替朕分憂之外,是不是還要教導未來的皇帝?”青銅酒樽中的琥珀瓊漿微微晃動,映出劉安低垂的眼簾。
“陛下的意思是?”
“朕的太子劉啟,便交由兄長來教導了。”
“陛下,教導儲君的責任重大,理應由大賢之師擔任這一要職,臣是萬萬不能接下這項差事的。”
“天下焉有比兄長更賢者?”漢帝突然起身,玄色十二章紋的袞服掠過鎏金博山爐的嫋嫋青煙:“朕要的不是循規蹈矩的帝師,而是能在朕百年之後,替大漢鎮住這盤棋局的人!”
他從犀角篋中取出一卷帛書,朱砂批注如血跡斑駁,“昔日淮南王劉長、濟北王劉勃高舉叛叛旗,膠東王劉雄渠在封國設太廟。如今吳王劉濞在封地即山鑄錢,煮海為鹽,明顯是圖謀不軌!
這些諸侯的奏報,兄長當真毫不知情嗎?”
劉安沉默不語,他忽然明白今日這場對飲的深意:皇帝不僅要他做太師,更要他成為懸在諸侯王頭頂的利刃。
正如當年高祖以蕭何為相國鎮撫關中,如今皇帝需要新的權力支點來平衡日漸膨脹的諸侯勢力。
“太子今年十歲,便能對古文提出獨到的見解。。”漢帝的語氣忽然柔軟了下來,“他很聰慧,希望兄長能將他教導成一位比朕更傑出的皇帝。”
宮漏聲穿過重重帷幕傳來,劉安最終接下來了教導太子的這項差事。
但劉安也清楚,自己要教太子的不僅是經史子集,還有教他如何在九鼎之側起舞。
……
東宮之中,太子劉啟正與人飲酒下棋。
下棋是太子殿下為數不多的愛好,雖然他的棋藝不是很好,但他偏偏鐘情於此。
能與大漢太子對弈的人同樣地位尊貴,乃是吳國太子劉賢。
吳王劉濞,管轄三郡五十三城,吳國因為不交納賦稅,是大漢最為富饒的諸侯國,其財富甚至比朝廷的國庫還要富足。
作為吳國的太子,劉賢即使麵對大漢太子劉啟也毫不顯得弱勢。
“殿下,看來這局棋是臣要獲勝了。”吳國太子提著酒壺,看著棋盤上局勢一片大好,喝了口酒笑吟吟的說道。
他絲毫沒有意識到,危機已然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