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這大鐵鍋咕嘟的是棒子吧?噴香!”挎竹籃的京城大媽湊近拖拉機,鼻子聳動著。
李哲麻利兒撕開玉米皮,“大媽瞅瞅,我們趕早現掰的,露水珠兒都沒乾呢。”
“怎麼個賣法?”
“六分一穗兒。”
“嗬!你這賣法倒是新鮮,彆人都是論斤稱,你這論個賣。”
“我們是廊方大營村農戶,不指著這個營生。現在這個時節正是鮮嫩,掰了一些玉米拿出來賣,讓咱京城老百姓嘗個鮮。
過了這幾天,玉米粒就變硬了,想吃也吃不著了。您來得早,可以撿大個的挑,都一個價。”
“那也不便宜呢,五分一個吧,行的話,給我來六個。”
“我們剛出攤,您是第一個客人,算是開門紅,就給您個優惠,離了這攤我可不認。”
大媽笑了,“放心吧,旁人問我,就說是六分一個。”
大媽在車鬥裡扒拉棒子,李哲也不攔著,攤兒越冷清越沒人,聚起堆兒買賣就旺,就跟後世的雇人排隊是一個道理。
果不其然,大媽剛把挑好的玉米裝進筐裡,結了賬,穿的確良的大姐就探過頭,“煮熟的怎麼賣?”
“一毛錢一個。”
“哎喲喂,咋這麼貴呢?”
“大姐,生玉米便宜,六分錢一個,您家裡有孩子可以蒸著吃,健脾胃。”
戴前進帽的老頭背著手過來,“你這棒子真嫩?彆是糊弄人?”
“又鮮又嫩,不好吃不要錢。”
老頭哼道,“你小子不實在,我今天買回家,要是咬不動,明天你跑了,我去哪找你?”
李哲從鍋裡撈出一根玉米,用水果刀切成幾段,分給旁邊的路人,“新摘的玉米,免費品嘗,不好吃不要錢。”
李哲又對著老頭問,“大爺,味道咋樣?我沒玩虛的吧?”
老頭用手指將玉米一粒粒掰開下來,扔進嘴裡,“還不錯,給我來五根。”
“得嘞!三毛錢,您老自個兒挑!”
大姐說道,“我們家人多,給我來十根。”
“您是六毛錢,我再開一袋新的,讓您撿大個的挑。”
大姐笑了,“小同誌會辦事,生意差不了。”
“給我也來五根生玉米。”
“我家人少,兩根賣嗎?”
“幾根都行,一根也賣。”
周圍聚的人多了,李哲一個人忙不過來,“柱子,幫著吆喝,爹,你收錢。”
“好好。”老李接過零錢,數了數,心中詫異,才這麼一會就賣一塊多了!
他有些不敢相信。
“新掰的棒子喲……”趙鐵柱起初還紅臉,喊了幾句,開了嗓子,也就沒那麼扭捏了。
崇文門菜市場始建於1976年,與東單、西單、朝內菜市場並稱“京城四大菜市場”,作為京城重要的“菜籃子”之一,不僅商品種類豐富,客流量也是極大的。
煮熟的嫩玉米香氣飄了老遠,拖拉機旁邊圍滿了人,根本不用趙鐵柱叫賣,周圍的客人就源源不斷的聚了過來。
一開始李哲招呼客人,父親收錢,但後來根本忙不過來,這個問,那個挑,顧了這個,顧不上給那個。
後來,三個人乾脆一起賣,各自收各自的錢。
臨近晌午,菜市場的人漸漸稀了。
一個穿喇叭褲的矮個青年湊過來,掏出一盒煙,“哥兒們,抽根香山?”
李哲擺擺手,“戒了,兄弟有啥事?”他早瞅見這人在附近溜達,其實不光是他,周圍的攤主見李哲的生意好,都有意無意的往這瞄。
“我叫孫濤,也是倒騰菜的。同誌貴姓?往常沒在菜市場見過您。”
李哲沒搞清他的來意,自然不會透底,“你有啥事呀?”
“看您家玉米得跟小山似的,一時半會也賣不完,能不能勻給我一些,讓我也賺個辛苦錢。”
“怎麼個勻法?”
“如果四分錢一個,我可以從您這進六百個,您看咋樣?”
老李聽的直皺眉,“小兄弟,我們自己能賣完,你還是去彆家看看吧。”
孫濤能看的出來,李哲才是做主的,繼續說,“大哥,我不是搶您生意,我是打算從您這進貨,去東單菜市場賣。”
李哲反問,“東單菜市場的攤位費多少錢?”
“這得分地方,不同的位置租金也不一樣,我家親戚在那邊有個攤位,我拿到他那去賣,用不著再租攤位,就是掙個辛苦錢。”
“你可彆忽悠我?”他要真去東單菜市場,不會影響李哲的生意,李哲擔心對方也在崇文門菜市場賣。
“大哥,我從您這進貨,我就算想跟您競爭,也爭不過呀。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五分錢一個,如果你能接受過價格,我勻給你六百個。如果接受不了,那就算了。”李哲這次拉了十幾袋玉米,足足有三千多根,有人幫忙賣,他也樂的清閒。
孫濤摸著下巴,琢磨了一會,“行,五分錢就五分錢,不過得是鮮玉米,不新鮮可不行。”
“放心吧,都是新鮮的。”
談好後,孫濤麻溜的跑了,沒多久,騎著一輛三輪車過來,裝了整整3袋子玉米,給了李哲三十元錢。
老李這次沒阻止,五分錢的批發價已經不低了,即便是他們自己零賣,遇到一些會砍價的客戶,也會便宜一些或者搭上一兩根。
到了晌午,一天最熱的時候,菜市場的客人也走的差不多了,李哲三人徹底閒下來了。
拖拉機上的玉米賣了一多半,老李將賣玉米的錢歸攏到一塊,數了數,總共是146元。
“俺沒數差吧,咋這麼多?”老李有些不自信,又數了一遍,還是146元。
去年,他家種了五畝地,總共才賣了四百八十多塊錢,一畝地才合九十多。
今天玉米提前采摘,原本以為會賠錢,沒曾想反倒賺了。
老李頓時感覺乾勁十足,之前的疲憊一掃而空。
上午為了吸引客戶,煮了不少的玉米,還剩了一些沒賣完,三人也就沒有去買飯,一人啃了三四根玉米,墊墊肚子。
李哲找了個陰涼的地方休息,有不少攤販過來套話,詢問賣鮮玉米的行情,李哲客套的敷衍了幾句。
其中又有幾個攤販,想從李哲這勻一些玉米,李哲的要價依舊是五分錢一個。
這些攤販最是精明,以各種理由壓價,但李哲咬死了不鬆口,最後隻有兩個攤販同意了,一個攤販從要了六百根玉米去西單市場售賣,另一個攤販要了四百根玉米去朝內菜市場賣,都是奔著掙錢來的,沒人在崇文門菜市場和李哲打價格戰。
至於他們準備賣多少錢,李哲不管也不問,隻拿屬於自己的一份錢。
下午四點,菜市場陸續開始上人,三人繼續賣玉米,一直忙到五點,車鬥的玉米見底了,老李數了數,總共賣了224元錢。
這回賺大發了,昨天他想都不敢想。
他以前沒做過生意,本能的有些抗拒,但這次賣玉米的經曆,給他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他種一畝玉米地,從播種到收獲,辛辛苦苦三四個月,也不過才賣一百塊錢。
老二隻是花了一天時間,就賣了兩百多塊錢,他欣喜的同時,心裡又有一種莫名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