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深淵秘境之源力紀元 > 第二十一章 深入探索

第二十一章 深入探索(1 / 1)

推荐阅读:

日本關西國際機場,傍晚時分。李明一行五人走出海關通道,立即注意到等候區域裡一個身著深藍色正裝、舉著寫有”北京大學考古交流團”牌子的年輕女子。

”您好,歡迎來到日本。我是川島明日香,陰陽廳國際聯絡部助理,”女子用流利但略帶口音的中文打招呼,”藤原部長派我來迎接各位。”

林雪上前與她握手:”謝謝接待,我是林雪,這是王教授、李明以及我們的兩位研究助手。”

”久仰大名,林女士,王教授,”川島明日香禮貌地點頭,然後她的目光停留在李明身上,眼中閃過一絲審視,”尤其是李先生,您在源力研究領域的特殊貢獻我們有所耳聞。”

她使用”特殊貢獻”這個詞時微妙的語調變化沒有逃過李明的注意。顯然,陰陽廳對他的了解超出了官方介紹。

”我隻是個初學者,還在向前輩們學習,”李明謙虛地回應,同時悄悄感受著周圍的源力環境。

日本的源力氛圍與中國明顯不同。如果說中國的源力如同深厚綿長的大河,那麼日本的源力則更像是緊密盤繞的細流,更加集中而尖銳。這種差異不僅反映在自然環境中,也體現在人為構建的源力結構上。

”我們已經為各位安排了住宿,”川島帶領他們走向一輛黑色商務車,”明天上午會有正式會麵,今晚請先休息調整時差。”

車輛駛入京都城區,古老的神社和現代建築並存,展現出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李明透過車窗觀察,注意到城市中隱藏著數個微妙的源力節點,形成一個精密的網絡。

”日本的源力結構非常特彆,”王教授低聲對李明說,”他們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修建特殊的神社和寺廟,實際上是在構建一個巨大的源力陣法,覆蓋整個島國。”

”為什麼要這樣做?”李明好奇地問。

”防禦和平衡,”林雪插話,”日本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上,地質活動頻繁。這個源力網絡一方麵穩定地質能量,另一方麵也形成了一種屏障,使外部源力難以滲透。”

這解釋了李明為何感覺本地源力如此封閉而自成體係。如果金之殿堂確實位於日本,那麼這個源力網絡可能既是保護也是阻礙。

車輛停在一家傳統日式旅館前。這是一處低調但精致的建築,庭院中的石燈和小溪展現出典型的日本美學。

”藤原部長特意為您們選擇了這家旅館,”川島解釋道,”它建在一個小型源力節點上,可能會讓您們更加舒適。明天上午九點,我會來接您們前往陰陽廳本部。”

安頓下來後,團隊在一個私密的房間召開了簡短會議。

”我能感覺到他們在觀察我們,”李明說,”特彆是對我特彆感興趣。”

”陰陽廳的情報網絡非常高效,”林雪點頭,”他們可能已經知道我們在西安和阿曼的行動,隻是不確定具體細節。”

”我提議我們采取坦誠但保留的策略,”王教授建議,”分享關於殿堂研究的一般信息,但暫時不提七把鑰匙的完整計劃。觀察他們的反應,評估合作的可能性。”

”關鍵是要確定金之殿堂的位置,”李明補充,”玉佩的反應顯示它就在京都附近,可能隱藏在某個古老的神社或寺廟下方。”

會議結束後,李明獨自一人在庭院中冥想,嘗試與玉佩和土之鑰建立更深的連接。在這個陌生的源力環境中,他感到某種微妙的阻力,但也有一種奇特的共振,特彆是當他嘗試調用玉佩中新出現的金元素特性時。

夜深時,一個意外的發現打斷了他的冥想——玉佩指向的方向並非陰陽廳總部所在的京都市區,而是東北方向的某個地點,大約50公裡外的山區。

次日早晨,團隊乘車前往陰陽廳總部。這是一座表麵上看起來平凡的政府辦公樓,但李明能感受到建築內部複雜的源力布局,形成了一個幾乎無懈可擊的防護屏障。

在會議室裡,他們見到了藤原健一,陰陽廳源力研究部的部長,一位六十多歲、鬢角斑白但精神矍鑠的男性。讓李明驚訝的是,藤原的身上明顯帶有金元素親和力的特征,雖然不像李明對水元素那樣強烈,但也相當顯著。

”歡迎各位來到京都,”藤原用標準的英語開口,然後切換到流利的中文,”特彆是李明先生,水元素的新晉引導者。”

初步寒暄後,藤原直接切入主題:”根據我們的了解,您們已經訪問了兩處姆大陸遺跡,分彆在西安和阿曼。現在您們來到日本,我猜想是有特定的研究目標?”

王教授謹慎地回應:”我們正在研究姆大陸文明的元素殿堂網絡。根據曆史記載和我們的發現,日本可能是重要的一環。”

藤原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元素殿堂網絡有趣的稱呼。在我們的傳統中,這些場所被稱為八咫鏡所在,指的是蘊含古代力量的神聖空間。”

他走向會議室一側的屏幕,調出一張日本地圖,上麵標記著數十個點。

”這些是我們已知的源力節點,大部分被神社和寺廟所保護。但有一個特彆的地點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他放大地圖的一部分,指向一個位於京都東北方向的山區。這正是李明昨晚感應到玉佩指向的方向。

”比叡山附近的一處古老遺跡,”藤原繼續道,”當地傳說那裡曾是金烏天狗的領地。我們的探測顯示那裡有極其強烈的金元素波動,但奇怪的是,似乎有某種屏障阻止我們進入核心區域。”

”您是否認為那裡可能是金之殿堂?”李明小心地使用了這個術語。

藤原銳利的目光投向他:”您已經具體到元素類型了?有趣。是的,我們懷疑那裡是與金元素有關的古代設施,可能與您所說的殿堂網絡有關。”

房間裡的氣氛微妙地變化,兩個組織之間的試探逐漸轉向可能的合作。

”我認為我們可以互相幫助,”藤原最終說道,”陰陽廳對這處遺跡研究已久,但始終無法突破最後的屏障。也許您們帶來的新視角能夠提供關鍵突破。”

他的措辭謹慎,沒有直接提及李明的玉佩或特殊能力,但意圖很明顯。

林雪回應:”我們很樂意與貴方合作研究這處遺跡。互相分享信息對雙方都有利。”

”那麼就這樣決定了,”藤原點頭,”明天我們將組織一次聯合探察。我本人會帶隊,與您們一同前往比叡山遺跡。”

會議結束後,川島明日香帶領他們參觀了陰陽廳的部分公開設施,包括一個源力研究實驗室和一個古文獻館。在參觀過程中,李明注意到日本人使用的源力技術與守夜人有很大不同,更強調精確控製和形式美學,而非原始力量。

回到旅館後,李明將玉佩和土之鑰放在一起,嘗試獲取更多關於金之殿堂的信息。這次,他清晰地看到了一個金色的八角形建築,位於山腰的一個隱蔽平台上,周圍環繞著古老的櫻花樹。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一種明確的呼喚,仿佛金之鑰正等待著他前去認領。

”我有預感,”他對林雪和王教授說,”比叡山的遺跡確實是金之殿堂,而且與我們之前訪問的三個殿堂有微妙的不同。金元素代表銳利和變化,那裡可能設有更複雜的防護機製。”

”我擔心的是藤原的意圖,”林雪坦言,”他身上的金元素親和力不同尋常。如果他也在尋找金之鑰”

”那可能導致競爭或衝突,”王教授完成了她的想法,”但也可能是機會。如果他確實與金元素有聯係,他可能幫助我們理解那裡的源力結構。”

李明思考了一會兒:”我們需要做好兩手準備。希望合作順利,但也要準備獨立行動的計劃。”

第二天清晨,一支混合探察隊出發前往比叡山。除了李明一行五人外,陰陽廳派出了藤原部長、川島明日香以及四名專業探險隊員。他們乘坐越野車行駛到山腳,然後沿著一條廢棄已久的神社參道徒步上山。

途中,藤原與李明並肩行走,開始了一場看似隨意但實則深入的談話。

”李先生,您接觸源力研究多久了?”藤原問道,語氣友好但目光銳利。

”正式訓練不到一年,”李明誠實地回答,”但似乎有某種天賦,讓我能較快地理解水元素的運作方式。”

”天賦,或者說血脈,”藤原意味深長地說,”在我們的傳統中,某些家族世代與特定元素有著密切聯係。我自己的家族,藤原氏,從平安時代起就與金屬工藝和銳利事物有關,代代出現對金元素敏感的人。”

李明意識到藤原在間接承認自己的元素親和力,這是一種示好的姿態。

”在中國,我們也有類似的傳統,”李明謹慎地回應,”某些源力能力確實會在家族中延續。不過我自己的情況有些特殊”

”因為水王血脈,”藤原直接點明,觀察著李明的反應,”彆驚訝,李先生。關於七大元素王族的傳說在亞洲源力圈內流傳已久,隻是很少有人真正相信。直到最近,有人開始收集古代鑰匙,激活沉睡的殿堂。”

李明保持沉默,既不承認也不否認。藤原顯然知道的比預期更多。

”我不是敵人,李先生,”老人繼續道,”事實上,如果您真的在收集元素鑰匙,我可能是最理解您使命的人之一。我的祖父曾經是金烏神社的主祭,一生致力於保護那個我們今天要去的地方。他告訴我,有朝一日,一位集七鑰者會前來,重新平衡七元素的力量。”

他停下腳步,直視李明的眼睛:”您身上攜帶著水與火的氣息,還有些許土的穩重。難道您已經找到了三把鑰匙?”

這個直接的問題讓李明措手不及。在短暫的沉默後,他決定部分坦誠:

”是的,我找到了三把鑰匙。但我還不完全理解它們的最終目的,隻知道需要收集全部七把,防止某種失衡或災難。”

藤原點頭,似乎對這個回答很滿意:”那麼我們的目標一致。金烏遺跡——您稱之為金之殿堂——確實藏有第四把鑰匙。但過去幾十年,沒有人能夠進入核心區域。或許,您的到來就是打破僵局的關鍵。”

兩人的談話被川島的呼喊打斷:”藤原部長,前麵就是入口了!”

隊伍站在一片荒廢的神社遺址前。石鳥居倒塌了一半,雜草從石板間生長出來。但即使在這種衰敗中,李明也能感受到強大的源力波動,金元素的銳利能量像無形的刀刃一般切割著周圍的空氣。

”金烏神社,”藤原解釋,”表麵上是供奉天照大神的場所,實際上是守護下方古代設施的前哨。真正的入口在主殿下方的密室中。”

陰陽廳的隊員熟練地清理出一條通向主殿廢墟的路徑。在殘垣斷壁間,他們發現了一個被石板封住的地下入口。石板上刻滿了複雜的符文,與李明之前在水、火、土三個殿堂看到的類似,但線條更加鋒利,排列更加規整。

”我們嘗試過各種方法打開它,但都失敗了,”藤原說,”包括使用源力和現代設備。石板似乎能吸收並反彈任何能量攻擊。”

李明仔細觀察石板,注意到中央有一個八角形的凹槽,大小和形狀似乎專為特定物品設計。他拿出玉佩,感受到它與石板之間的能量共鳴。

”我可以嘗試一下,”他對藤原說,然後看向林雪和王教授,得到他們默許的眼神。

李明走向石板,將玉佩放入凹槽。出乎意料的是,玉佩並沒有完全吻合,似乎還缺少什麼。他集中精神,調動體內的源力,嘗試激活玉佩中的金元素部分。

玉佩開始發光,但光芒不穩定,時亮時暗。石板微微震動,但沒有打開的跡象。

”不夠,”李明皺眉,”似乎需要更純粹的金元素源力。”

藤原上前一步:”也許我能幫忙。我的金元素親和力可能提供額外的激活能量。”

李明猶豫了一瞬,但隨即點頭同意。兩人站在石板兩側,李明保持著玉佩與凹槽的接觸,而藤原將手掌平放在石板表麵,閉上眼睛,調動自己的源力。

一股銳利而明亮的金色能量從藤原手中流出,與玉佩的藍綠色光芒交織在一起。石板上的符文全部亮起,形成一個複雜的能量回路。隨著兩股源力逐漸同步,石板中央出現一道裂縫,然後緩緩分開,露出下方漆黑的通道。

”合作確實是解決之道,”藤原滿意地說,”單靠一方的力量是無法開啟的。”

隊伍準備好照明設備和安全裝備,開始沿著陡峭的石階向下行進。通道內部比想象中更加寬敞,牆壁由某種金屬合金製成,表麵光滑如鏡,反射著隊員們的身影。每隔幾米就有一個精致的金屬燈座,雖然看起來已經熄滅了幾千年,但結構依然完好。

”這些金屬不是我知道的任何現代合金,”一名陰陽廳的技術專家檢測後驚訝地報告,”它們包含多種稀有元素,其中一些甚至不在當前的元素周期表中。”

”姆大陸的金屬工藝遠超我們的想象,”王教授評論道,”他們似乎掌握了在原子層麵操控金屬的技術。”

隨著深入,通道分叉成三條不同的路徑。牆上的金屬浮雕顯示著不同的場景:左側通道的浮雕描繪著武器和戰鬥場麵;中間通道展示的是精密儀器和機械;右側通道則是治療和恢複的圖象。

”金元素的三種主要應用,”藤原解釋,”切割與戰鬥、精密與構建、治療與變化。在古代哲學中,金不僅代表堅硬,也象征靈活和適應。”

”我們應該走哪條路?”林雪問道,檢查著三條通道的能量特征。

李明閉上眼睛,感受玉佩的指引。他能感覺到中間通道有最強的能量反應,仿佛核心區域就在那個方向。

”中間,”他說,”那裡通往殿堂中心。”

隊伍沿著中間通道前進,逐漸注意到周圍環境的變化。溫度開始下降,牆壁上的金屬浮雕變得更加精細和生動,描繪了複雜的儀式和天文圖案。

通道突然擴展成一個巨大的圓形大廳,四周牆壁全部由高度拋光的金屬構成,反射著無數扭曲的影像。大廳中央是一個懸浮在空中的金屬球體,直徑約兩米,表麵刻滿了精細的符文,緩緩旋轉著。

”金之核心,”藤原輕聲說,語氣中帶著敬畏,”傳說中的八咫鏡原型。”

李明能感受到這個球體散發的強大能量場,純粹的金元素力量,鋒利而明亮。更引人注目的是,球體下方的金屬台座上,放著一個八角形的金屬盤——與他之前看到的水、火、土三把鑰匙形狀類似,但材質和紋路完全不同。

”金之鑰,”他低聲說,”第四把鑰匙。”

就在這時,大廳四周的反射表麵突然亮起金色光芒,無數鏡像開始變化,彙聚成一個穿著白色長袍的人形——金之殿堂的守護者。

與之前的守護者不同,這一位顯得更加嚴肅和理性,麵容棱角分明,眼神銳利如刀。

”來訪者,”守護者開口,聲音如金屬共鳴,”你們踏入金之領域,尋求何物?”

李明上前一步:”我們來尋找金之鑰,完成收集七鑰的使命。”

守護者的目光掃過每個人,最終停在李明和藤原身上:”我感知到水、火、土三鑰的能量,還有兩位與元素有親和力的引導者。但鑰匙不僅僅是物品,更是責任和智慧的象征。要獲取金之鑰,必須通過考驗,證明你們理解金元素的本質。”

”什麼考驗?”李明問道,同時感到玉佩在口袋中發熱。

守護者伸出手,金色光芒從指尖流出,在大廳中央形成一個複雜的三維迷宮:”金元素代表精確與決斷,迷宮中隱藏著七個金屬碎片,你們必須在限定時間內收集全部碎片,並將它們組合成正確的形狀。每個錯誤的選擇都會帶來相應的後果。”

迷宮開始旋轉,變得越來越複雜。李明轉向團隊:”我們需要分工合作。根據之前的經驗,這類考驗通常需要團隊協作而非個人英雄主義。”

在簡短討論後,隊伍分成三組:李明和林雪組成一組,負責迷宮的核心部分;王教授和兩名研究助手負責分析迷宮的邏輯規律;藤原、川島和其餘隊員負責外圍區域的搜索。

隨著計時開始,迷宮的牆壁變得實體化,團隊成員必須實際進入其中。李明發現這個迷宮不僅在物理上具有挑戰性,而且會根據參與者的行動實時變化,要求極高的適應力和決策能力。

這項考驗將檢驗團隊的智慧、勇氣和合作精神,同時也是李明接觸金元素能力的重要機會。隨著他們深入迷宮,金之殿堂的更多秘密等待揭開,第四把鑰匙的獲取之旅正式開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