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一次去供銷社(1 / 1)

推荐阅读:

“果然有效,那就沒什麼後顧之憂了。”

張小龍試驗完畢,伸手拿起那條魚,就要放進靈潭水裡。

忽然,他手一停,疑惑道:“這魚……長大了一圈?”

他仔仔細細又看了幾遍,又拿自己小手指比了比。

之前還是小手指大小的小魚,已經長到中指大小。

這個發現讓他既激動又期待。

激動的是靈潭水有加速魚兒生長的作用,期待的是明天會不會長到巴掌大。

張小龍把魚兒重新放進了靈潭裡,然後順手舀了一瓢靈潭水,再一次開始了捕魚行動。

這一次的靈潭水量太足,很快就吸引來更多的魚兒,裡麵不乏十一二厘米長的鯽魚。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次就更熟練了。

這一瓢捉到了五條鯽魚,三條老頭魚,一條草魚秧子,還有一條小泥鰍。

一次斬獲十條魚。

張小龍意念一動,十條魚就放進了靈潭裡。

整個白天,張小龍哪兒也沒去,就在這個小水塘裡捕魚。

餓了就用枸杞充饑,順便來一個瀑布按摩,渴了就喝靈潭水,倒也逍遙自在。

沒有上輩子工作的壓力,以及各種生活的欲望,簡直是爽爆了。

一整天的時間,張小龍抓到了三百多條魚,個頭都不大,最大的也沒有超過巴掌大。

張小龍絲毫不在意這點,大小對他沒什麼影響。

反正靈潭水可以加快魚兒的生長速度,大不了晚點吃就是了。

也許小一點的更好,從小就喝靈潭水的魚,肯定比長大才開始喝的品質好。

***

因為張小龍打到了野兔,大隊裡很多人都在談論這件事。

張寶柱一家算是揚眉吐氣了。

那隻十幾斤重的大野兔,尤其在本小隊裡引起了廣泛的羨慕。

整個白天上工的時間,社員們都在談論這件事。

“寶柱,聽說你家小龍進山了?還打了一隻十幾斤重的野兔?”

“嗯,是有這麼回事。”

“你家張小龍能耐了,我家那小子成天就知道吃,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嘿嘿,都一樣的……”

張寶柱話不多,也簡短,但麵上的得意和自豪,那是顯而易見的。

“秀珍啊,你家兒子真的去了山裡?”

“是啊!這孩子也不知道哪裡來那麼大膽子,還抓到了一隻野兔!我跟他爸還罵了他一頓。”

“是該好好說說他,山裡不比我們大隊,萬一遇到個虎豹豺狼什麼的,可就危險了!”

“他嬸說的是!我們也是這麼想的。”

“對了,那野兔真的有十幾斤?”

“也沒多大,就十四五斤吧!”

“這還不大?小龍這孩子真是不錯,這麼大一隻兔子,五塊錢也買不來。”

對於社員們的各種奇怪問題,張寶柱一家是有問必答。

自己兒子的這麼能耐,當然是越多人問越好。

晚上回到家。

張寶柱的臉都笑得僵硬了。

林秀珍更是拉著兒子,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

六鳳、七鳳、八鳳、九鳳團團圍住。

張小龍有些沒底了,該不會是真的給他說了門親事吧?

“媽,姐,你們這是怎麼了?”

“沒事,就是看看我的好兒子。”

“小弟,你可不知道,咱隊裡的的人,羨慕死我們家了,都在打探兔子的事情!”

“隊長家老婆那張臉,都能結出霜來了。”

“不少人問野兔肉香不香,都要流口水了!”

他一言你一語,語氣裡都充滿了難得的自豪。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張小龍。

“咳咳,這都不算什麼,以後還會有野兔,不但有野兔,還會有野雞,野豬……哎呦,誰揪我耳朵?

老媽,我錯了還不行嘛!

以後不去山裡了……”

林秀珍哪裡用力氣了,明明就是把手放耳朵上而已。

張小龍一番影帝級的表演,惹得家人一陣哄堂大笑。

勝利公社在張莊大隊西南方向,約莫十五裡路。

經過太陽的兩天照曬,泥濘不堪的道路,被來來往往的人,踩出了一條深淺不一的腳印道路。

走在這些腳印上,鞋子就不會被泥土粘上。

林秀珍今天沒有上工,帶著張小龍、張九鳳姐弟去勝利公社。

十五裡路,足足走了一個小時。

“如果沒有小龍買來的糧食,我肯定走不了這麼遠,就要餓趴下了。”

張九鳳挽著林秀珍手臂說道。

“這話不假,你爸這幾天也好了不少!”

老張家的夥食改善,帶來的變化,已經顯而易見。

穿越之後,張小龍是第一次來公社。

踏上勝利公社中心路,熱鬨和喧囂撲麵而來。

中心路兩旁,磚木和土坯結構的房屋錯落有致。

“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公社小學傳來朗朗讀書聲,可以想象一群朝氣蓬勃的孩子,認真讀書的模樣。

來來往往的人們,衣色普通,大多都是深藍色褂子,灰色褲子。

不時還有牛車穿行其間。

“前麵就到供銷社了!”

林秀珍指著前麵一個建築說道。

張小龍打量著眼前的磚混結構建築,青磚灰瓦,外牆上塗著一層白石灰,風吹日曬之下,有些地方已經斑駁了。

走進供銷社內,一排玻璃櫃台很是顯眼,把顧客和供銷社的營業員分隔開來。

屋內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廂門,一邊是收廢品的,另一邊是賣磷肥、鉀肥這些肥料的。

收廢品的那邊沒什麼人,賣肥料那邊同樣如此,剛剛開春不久,凍土層剛剛開始融化,田裡沒法種莊稼。

等過兩個月後,凍土完全融化,天氣變暖,來買肥料的人就多了。

也許是過完年的原因,供銷社裡人不多,隻有櫃台前站著十幾個顧客,正在看著想要購置的物品。

張小龍沒有來過供銷社,腦海中一點印象也沒有。

他好奇地打量著櫃台裡的商品,牙膏、牙刷、煙、瓶裝酒等等,一一陳列在玻璃櫃台裡。

玻璃櫃台後麵,有幾口大缸,上麵分彆貼著三十厘米見方的紅紙,紙上分彆寫著黑色大字:醬油、醋、散酒等。

原來供銷社賣的白糖也是散裝的,還有散裝的鹽……

張小龍算是長了見識了,供銷社完全不比前世的超市,很多商品跟他印象裡不一樣。

不過有一點他很肯定,這裡賣的食品之類,一定沒有任何安全隱患,畢竟,這個年代的人都是樸實的,哪有少部分奸商心黑,搞一些亂七八糟的添加劑?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