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狸奴(1 / 1)

推荐阅读:

回到東宮,李承乾一頭窩進顯德殿,讓宮人煮了雞蛋,取了冰塊過來,又是冰敷又是揉臉,折騰了大半夜,卻遲遲消不了腫。

中途麗正殿遣人過來請,李承乾不好去見蘇氏,遂命宮人傳話,他隨駕出宮著了風寒,恐過了病氣給蘇氏,請太子妃不必掛懷,待他身體大安去麗正殿探望。

李象過來拜見,李承乾原本想見,可一想自己拒絕了蘇氏,又明晃晃見了李象,隻會給李象樹敵,就一起拒絕了。

後宅的手段防不勝防,平等的拒絕,也是壓製紛爭的一種手段。

李承乾“病”了,養“病”期間,所有等待刪減歸納的文稿全部命心腹宮人送到顯德殿。

李靖和長孫無忌按時到東宮打卡,聽說太子“病”了,便向宮人囑咐,他們先行歸府等候,待太子“病愈”之後可隨時召見。

李承乾“病”了三日,一直到臉上腫脹消退,才到崇賢館參與編撰工作。

衛國公府

李承乾這是第二次造訪,從李德謇那裡得知李靖的白老虎回來了,他就迫不及待的過來擼銀漸層。

“聽陛下說,給了殿下五個月時間編撰字典,還有三日正月完,就隻有四個月了,殿下進度如何?”

李承乾道:“兩萬來個字,眼下已經弄了一萬,最多再有一個月,就能完工,這比學生預想的快多了,不得不說人多就是力量大啊!”

李靖哈哈一笑,小老虎不需要他摁著,他隻需要看著李承乾摸老虎就行了。

“字典署名,這個誘惑太大,不說這群小輩不要命的乾,換做朝中任何一位大臣,都會拚命。”

李承乾哈哈一笑,向李承乾道::“陛下給了五個月,學生是按照四個月進度來的,滿打滿算三個月字典送交弘文館,請顏師古、申國公、於誌寧、杜正倫、韋挺、岑文本、閻立德、蕭瑀他們審核。”

李靖愣了一愣,顏師古和高士廉、蕭瑀參與審核他不意外,於誌寧和杜正倫和太子有過結但也曾是東宮的人,太子收攏人心他也能理解,可韋挺和閻立德、岑文本都是投靠過魏王泰的人,太子也這麼放心的用。

“陛下批了五個月的假,趕在三月份編撰結束,給他們一個月審核,學生四月份就可以送交陛下,學生可以在東宮歇上兩個月。”

難得有個人跟自己一樣,喜歡擼老虎,李靖友情提示:“春耕了,一頭牛半日耕了兩畝地,樂嗬嗬的以為後半日能歇著,結果後半日又被牽到地裡耕地去了。”

李承乾:……

字字不提一個人字,字字說得都是人。

李承乾起身對著李靖拱手一拜,向師傅道謝:“多謝師傅,弟子曉得該怎麼做。”

李靖雙臂交握,笑盈盈道:“殿下,老臣可什麼都沒說。”

李承乾噗嗤一笑,繼續盤腿席地而坐,擼白老虎幼崽。

“師傅說了,師傅說這寅將軍難得,讓學生儘情的摸。”

擼完心心念念的銀漸層,又在李靖家裡蹭了頓飯,李承乾趕在太陽落山前回東宮。

心腹吳順抱了隻小狸花,樂嗬嗬走上前來:“殿下,也不知哪裡來的小狸奴,同咱們東宮有緣分,奴婢發現它兩次,送出去三次,它都回來了。殿下,養了榻吧?”

李承乾愛不釋手,上前將小東西摟在懷裡,聽它“喵喵”叫的小奶音,直接是將人萌化了,他是個資深貓奴,怎麼可能拒絕的了一隻肉嘟嘟的小狸花呢?

“三出宮門複入宮,是有緣分。池子裡養有草魚,撈上來一條,我親自給它做貓飯。”

鑒於皇帝下發的任務,吳順跟著李承乾進門,道:“殿下,您說這小狸花會不會是誰送來的?也太巧了,回回它都能回來。”

李承乾思索片刻,養貓、養狗、養鳥都屬於不務正業,皇帝以前就養過狗和鳥,登基前夕全部放了,以示自己不貪圖享樂,勤政愛民的決心。

“就是有人送,收下了也沒什麼。左不過彈劾我招貓逗狗,有失體統。放心,我知道怎麼駁斥回去。東宮種了這許多的菜,總引得蟲鼠來害,養貓避鼠。”

吳順隻能繼續努力:“殿下如今深得陛下寵愛,或許是有人送來向殿下示好?”

李承乾道:“這要是隻波斯來的貓,或者齊地的獅子貓,我都能信你這話。”

陛下的任務實在太艱巨了,又要引導太子想到陛下,又不能提及陛下,吳順感覺他腦袋要炸了。

“聽尉遲小郎君說,陛下在莊子裡養了隻狐狸,殿下那日隨駕出宮,可見到了?”

“你今天話有些多啊?”

李承乾看向吳順,眼底是打量之色,吳順目光躲閃,隻在一瞬間,李承乾就明白了前因後果。

“我明白了,你這是奉命行事。”

吳順跪倒在地,身子抖成篩糠,李承乾歎了口氣。

“兩尊大佛你是誰都惹不下,這也算不得背主,我不會怪罪於你,狸奴我收下了,起來,給他複命去吧!”

皇帝送的貓,就算有人彈劾,都不需要他下場解釋了,皇帝會收拾殘局的,在沒掏乾淨他身上的價值,皇會一直護著他。

吳順感激涕零,當即拜倒在地,這種活兒最難乾,不接皇帝要他的命,接了惹怒太子一樣沒命,接了還能有一線生機。

得知李承乾收了禮物,李世民默默鬆了口氣,他決定於二月初二龍抬頭當日舉行籍田禮,他要同李承乾合作耕地種田。

李承乾那個脾性,過往的經驗,要李承乾低頭不可能,玄武門拔劍概率更大。

低個頭而已,他這輩子又不是沒低過頭,跟兒子低個頭,傳出去不丟人,再說了也傳不出去。

自來籍田禮,都是扶犁走個過場,秋收大臣們能不能喝上籍田種出來的小米粥,還是得盯好李承乾。

他向大臣們誇下海口,要用籍田種出來的糧食宴請大臣,絕不能在大臣麵前丟了麵子。

張阿難聽了皇帝的托詞,內心頗為無奈,籍田裡就是一顆糧食都沒有,皇帝說大臣們手裡的小米粥是籍田裡種出來的小米熬的,就不信誰敢說不是,借口找的真不走心。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