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煙花以及煙花棒的製作方法,李世民帶著兕子打道回府。
確定太子詹事的人選,皇帝當日就下了詔書到國舅府。
皇帝打消了易儲之心之後,扶持太子的意思十分明確,從前試圖親近的太子卻不怎麼親近,長孫無忌對此十分苦惱,這一道詔書下來,於他而言可是大喜。
李承乾繼續他的字典編撰工作,李靖得了皇帝的命令,日日上門教授李承乾,長孫無忌陪著一起。
打拳的基本動作還是紮馬步,李承乾很愁苦,卻仍然堅持跟著練。
李世民要上朝,不能日日去射場看李承乾練武,李靖不好吐槽李承乾的武事,耳根子清淨了一大截。
那日關於物欲話題以及飛機軍用民用的發問,讓李世民很受打擊,自我緩和了一陣子,最後用後生可敬,後生可畏八個字安慰自己。
休沐的前一日,張阿難過來通知,休沐日李靖不上門,請太子準備一身粗布衣裳。
李承乾明白,皇帝要出宮,但明白的不完全,出宮可以為什麼要穿粗布衣裳。
領導吩咐,照辦就是。
翌日一大早,李承乾換上一身粗布衣裳,往甘露殿去拜見皇帝,卻在顯德門外看到早就等候在此的尉遲恭和尉遲寶琳父子。
尉遲恭來了,宮人不可能不通報,唯一的解釋尉遲恭帶著皇帝的口諭來的,不許宮人通報。
皇帝難纏,東宮又有皇帝的人,實力懸殊隻能縮著,吩咐過宮人,天無二日,皇帝或者皇帝使者來了,那東宮的主子就是皇帝。
“這麼大冷的天,鄂國公和小郎君來了,怎麼在外頭站著?”麵子功夫要做一下的,李承乾掃了一眼宮人,道:“鄂國公說不通報,你們就真讓人家在外麵吹冷風?”
太子動怒嗬斥,宮人們齊刷刷跪倒在地,尉遲恭忙上前解釋道:“殿下不必動怒,這是陛下的意思,要臣與犬子前來候駕,不許驚動殿下。”
雙方客套過後,一同到承天門外,李世民的馬車停在此處,李承乾上前拜見。
李世民掀開簾子,道:“上車。”
張阿難扶著李承乾上車,皇帝也是一身粗布衣服。
李世民道:“再有一個多月春耕,帝王主持籍田禮,那個新犁鏵,去歲春耕過後才推開,朕不會使,籍田禮總不能大臣看朕的笑話。”
明白了,皇帝要出去提前練。
“陛下,您出去練犁地為什麼要帶著臣?”
籍田禮帝王扶犁,太子牽牛,他就牽個牛,這需要練嗎?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要不是李靖跟他說,李承乾心思敏感,讓他多讓李承乾出門轉轉,他才懶得帶李承乾出門。
“你少說點話。”
李承乾默默閉嘴,不說就不說,他本來也懶得同皇帝說話。
“上元節宮宴你沒來參加,眾大臣都在調侃你,你知道嗎?”
他朝都沒上,有什麼好調侃的?
“調侃臣什麼?”
李世民道:“他們都在說,太子再監國,他們會不會休沐日被拉到三省議政。”
李承乾哈哈一笑,這種占用人家休息日的缺德事,除非特彆緊急,否則他才不乾。
“臣覺得他們更應該擔心,休沐日陛下找人圍獵,或者賜宴。”
李世民笑道:“朕請人吃飯遊玩,總好過你拉人上值。”
李承乾道:“陛下覺得臣像是愛出去瞎轉悠的人嗎?”
“坐飛機上天,穿潛水衣下海,看東非動物大遷徙,去吐蕃,去塞外,去高句麗,這些都隻是朕知道的,朕不知道的不知有多少,摸著你的良心說,你到底喜不喜歡出去玩兒?”
李承乾默默歎氣,時代不一樣了,唐初的長安就一土城,親王的豪宅也是由夯土堆砌而成的簡單房屋,還沒有明清地主老財的豪宅上檔次,那個豪隻是相對於普通百姓。
一座土城,不下雨灰塵滿天,一下雨泥巴一腿。有啥好逛的?出去吃灰嗎?
“有時間,臣給您畫一幅一千多年後的長安,您老人家就明白了。”
李世民道:“你不是沒踏足過長安嗎?”
李承乾道:“手機刷視頻或者新聞,見過千百年後的長安。”
“手機又是什麼東西?”
李承乾歎道:“一種電子產品,通過手機,可以搜索國內外大事件,足不出戶也能看到萬裡之外的人或事。”
“當真如此神奇?”
李承乾道:“還好臣對手機依賴性不強,不然的話,剛回來那陣子,不知道要有多難熬。”
“足不出戶就能看到千裡之外的人或事,這麼厲害的東西,好在你有點出息,做了個小吏,不然的話估計都沒機會用。”
李承乾:……
要不要告訴皇帝,手機在未來的普及程度?會不會太傷皇帝了?
“那個小吏要是有朕的地位,你用的手機估計更厲害。”
李承乾:……
貶損老高,自找的,彆怪他了!
“陛下,手機在未來人手一部,檔次無關身份。”
李世民:……
“這些犁鏵,是未來用的?”
李承乾道:“未來也不用這玩意兒,用的都是耕地機,大型耕地機一天百十畝地那都是小意思,微型的一天好幾畝也不成問題。”
李世民:……
“行了,你可以閉嘴了,彆說了!”
李承乾暗暗吐槽,皇帝先跟他說的話,他不回答不行,回答了又要他閉嘴。
“輔機做了你的太子詹事,你也要去國舅府走動一二,朕還是那句話,你尚未成氣候之前,不要輕易樹敵,你這個臭脾氣,也就朕能縱容你。”
李承乾道:“謝陛下教誨,臣改日上門去拜見。”
“麗質和衝兒成婚多年,始終沒個孩子,到底不是個法子。承乾,你經曆過後世,可有法子讓他們儘快有個孩子。”
李承乾歎氣,長樂過早的逝世,就跟懷孕產子有關,這倆又是近親,但凡他早回來幾年,一定想辦法攪黃這樁婚事。
“麗質的氣疾很嚴重,她的身體不適合生育,強行生育會危及她的性命,這不是調理能緩解的。還有兕子,她不但有氣疾,還可能有風疾,更要小心嗬護著。”
李世民道:“朕知道,你一回來就盯著兕子的吃食,連她的乳母吃得東西,你都讓人盯著。每到冬春交替,或者夏秋交替,你總會抽時間把兕子帶到立政殿,想必就是查她的病情吧?朕問過兕子,小丫頭嘴巴嚴得很,不過朕能猜得出來。”
他乾那些事情時,母親尚且在世,他一直以為他在立政殿辦事暢通無阻,是母親的緣故。
李承乾後知後覺,後來兕子住進甘露殿,他還能找舊人約兕子到立政殿,絕對是皇帝放水了。
“所以,陛下一開始懷疑臣了吧?”
李世民道:“朕一開始隻是召了禦醫查你給兕子安排的吃食是否有異,發現沒有問題且禦醫說兕子比從前更加康健,朕隻當你是關愛幼妹。至於你回來的事情,朕隻有感覺,你是承乾,又不完全是承乾。後來總是夢到一些過往,以及你的反常,這才起了疑心。你說你輪回了這麼多世,怎麼就學不會做戲呢?朕都不想說你,在朕麵前戲做的太差了。”
李承乾:……
“做戲和武事,臣真的是一點天分都沒有。您要是喜歡看做戲,要麼上朝,要麼召見青雀和雉奴。喜歡看武事,召三郎回京,或者培養八郎,他倆在武事上有天分。”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