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朕的玄甲軍如何?”
李承乾道:“陛下,臣不諳兵事,不過看衛國公與英國公滿眼讚許,陛下的玄甲軍必定是舉世無雙的鐵軍。”
李世民道:“朕看太子神色淡淡,還以為是太子見過更好的。”
李承乾笑道:“陛下說笑了,臣隻是不諳兵事,看不出好壞。”
他不諳兵事是真,但他也的確見過更好的,重大紀念日或者十年大慶的閱兵式,他都是準時準點守在電視機前,各國的閱兵式他都看,過往的閱兵式紀錄片他也看。
網絡技術發達,現代化全副武裝的熱武器戰爭,他也刷了不少的視頻。
沒爬過雪山,也沒追過爬雪山的人,可他上過近代戰場,還不止一次,就是運氣不太好,次次都是犧牲。
相對熱武器的簡單、粗暴、殘忍,冷兵器的壓迫感自然就沒那麼強了。
皇帝夢到了他被玄甲軍捉拿拖行的經曆,還帶他來檢閱玄甲軍,無非就是要警告他,有這樣一支鐵軍護衛太極宮,他要是敢有不臣的心思,玄甲軍能拿他一次,也能拿他第二次。
“你是太子,不諳兵事可不行。”
李承乾道:“臣聽陛下的,等忙完了這一陣,請衛國公和英國公教臣一些。”
李世民道:“朕親自教你。”
李承乾垂眸,皇帝這是忌諱他和李靖、李世績生出了師徒之情,這二人生了變故,助他複刻玄武門。
“臣資質愚笨,怕您到時候忍不了動手。”
李世民道:“高明,朕不會再打你了,朕怎麼會舍得打你。”
李承乾道:“得陛下厚愛,臣不勝欣喜。”
從前不信佛家的輪回轉世,可李承乾突然就有的學識,還會大食語,這些都向他證明,他的夢不是假的。夢中他對李承乾的苛刻,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逼得李承乾瘋成那個樣子,以李承乾那個性子,最後不造反才怪。
李世民後知後覺,想到之前寫策論,他嚇唬李承乾要杖責,李承乾對玄甲軍的抵觸,那時他以為李承乾是怕被杖責,現在想來是射雁一事玄甲軍留下的噩夢。
玄甲軍是他的親兵,獨屬於帝王的權柄,他今日帶李承乾過來檢閱玄甲軍,本是示好,眼下看來,隻怕弄巧成拙了。
“回宮!”
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各自有心事,馬車內氣壓低的很,李世民先開口打破寂靜,道:“之前給你取乳名鷂鷹,你似乎不太喜歡,朕重新給你取一個可好?”
李承乾道:“父親,臣今年二十了,即將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已經不需要乳名了。”
李世民道:“你們兄弟都有,為父總覺得有愧於你。”
李承乾不言,愧疚是假,如今他身上的“機緣”是真,無論是李泰還是李治,都及不上他這一身“機緣”,在他沒有被完全發掘,皇帝會把“父慈子孝”的戲一直演下去。
“朕自稱威鳳,你是朕的小鳳,鳳雛可好?”
鳳雛,被亂箭射殺的龐士元,皇帝這是要告訴他,如果他不安分,連流放都是奢望,等待他的隻有死路一條。
李承乾道:“父親厚愛,臣心領了。隻是臣才疏學淺,不敢自比龐統,龐士元。”
龐士元這個名字一出來,李世民頓覺天塌了,李承乾此前就求一道密詔,革除宗籍,送妻兒去嶺南,不用想他都能猜到,李承乾的下場肯定不好,而且也沒活的太久,所以才求那樣一道詔書,為妻兒留退路。
鑒於之前捂死鷂鷹事情,怕李承乾多想,他才想著換乳名,一時情急,忘了鳳雛龐統為亂箭射殺,英年早逝。
“你不喜歡這個乳名,阿耶再換。”
李承乾道:“父親,臣長大了,不需要乳名了。”
李世民默默閉嘴,他這兩次示好,不僅沒達到效果,還直接捅李承乾心窩裡了。
“阿耶回去慢慢想,會想一個寓意好的乳名給你。”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他已經說了很多遍,他長大了,不需要乳名。
“謝父親。”
他也想看看,皇帝要給他一個什麼樣的“乳名”,來達到警告和威懾的作用。
閱兵結束,皇帝顛簸半個時辰趕回宮中,命人在兩儀殿設宴。換做平常,李承乾多半以編撰字典為由,推掉宴會,
但是,今日變故太多,他知道自己眼下不能亂,必須穩,他還沒有實力和七世紀亞洲州長對掏,忍耐,猥瑣發育才是上策。
皇帝懷疑那是他的前世又如何,隻要夢和現實對不上,他咬死了不承認,皇帝就不可能為一個虛無縹緲的夢殺了他。眼下他掌握的未來知識,皇帝為了朝廷的利益,暫時也會留著他。
宴會結束,李承乾回到東宮繼續整理歸納魏叔玉、房遺直等人挑出來字句釋義。
李世民回甘露殿畫了一堆的草圖,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張,乳名遲了,他也想不到更好的乳名,思來想去,還是送李承乾一個長命鎖吧!
李承乾忌諱他曾經說過的那句話,這個長命鎖,就是他的回應,他希望李承乾長命百歲,過去的事情隻是夢,當不得真。
翌日早朝結束,李世民將長孫無忌叫到甘露殿,推過去他畫的那堆草圖,道:“朕挑不出來,你替朕挑一個出來。”
長孫無忌一張張看完,道:“龍紋,隻有皇帝能用,陛下不會是要送給青雀吧?”
李世民道:“送給承乾的,朕挑了塊極品的羊脂玉,讓他們趕在年節之前做出來。朕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父親咒兒子去死,承乾他很忌諱。”
長孫無忌:……
咒兒子去死,真是親阿耶!
換誰,誰不忌諱?
“為了青雀?”
李世民點點頭,長孫無忌整個人是懵的。
“陛下,上次盧家的事情,您還沒看明白,青雀他跟太子比不得。”
李世民歎道:“朕跟你說不清楚,你幫忙選一個最好的出來就行了。”
皇帝不聽勸,長孫無忌默默閉嘴,低頭去選長命鎖。
“朕何嘗不悔,這一切知道的太晚。”
若早一些知曉,他一定不會同李承乾鬨成如今的局麵,李承乾對他毫無保留,那些超越這個時代的學識和技藝,必將鑄就一個更加輝煌的大唐。
哪像眼下,李承乾跟他陽奉陰違,他怕李承乾走他曾經走過的路,無論輸贏,結果都不是他想看到的。那樣好的一身學識,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不該折在父子的猜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