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權在握:從辦事員開始 > 第306章 你倆沒用強吧?

第306章 你倆沒用強吧?(1 / 1)

推荐阅读:

“陳鎮長,這是塔山村全體村民的出資名單,以及出資款。”羅永明高興的說道。

“整個塔山村,一共1200餘口人,251戶人,這251戶都要出資參與到新企業的建設中來,要自己做老板,自己成為公司的股東,享受分紅。”

!!!

整個塔山村的村民居然要全部參與出資。

這個結果是陳平沒有料到的,他預想中,如果有一大半的戶數願意出資,這就已經算是非常了不得了。

但結果是塔山村給他整了個大的。

整個塔山村都要出資,而且是在三天就完成了這件事情,這比他原先給定的時間要減少了一半還多。

原本他給定的時間是7天。

“你倆沒有用強吧?”陳平再次問道。

“哪能啊,肯定不會用強,陳鎮長你再三叮囑的事情,我們怎麼可能違反?”羅永明馬上說道,“當天回去之後,我和王支書馬上就召集每戶的戶主開會,跟他們說明了鳳山鎮新建企業的政策,並且特意強調這是陳鎮長你會親自指導的生意。”

“一聽說是陳鎮長你親自指導的生意,大家夥馬上積極的響應,都願意出資,跟鎮裡合夥做生意。”

“我的號召力能有這麼強?”陳平問道。

“在彆的村不知道,但是在塔山村,陳鎮長你的號召力很強,大家夥都相信你肯定能夠將企業做成,也能夠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羅永明說道。

“一丁點都不錯,塔山村的村民非常相信陳鎮長,這個一點都不開玩笑。”村支書王長安跟著點頭,“原本塔山村就有160戶左右的村民靠種植果樹為生,果子主要是賣給鳳山鎮罐頭廠,罐頭廠的經營狀況良好的時候,果農的生活還不錯,比種田地要強一些,但是後麵罐頭廠的經營狀況直線下降,好多果農種植的果子賣不出去,爛在果樹上,收入也跟著下降,比種田地要差不少。”

“本以為情況會繼續惡化,陳鎮長你來了之後,積極的改革罐頭廠,不隻是拯救了罐頭廠,同時也是拯救了果農,所以塔山村的村民相較於其他村的村民,對陳鎮長你更認可。”

他解釋了原因,“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三四歲的小孩子,都知道陳鎮長你的名字,更彆談其他年齡段的村民了。”

聽到這個話,陳平還是蠻欣慰的,看來隻要關乎到自身的利益,還是能夠讓人記住。

其他村跟塔山村不一樣,其他村99.9%的村民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做的事情,哪怕他是大學生,哪怕他是副鎮長,哪怕他改革了罐頭廠,哪怕他讓羅田縣的酒廠利潤得到巨大的提升,但是好多村民實際上對他也不了解。

這很正常。

彆說是放在這會兒,消息非常的閉塞,大多數時候都是靠口耳相傳,就是放在幾十年後,捫心自問,好多村民哪怕有知識,上過學,也有各種渠道獲得更加精準快速的消息,但是對於鄉鎮上麵的領導也都不認識,甚至連叫什麼都不清楚。

彆說是鄉鎮上,可能自己村的村主任是誰,村支書是誰,好多人也不了解。

隻有息息相關的,才會了解,關乎自身利益,村裡的人互相談論的時候才會提及。

塔山村就是這種情況。

“塔山村的村民因為罐頭廠的原因,知道我的名字,也願意相信我的能力,積極的出資,參與到新企業的建設當中來,你們的這個解釋能說得通,但是塔山村也不是戶戶都有錢吧,每一戶都能夠拿得出錢出來?”陳平問道。

他規定最低的出資額是50,不是幾塊錢。

放在幾十年後,50塊錢可能就隻是一頓外賣的數額,但是放在這會兒,哪怕是在城市裡麵,也是好多人一個半月的工資收入。

更彆談在農村,50塊錢更是比較大的一筆資金。

總歸有一些家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連50塊錢都拿不出來,比方家裡隻剩下老人,沒有壯勞力,再比方家裡隻有孤兒寡母,再比方家裡雖然有勞力,可是有家庭成員生病,醫藥費拖垮了家庭。

等等。

這樣的家庭50塊錢是拿不出來的。

陳平很想知道這種家庭情況,羅永明和王長安是怎麼解決的,怎麼說服這樣的家庭出資。

說這些話的時候,陳平將遞過來的紙張抖開,上麵詳細的登記了每一戶出資的金額。

排在最開頭的是羅世平,出資5萬元!

這家夥!

上一次旅遊景點的生意,羅世平因為有顧忌,沒有參與進去,後麵非常後悔,現在終於找到機會了,一次性就出資5萬塊錢。

可以說是遙遙領先。

比其他村民出資要高出很多。

“這個簡單,隻要他們願意出資,願意跟著陳鎮長你做生意,總歸是能夠想到辦法籌錢的,50塊錢說少不少,但是說多也不多,再怎麼著也能夠湊到。”羅永明笑著說道,“信用社就有錢,隻要開張證明你就能夠貸到款。”

“村民實在是拿不出錢,又想要出資,跟著做生意,發財致富,就由村裡證明,讓他們去信用社貸款,信用社現在有錢了,彆說貸個幾百塊錢,就是貸個一兩千塊錢,隻要寫張證明,就能夠成。”

這會兒的確有許多貸款政策,優惠還很大,鼓勵農民貸款,幫助農業生產,不過好多人貸了款之後卻不是用來農業生產,而是用來做生意,或者蓋房子。

這個其實也非常好理解,在國人的理念中,借錢實際上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要不是被逼的沒有辦法,沒有人會去借錢。

真要淪落到借錢的地步,說明日子過得非常艱難,而且借的錢是要還的,能夠過得下去,就繼續過著。

實誠人輕易不借錢。

所以,那些敢於邁出這一步,主動去借錢的,大多數時候來講,都是比較大膽的,是在農村之中思路比較活躍的,思路活躍的,就不會死守著田地,所以這些人借了錢之後,很多時候都不是放在農業生產方麵,而是自己做生意,再就是建房子娶媳婦。

先前信用社裡麵沒有多少儲蓄,畢竟整個鳳山鎮日子都過得非常苦,從村民到鎮政府,日子都是緊巴巴的,後麵情況好轉了不少,鎮上不少錢放到了信用社,就是果農,賺了一些錢後,也放在了信用社,信用社的儲蓄額上升了不少。

村民去借錢,幾百幾千塊錢都能夠借得出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