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丁的事兒算是這麼解決了,丁二愣子千恩萬謝,給老孫頭爺仨送到了門口。
到了自己家門口,康凱跟老爺子打招呼:“孫爺,我先回去了啊,您老早點歇著吧。”
老孫頭擺了擺手:“成,你也早點兒歇著吧。”
插上大門,爺倆一前一後進了屋,一進屋,老爺子就指著凳子,把天蓬尺往桌子上一扔。
“坐!”
老爺子掏出煙,剛想遞給孫傳武,又把手收了回來。
叼上煙,孫傳武趕忙掏出火柴給老爺子點上。老爺子抽了一口,然後板著臉看著孫傳武,看的孫傳武有些發毛。
“咋了爺?”
“你知道老丁頭要詐屍?”
孫傳武摸了摸鼻子,有些心虛:“就是上一世反正都聽說是詐屍了,完後老丁頭讓丁二愣子用磨盤給腦瓜子砸扁了。”
老爺子嘴角難掩抽搐,要說丁二愣子隨誰,隨根。
“行吧,你早點兒睡,明天上午就給人家送紙馬去,下午去送不好。”
“啊?還讓我去啊?”
老爺子沒好氣的說道:“咋?要不你折回去給老丁頭敲死唄?正好棺材還有壽衣都在呢,你正好給他送走。”
“彆彆彆,明天一早我就去!”
看著孫傳武跑進了屋,老爺子搖頭苦笑。
“這小崽子,哎,命啊,這都是命啊。”
對於丁家人來說,老丁頭死而複生那是大好事兒,對於彆人來說,這事兒卻處處透露著詭異。
農村就這樣,迷信。
一大早晨,老丁頭死而複生的事兒就傳遍了。
世界上不缺長舌婦,東北人還願意湊熱鬨,一大早,一幫子人就去丁二愣子家看熱鬨。
靈棚昨晚上丁二愣子就拆了,棺材也放在了倉房裡,不過這些人倒是撲了個空。
天還沒亮,丁二愣子就趕著牛車拉著老爹去了市裡,沒招,昨晚上老丁頭疼的整宿睡不著,家裡還沒去痛片了,老丁頭罵了薑德利整整一宿。
孫傳武趕著牛車,上麵拉著不少紙活,他把牽牛繩子往牛頭上一係,坐在牛車上跟著老牛往前走。
“傳武,傳武。”
劉寡婦對著傳武招了招手,孫傳武停下牛車,看著村裡聚堆兒的老娘們兒們,一臉無語。
“咋了?”
劉寡婦往孫傳武手裡塞了把瓜子兒,好事兒的問道:“傳武啊,聽說老丁頭沒死啊?真的假的,不是讓溜子(蛇,土話)附了身吧?”
十幾個老娘們兒目光灼灼,豎著耳朵在那聽著。
孫傳武昨晚上可在現場,他的話絕對權威。
孫傳武沒好氣的瞪了眼劉寡婦:“哪有那麼多邪道事兒,溜子閒的沒事兒了去附他的身啊,街溜子啊!”
劉寡婦今年四十多了,徐娘半老,還有幾分韻味。
劉寡婦
她對著孫傳武白了一眼,風情萬種:“咯咯咯,你這話說的,真招笑。”
“咋,你看上老丁家的丫頭了啊,小丫頭有啥好的,也不知道疼人兒。”
說著,劉寡婦還在孫傳武身上摸了一把。
孫傳武打了個激靈,這兩年他可沒少讓劉寡婦調戲,這娘們兒也不知道羞臊,就可著他一個人禍禍。
“彆摸摸嗖嗖的啊!你都能當我媽了,天天禍禍我乾啥。”
劉寡婦也不生氣,反倒是笑著說道:“要不你叫聲媽媽呢,晚上我給你媽媽吃。”
孫傳武臉一紅,饒是他重活一世,聽到這麼露骨的話還是臉紅心跳的。
“滾犢子!”
罵了一聲,孫傳武灰溜溜的上了牛車,趕著牛車撒丫子就跑。
“囊膪,白送都不敢。”
劉寡婦搖擺著腰肢伸了個懶腰,指著旁邊傻笑的一個爺們兒板著臉破口大罵。
“徐老三,你看你娘呢,再看給你眼珠子挖下來!”
徐老三:?????
十點不到,孫傳武就到了老胡家。
老胡家吊唁的人不少,村裡就這樣,有人去世了,整個村兒都來幫忙,哪怕以前有過什麼過結,衝著逝者,他們也能短暫的放下那點兒過結。
這叫義。
幾個人搭手幫忙抬著紙活還有紙馬,抬到了老胡頭原本住著的屋子裡。
孫傳武看著收拾乾淨的屋子,不免有些感慨。
也不知道為啥,剛死過人的屋子裡總有種散不開的暮氣,就是那種極為深沉的死氣,就連透進來的陽光都顯得昏暗了幾分。
放好了東西,胡老大遞給孫傳武一根煙,孫傳武推了回去。
“叔,戒了。”
胡老大點了點頭,也沒勉強:“戒了好,這玩意兒不是啥好東西。”
說著,自顧自的點上了一根。
“傳武啊,你看看還缺啥東西不?”
孫傳武給老胡頭磕了頭燒了紙,轉了一圈兒也沒發現還有啥缺的。
他雖然上一世沒乾過這玩意兒,但是理論知識絕對豐富,比那些半吊子開殯葬中心的強了不知道多少。
“沒啥缺的了,都挺好。對了叔,包七包包完了沒有啊?”
“包了,都在方便袋兒裝著呢,你爺特意囑咐的,我指定不能忘。”
孫傳武提醒道:“五穀還有領魂雞彆忘了準備,明天領魂雞還得綁棺頭領路,五穀到時候培墳的時候撒上。”
胡老大一拍腦門:“五穀我還真忘了,昨天你爺還說了一嘴,得虧你今天過來了。我家還缺兩樣,一會兒上供銷社買去。”
“你這麼一說我還想起來一件事兒,明天花圈啥的我忘了跟你爺說了,我這邊親戚多,都要送花圈,一會兒我點點數,你看明天一早能趕出來不?”
孫傳武點了點頭,他家倉房裡還有不少的花圈,都是老爺子提前備好的。
“趕趟,一會兒不行我回去和我爺一塊兒做去。”
“這玩意兒所有收到的花圈有單雙有沒有講究?”
孫傳武一想,這玩意兒還真沒聽說有單雙數的講究,不過花圈這玩意兒不能送雙數,這是咒人家一走走一雙,要是送倆花圈,多半會挨揍。
至於所有的花圈,你也不能確定當天到底送多少,這東西沒數。
有些地方的花圈數量要和家裡老人的歲數對應,他們這沒這個說法。
“沒這個講究,隻要順當,隻要孝心到了,咋做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