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章 調節費(1 / 1)

推荐阅读:

王老太從前是學校裡的小學老師,娘家兄弟都在海那邊安了家,大發特發,還會寄錢回來,她就靠著那點原始資金,提前退休一點點做買賣建房子,才有了現在的滋潤生活。

“我家老三不是考上了深大嘛,九月份就去上學,我還有兩個女兒還得上高中,還不清楚外地人能去哪念,需要多少錢也不清楚。”

孟月仙把自己的疑問原原本本說出來,這要是在上輩子,她根本不會求人,跟人打交道都有障礙,現在倒也有些熟練了。

王老太皺了皺眉,可見這個問題不是個容易事。

“小孟,你這供孩子上學是好事,可咱們這個片區隻有一個配套的小學,水圍村倒是有個高中,但是外地人是需要交調節費才能上。”

“調節費?”孟月仙第一次聽說這個詞兒。

王老太耐心解釋,“就是你有戶口在這裡就是一年八十塊,沒有戶口,就要交兩百多塊。”

“這麼多?”孟月仙不想小家子氣,可還是忍不住驚訝出聲。

因為在東北上學一年學費隻有二十四塊錢,還可以分學期交,一學期就是十二塊錢。

一些偏僻點的小地方,一學期隻要五六塊錢,一年的學費才十塊錢。

果然寸土寸金的地兒,什麼都是最貴的。

孟月仙這回真發愁了,如果沒出這麼些事兒,錢是不愁的,可現在手裡頭就剩三百多塊錢,顧西還得養一陣上班,老大兩口子跟老三去上班,也得一個月以後才能拿出工資。

顧北跟顧念拖不得,拖久了,跟不上課程,也是個麻煩事。

“小孟,我幫你問。”王老太果斷拿起座機邊上的小本兒,翻找了一下,左手拿起話筒,右手按了一串數字。

這部電話孟月仙進門就看到了,在這個年代能裝得起電話的可不是一般人家,而且裝得起也未必用得起。

早就聽陳麗麗念叨,想兒子的時候去巷子口電話亭往老家打電話,一分鐘就要兩角錢。

而王老太家的這個電話光安裝費就不是一般家庭負擔得起的。

王老太拿著話筒等了片刻,那邊就接了電話。

兩個人應該是老熟人,客套了幾句就步入主題。

“外來人口的政策隻有這個?行,行……”

孟月仙都想把耳朵貼過去仔細聽聽對方說的啥,王老太就掛斷電話,接著給她講解外地人口先要辦理暫住證,還有固定住所證明去學校才能報名,她可以幫著寫個申請,這樣可以按學期交學費。

“王阿姨,謝謝你,還專門打電話幫我問,暫住證倒是辦好的,到時候還得麻煩你寫個證明,我大字都不識一個,睜眼瞎……”王月仙大大方方沒有遮掩自己最自卑的缺點。

這在上輩子想都不敢想,這輩子她做到了。

王老太還因為幫不上忙,臉上訕訕的,畢竟吃了不知多少頓孟月仙做的飯菜,可政策就是政策,她也做不到主。

“小孟,我也幫不上太多忙。”

“幫得夠多了,要不是有你,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謝謝你王阿姨。”

現在孟月仙也學會了怎麼說話好聽,叫阿姨可比叫嬸兒好聽多了。

況且她也知道王老太儘力了,非親非故又給減免房租,還費心幫自己打聽學校,已經幫了很多很多。

告彆房東王老太,孟月仙一邊往回走一邊想錢的問題。

一旦交了學費,手裡的這點錢瞬間就不夠用,北方人的理念是手裡必須有點過河錢,要不一點安全感都沒有,上輩子就是手裡沒錢,老三沒錢搶救,這才導致後期的種種慘事。

手裡沒錢遇到點事兒就真的兩眼一抹黑,她不想再次陷入那種境地。

可兩個女兒上學也刻不容緩,她一時沒了辦法,隻能先去找陳麗麗聊聊再說。

陳麗麗又是在家打小孩,石小千三歲,狗都嫌得年紀,上學又太早,一天在家雞飛狗跳。

她不是沒動過送他回去的念頭,可還是舍不得,想著站穩了腳跟,再把家鄉裡的大兒子接過來,一家人都在深市落腳一家團圓。

這樣想法的不是少數,畢竟見過了深市的繁華,誰都不想回到落後的家鄉,麵朝黃土背朝天,土裡刨食一個月才掙幾個錢?

可是在這兒,隻要年輕還有一把子力氣,那總歸可以掙到更多的錢,哪怕回到家鄉,也掙到了家底。

孟月仙看著屁股開花的石小千打趣。

“喲,這回因為啥啊?是拿麗麗的口紅在牆上畫畫,還是撿死耗子放被窩?”

陳麗麗氣夠嗆,狠狠一把拍在打紅的小屁屁上,“這回知道上房揭瓦了,爬人家房頂要往下飛,這個小兔崽子,就知道惹禍!”

石小千哭唧唧,嘴倒是硬,光知道嚎,認錯的話一句沒有。

打累了的陳麗麗撒了手,石小千手腳並用爬離得飛快,這母老虎,還是躲遠點。

“麗麗,跟你問點事。”

“說。”

“我想找個工作,結工資快的那種。”

陳麗麗狐疑地看著孟月仙,“啥意思?”

“這邊上學太貴了,要一次掏出去幾百塊錢,等他們去上班,結出工資也要一個多月,等不及,我先去找個班上。”她想著要不自己先去上班,上輩子讓孩子兜底掙錢,這輩子她不想把負擔壓在他們身上,她有手有腳也能掙錢養家。

“我幫你問問去,剛好有個小姐妹兒專門給人介紹工作掙錢。”陳麗麗開朗一笑。

孟月仙覺得要不是年幼的孩子束縛了陳麗麗,想必她的能力在深市會過得風生水起。

“那就麻煩你了,我這總是給你添麻煩,都不好意思。”

“說啥呢,我能幫就幫,幫不了的我也不會往身上攬不是。”陳麗麗是個爽快人,可整個上步村能說上話的人太少,熱心腸也沒了用武之地,幸好孟月仙一家搬來,她終於有了個解悶嘮嗑的人。

安排了一溜十三招,孟月仙這才回到家緩口氣,剛倒了一杯水還沒送到嘴邊,隔壁的打罵聲哭喊聲讓她皺了皺眉毛。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