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弘曆在跟著康熙回紫禁城後,康熙突然降諭撤掉了他和弘皙的差事,把賑饑的事,隻交給順天府繼續維持。
接著,康熙在弘皙、弘曆一起向他遞牌子求見,以交卸差事時,讓梁九功宣讀了一道新諭旨。
“上諭!”
弘皙和弘曆忙跪了下來。
“朕本不欲封皇孫,良恐幼年驟貴,進而驕縱恣意。”
“然皇孫弘皙、弘曆,此次賑饑,活民數萬,令京師大安,功績實在不可沒!又值朕禦極六十年,理當廣降慈恩於兒孫。”
“故封弘皙、弘曆為固山貝子,皇孫弘皙入鑲紅旗,皇孫弘曆入鑲藍旗,各給滿洲佐領一、蒙古佐領一、漢軍佐領一,欽此!”
在梁九功念完旨意後,弘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所聽到的內容。
因為康熙的這道旨意很出乎他的意料。
畢竟就在昨晚,康熙還在猜忌他跟舊太子黨走的太近,結果,今日,康熙就突然把他和弘皙都封為貝子。
雖說,皇孫中也早有享貝子待遇的,比如胤祹的兒子。
但他也還是沒想過,自己會因為這次賑饑就成為貝子。
不過,弘曆很快也想明白了原因。
在他看來,這應該是他在昨晚的表現,讓康熙滿意,使得康熙知道,他和他背後的四房沒有站在太子一黨,所以才會繼續把水攪渾。
弘曆見弘皙已經高興的嘴唇半張。
而他自己也同樣感到欣喜。
但對於弘曆而言,最值得欣喜的是,倒也不是成為貝子。
因為,他知道他的終點不會隻是一個貝子。
而讓他最欣喜的是,他會有自己的佐領。
這意味著,他也要成為鑲藍旗的一個小旗主。
康熙趁著他和弘皙在賑饑過程中表現卓越的機會,再次分下五旗各旗主的權。
這種手段,康熙似乎還沒玩夠。
但也沒人敢反對。
因為弘曆和弘皙這次賑饑,不僅僅是在漢人中得到了名望,也在許多旗人中得到了人望。
所以,康熙要給他們佐領,底下的普通旗人隻會巴不得如此,畢竟跟著有能力有前途的主子,總比跟著隻知道尋歡作樂的主子強。
“汗瑪法,孫兒年少,這次能賑饑立功,全憑大哥哥扶持,並無多少才學,實在不敢領此顯爵,還分佐領,隻怕也難以服眾,故實在不敢跟大哥哥同領此封,請汗瑪法收回成命。”
但弘曆還是謙遜推辭了一下,沒打算把自己的權力野心表現的太明顯。
有時候,該做樣子的還是要做的。
弘皙在聽弘曆這麼說,就朝弘曆投來滿意之色,隨即也克製住內心的極大歡喜:“汗瑪法,孫兒也不過是立此微功,許多叔叔尚未領封,如今孫兒便領此顯封,也的確說不過去,孫兒也請汗瑪法收回成命。”
“諭旨豈有回撤之理。”
“再說,諸王、貝勒、貝子等,以及爾等一些叔叔,隻知日耽宴樂、不事文學、不善騎射,即便做事也毛躁敷衍,不及你們,但因朕天性不嗜刑威,故不加窮究,這已是此輩之幸,他們怎好不服朕封有功子孫?”
“朕今日封你們,也正是為激勵他們,隻要勠心為國,立下功績,朕便不分長幼,優先貴其身份!所以,不準推辭!”
康熙這時沉著氣,說了一通。
“嗻!孫兒謝恩領旨!”
弘曆和弘皙也就都接了旨,謝了恩。
接著,弘曆與弘皙就各自拿到了自己的旨意,且相視一笑。
兩人眉宇間都是喜色。
這也就意味著,從現在開始,弘曆成為了有爵之人,還真的有了自己的佐領。
而弘曆有了自己的佐領,自然就意味著,他有了自己法理上的黨羽,成了大清的小股東。
以後,凡是他所屬佐領下的旗人,即便做了官,無論在朝中是何官職,都是他的奴才,都要聽他的吩咐做事。
他記得,年羹堯能成為雍正的奴才,就是因為雍正被封貝勒時,入了鑲白旗,成了鑲白旗領主,而年氏所在的佐領也正好歸到了雍正名下,所以年羹堯就自然而然的成了雍正的奴才。
而道光年間,有位首席軍機大臣,甚至因為自己旗主辦事,要去給旗主服役,而不能來朝處理軍機大事,迫使道光給他抬旗到了上三旗。
隻是,弘曆倒也不知道,將來給他的三個佐領會不會有值得挖掘的人才。
且說,這些日子,他趁著賑饑的機會,也買了些孤幼,本來是打算培養著,看看將來能不能成為助力自己的人才。
現在,弘曆有了自己的佐領,也就更加覺得買這些孤幼買的對,將來隻要這些孤幼表現的好,就可以把他們歸入自己佐領下麵,成為新的旗人,然後不愁他們死心塌地的為自己賣命。
“朕封你們貝子,給你們旗分,也是希望你們可以試著管管旗務,先學著管兩三個佐領,知道我八旗現狀。”
“而八旗是我大清的根基,不學著怎麼管旗務是不行的。”
康熙在弘曆和弘皙領旨謝恩後,就又說了幾句。
兩人點頭。
康熙接下來便揮手讓他們跪安先回去見父母。
弘曆也就和弘皙離開了乾清宮。
弘皙在離開乾清宮時,依舊滿臉興奮,而因此重重地拍了送他出宮的弘曆肩膀一下:“弘曆呀,你我兄弟要繼續同舟共濟呀,隻有這樣,才能繼續討汗瑪法的歡心,繼續進爵!”
弘曆笑著點了點頭,隨後就與弘皙道了彆。
而弘曆在回到雍王府後,就先來見了雍正:
“汗瑪法封兒子做貝子了,還讓兒子入鑲藍旗,分三個佐領。”
弘曆在這麼說後,雍正愕然地抬起了頭。
隨後,雍正臉上的奮意比弘曆自己還濃烈,嘴角彎的壓都壓不住。
“弘曆呀,你汗瑪法這樣做是大有深意啊!”
弘曆雖然知道答案,但沒有選擇當楊修,而是故作不知地問:“什麼深意?”
但雍正沒有回答,隻拍了拍弘曆的肩膀。
接著,雍正又一臉凝重地在房間裡踱著步:
“也不知道上書房會給你分哪幾個佐領,要是分到的佐領裡人丁田地不足,而且儘是些不成器的奴才,反而是拖累!”
“但若是,分到的佐領裡,有很多可以用的人才,將來對你自會大有助力!”
“阿瑪得親自盯著這事,讓你將來真能有幾個成器的奴才可用!”
雍正說著就吩咐道:“蘇培盛,去給阿布蘭、羅德爾金、唐色三位都統下個帖,就說本王要宴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