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織造郎中臣曹寅謹奏:為禁革浮費事。”
“臣自到任後,察訪兩淮浮費甚多,比來鹽壅商困,朝廷錢糧漸有積欠,若不痛革禁止,則於課餉有礙。”
“臣籌畫至再,是以將一切浮費,細行酌定禁革。”
……
弘曆默默念著奏折上的內容,思緒卻不由得飛到這奏折作者的事上來。
由於《紅樓夢》在後世大熱,所以,他是知道江寧曹家的。
弘曆也知道,曹寅乃康熙寵臣,曾在擒鏊拜時為康熙立下大功,如今是康熙在江南的眼睛。
隻是,後來江寧曹家在曹寅之後,站隊錯誤,且無德無能,最終被抄家,而且是被抄兩次。
但現在,弘曆看這道奏折的內容,倒是覺得根據這道奏折來看,曹寅倒是沒那麼無能,有在認真做事,認真為康熙盯著江南諸政。
康熙見弘曆看的很認真,滿臉皆是讚許的笑意。
待弘曆看完這道奏折後,康熙就問著他:“怎麼樣,說說的你看法,如果是你,打算怎麼批複?”
“回汗瑪法,孫兒認為,曹寅這是為解決鹽引壅滯問題而上奏折,算是儘心辦事。”
“無論如何,鹽引壅滯,不儘快處理,不僅僅會導致朝廷鹽課收入減少,更可怕的是,會因此損害鹽政信譽,讓商賈更加不敢再購鹽引。”
“隻是曹寅所提四款,有一款叫省費的,係江蘇督撫司道各衙門規禮共三萬四千五百兩有零,如果要革去,是不是當同督撫商量們一下再定?”
“像隻涉及兩淮鹽政衙門多給其衙門官吏的浮費,革去不至於影響運轉,包括革去對過境士夫大員彆敬也不過是讓過境官紳難受。”
“但如果,讓當地民政官員從鹽道得到的收入被裁革,隻怕他們會放手去貪,從百姓身上找補的。”
“為這三萬四千五百兩的浮費,增加出上萬乃至數萬流民,不值得。”
由於這些奏折的朱批已經被遮住。
所以,弘曆是看不見原朱批的,也就不知道,康熙當時是怎麼批複這些奏折的。
他也就隻能憑自己的理解,和之前康熙給他說過的話,來表達自己的看法,且也在說後向康熙拱手作揖道:
“孫兒若有理解不對之處,請汗瑪法指正。”
康熙這裡笑了笑,點頭道:“你這個年歲,能想到這一層,已經很難得了,而且還把汗瑪法對你囑咐過的話,記在了心裡。”
“很好!”
康熙伸出馬蹄袖裡的手,拍了拍弘曆的肩。
弘曆微微一笑。
接著,康熙就又笑著問弘曆:“但這事,要是讓曹寅去商量的話,是不是會多此一舉?”
多此一舉?
弘曆很認真地看向了康熙。
“你覺得督撫敢明著違背曹寅的意思嗎?”
“你彆看曹寅隻是個四品織造官,但他是你汗瑪法的奶兄弟,當年最貼心的哈哈珠子,在江南就是欽差大臣,就是江南王!”
“所以,真要是讓曹寅去商量的話,那得到的結果肯定是,一致通過,全部革除!然後,地方親民官該從百姓身上找補還是要從百姓身上找補。”
康熙這裡,對弘曆很有耐心地笑著陳述起自己這樣問的理由來。
接著。
康熙就站起身來,又道:“因而,還不如直接讓曹寅把這條刪掉!”
“他曹寅在那些江南官員麵前是天,但在你汗瑪法這裡,永遠都隻是個奴才!他隻能聽從!”
康熙隨後就將遮住的朱批揭了開,給到弘曆麵前。
弘曆看著朱批上的內容,寫的是:“此一款去不得。必深得罪於督撫,銀數無多,何苦積害。”
這讓弘曆不禁訕笑了一下。
他不得不承認,康熙是比自己更加洞悉這個時代的權力運轉規則。
幸虧,自己眼下隻有十歲,才讓康熙覺得自己在理政上的覺悟難得,要是雍正現在這個歲數,再這樣答,就不會被康熙說難得了。
“汗瑪法說的是,孫兒明白了,既然上奏者已經在地方上幾乎擁有絕對的權力,那就不能指望他的同僚能糾正他。”
“隻能由管他的人直接糾正。”
弘曆回道。
康熙頷首:“沒錯,所以,弘曆呀,你得記住,當你擁有大權時,不要想著靠商量去解決問題,要商量也得是你自己有了主意的時候,而那時,商量已經變成了甄彆,而不是真正的商量。”
“嗯,孫兒記住了。”
“繼續看吧,朕選的這幾道都是有針對性的,有心腹奴才的奏折,有滿臣的,也有漢臣的,還有蒙臣的。”
“這裡麵,各有各的處理方式,就比如說,你剛才看的那道曹寅的本,他是為了彌補虧空,著急了,所以,一下子就失了智,連督撫不過三萬多兩的浮費都要革!”
“這個時候,做主子的就不能跟他一樣急,要為他想著,會不會因為急切而有冒進的地。”
“為不讓其在地方上過於著急補虧空,有必要的話,你得先替其籌劃著如何從彆的地方找錢給他補虧空,以免他徹底著急地失了智,闖了大禍,最終讓做主子的也難辦。”
康熙繼續說著,弘曆則在一邊認真聽著。
接下來,弘曆也真的繼續看起康熙給他的奏折來,向康熙說著自己的看法,也聽著康熙對他的指正。
弘曆知道,這種機會是很難得的。
畢竟清朝養宗室的方式是養蠱模式,鼓勵宗室內卷,適齡的皇子皇孫必須足夠優秀才能獲得被康熙親自教導的機會。
所以,弘曆很珍惜這樣的機會。
他也因為在這時跟著康熙學習,而受益匪淺,在如何更好統治這個龐大的君主專製帝國方麵,增進了不少知識。
很多不是他靠閱讀史學書籍就能知道的。
因為中華文明從秦漢到現在,並不是真的一成不變,清朝也有他的特殊性。
學習政務之餘,弘曆也繼續在康熙督導下,學習騎射,有時候還操練火器。
弘曆就在康熙的指導下,還操練過一把叫“十喜花膛鍤子槍”線膛火繩槍。
槍長五尺,槍管上方帶有準星和蝙蝠狀望山,槍管與槍托由四道銀箍連接而成,槍托分彆鑲嵌銀、螺鈿、象牙花蝶、銅奔龍、獸骨等,並鑲銅刻字,射程達百餘步。
這在弘曆看來,非常難得,因為他記得清朝前期普遍用的應該還是滑膛槍才對。
……
“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汗瑪法,孫兒認為用這個口訣,就可以很好地解決三角之學中的變化與正負問題。”
而在數理的學習上,弘曆也沒有落下,隻是這就變成了他的主場,康熙反而開始有種變成學生的感覺。
因為弘曆總會在恰當的時機,兜售出一些康熙還不知道的新數學概念,而因此使康熙產生極大的興趣,花費許多時間開始重新琢磨其中的道理。
這一天,弘曆就把後世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才出現的三角函數口訣,告知給了康熙。
對三角函數有莫大興趣,且在弘曆啟迪下,也於三角函數方麵的知識突飛猛進的康熙,在聽到這口訣也連聲讚歎道:“這個總結的很妙!”
“弘曆呀,汗瑪法在這數理上的天分不如你呀!”
康熙為此還笑著說了一句。
光陰荏苒。
不知不覺,春儘夏去,便到了秋季之時。
因雍親王,也就是將來的雍正,上折恭請康熙幸王園進宴,所以,在七月的一天,康熙就離開了暢春園,往雍王府而來。
而真正的原因,自然是康熙自己饞雍王府的菜了,所以提前暗示過雍正。
弘曆也得以跟著康熙回了雍王府。
淑慎公主也自然是隨行的。
托淑慎公主讓康熙多疼疼弘曆的福,康熙這段時間也的確沒少給弘曆賜各種好物,所以當弘曆回雍王府時,也就帶來了不少好東西。
“格格,這是給你的。”
“弘晝,過來,這是給你的,外麵可買不到,好吃著呢!”
“都是汗瑪法準許我給你們的,你們都放心收下吧。”
弘曆因而也在有空見到鈕鈷祿氏、弘晝這些人時,送了不少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