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差點難產2(1 / 1)

推荐阅读:

“過去兩個月裡,我們分析了頂級人才的工作產出,得出的結論是一個頂尖人才的結果輸出是大於一個由至少5個高級專家組小團隊的輸出結果。”

“所以就要用金元戰術?”鄭青山突然插話,“知道這會讓現有團隊產生多大心理落差嗎?”

“正因如此,我們需要雙軌製。”徐平切換出薪酬模型,“現有員工走正常途徑獲,新人則走'天才通道'。”

曾擔任過北美地區部總裁的丁思雲也緩緩開口,“渡河計劃我是支持的,但這個天才少年計劃嘛”

他話沒說完,但是意思也很明顯了。

廖建忠和丁思雲是老搭檔了,“我的意見和丁總一樣,我支持渡河計劃,但是我一直對讓個運維出身的毛頭小子掌舵表示懷疑,這不,一來就要破壞公司的職級體係。嗬嗬” 廖建忠說完喝了一口茶。

“廖總知道韓信的故事吧。”徐平解開西裝紐扣後的聲音有些激揚,“漢高祖拜將時,蕭何說'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韓信受胯下之辱時,沒人看出他是統帥之才。” 徐平走到幕布前,激光筆的紅點停在陳默照片下方,“這個你們口中的'運維小子',去年提前完成了公司重點項目,優化了整個it運維人員成本,主導運維自動化的變革,揪出了公司商業間諜。就連目前渡河項目的進展也是比預期快的。”

畫麵突然切換到世界地圖,“而此刻,我們十二個海外研究所正在用他們團隊寫的補丁,繞過asl的光刻機管控!”

“徐董,現在不是講曆史故事的時候。” 鄭青山也有些急了。

“正是要講曆史!” 徐平霍然起身,“當年漂亮國商務部那紙禁令,把我們海外研究院的樣機扣在海關時,諸位應該還記得那滋味。”

“漂亮國這麼多年來各種針對我們華興的操作,彆人可以不知道,但我們華興人每個人都知道,其中以我們幾個老家夥最清楚。”

“我們er裡麵某些國家的賬套和公司內部郵件裡麵的內容都得用代號是為什麼你們不會就忘了吧?”

(漂亮國作為地球警察管得比較寬,不允許華興和某些國家做生意。華興隻能當麵答應,私下憋屈著悄悄搞。)

“左總,兩船爛在公海的光模塊你可還記得?”

徐平一波輸出後開始無差彆攻擊,傷害終於還是直接打到了友軍身上。

會議室突然陷入死寂,隻有鄭非手指輕輕敲擊實木桌麵發出規律的噠噠聲。

窗外的烏雲壓得更低了。

“徐董的意思是” 丁思雲剛要開口,窗外閃電的藍光透過玻璃,把徐平的身影拉成巨人般的剪影。

春雷突然炸響,把丁思雲的話生生憋了回去。

“我的意思是,” 徐平調出曾經海關扣押貨物的監控記錄,畫麵上戴著防毒麵具的檢查員正在拆解華為4g基站,“當敵人已經在衝鋒,我們居然還要爭論該不該啟用年輕將領?”

他的激光筆重重戳在桌上的《天才少年計劃》計劃上,“教員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華興的將來也一樣,歸根結底是要靠年輕人的。”

會議室再次陷入死寂,徐平摘下眼鏡擦拭著,他表演完了,給自己打90分。

鄭非開口,“小左,你什麼意見?”

左夢安在董事會上也依然霸氣側漏,麵對四位反對的董事也絲毫不怵,“我當然是支持,企業的核心是人,頂尖的人才才是帶動頂尖企業的火車頭。”

鄭非點點頭,轉向一直沒有說話的馮庭波,“你的意見呢?”

“我支持。” 這位在場的唯一女士態度堅決,旗幟鮮明的讚同。

本來想問問原因的鄭非忽然想到了什麼,也就沒問出口。

這位華興董事會唯一的女性,也是華興海思的總裁。

芯片研發這個領域曆來都是一個頂級人才大概率可以吊打一百個普通人加起來的地方。

馮庭波和華興半導體事業部總裁陳立仁的關係頗有淵源,早年間馮庭波是要彙報給陳立仁的。

後續隨著海思規模越來越大,公司也越來越重要,馮庭波就開始直接彙報給董事長。

去年更是先陳立仁一步進了董事會。

前世華興被加入實體限製清單以後,馮庭波的一封公開信也算是道儘了海思全員的艱辛。

鄭非再次問向徐平,“如果給你們三年時間,需要多少這樣的'天才'?”

“首批需要五十人。”徐平調出陳默給他重點標注著“s級人才”的名單,“覆蓋芯片設計、分布式係統、芯片設計工具鏈開發、圖形化交互與數據處理、操作係統內核開發、分布式係統與跨設備協同、數據庫架構和內核研發、半導體工藝集成、高性能計算與雲計算、底層係統優化、數學與算法研究、ai與自動化等方向。但需要董事會特批”

在場的董事們又不是完全不懂技術,哪能聽不出這裡麵不知道有多少陳默夾帶的私貨。

馮庭波的眼神則是越發亮了起來。

陳默要是知道了各位大佬覺得他夾帶私貨肯定會大喊冤枉。

這特麼比竇娥還冤啊,他夾帶私貨還不是為了公司嗎?

這裡麵有芯片需要的人才,有鴻蒙需要的人才,還有ai需要的人才,這明明是公貨

會議室再一次陷入死寂。

鄭非回憶去到了1989年那個暴雨夜,自己在鵬城廠房裡組裝第一台交換機的場景。

那台交換機從芯片到螺絲,就沒有一個零件是國產的。

他緩緩開口,“4比3,陳默這小子到是很會出難題嘛,把你們一個個久經沙場的老家夥都難住了。”

“我記得我們當年老說'華興不需要曆史,華興要創造曆史'。” 鄭非的聲音像從歲月深處傳來。

他把保溫杯輕輕放在桌子上,“我們渡河,以前是坐船,現在是造船。”

然後又用著他略帶貴州方言的普通話說道,“要人家造船,還是一上來就造大船,至少要給彆個幾個高級工程師嘛。”

最終表決的時候窗外的暴雨傾盆而下,八個人紛紛舉起了讚同的手,像夜航船上漸次點亮的燈。

——————————

章節字數以外,帖一個當年海思總裁的公開信,免得你們說我水字數。

大家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下一章。

我會把關鍵字改一下(改成和原文一樣的關鍵字),因為當初很多員工轉發了朋友圈,又被公司要求刪掉朋友圈。

至於原因嘛作者就不說了。

——————————

【海思總裁致員工的一封信】

尊敬的海思全體同事們:

此刻,估計您已得知華興被列入漂亮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的實體名單entitylist。

多年前,還是雲淡風輕的季節,公司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漂亮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興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

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數千海思兒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

數千個日夜中,我們星夜兼程,艱苦前行。

華興的產品領域是如此廣闊,所用技術與器件是如此多元,麵對數以千計的科技難題,我們無數次失敗過,因惑過,但是從來沒有放棄過。

後來的年頭裡,當我們逐步走出迷茫,看到希望,又難免一絲絲失落和不甘,擔心許多芯片永遠不會被啟用,成為一直壓在保密櫃裡麵的備胎。

今天,命運的齒輪轉到這個極限而黑暗的時刻,超級大國毫不留情地中斷全球合作的技術與產業體係,做出了最瘋狂的決定,在毫無依據的條件下,把華興公司放入了實體名單。

今天,是曆史的選擇,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多年心血,在一夜之間兌現為公司對於客戶持續服務的承諾。

是的,這些努力,已經連成一片,挽狂瀾於既倒,確保了公司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和大部分產品的連續供應!

今天,這個至暗的日子,是每一位海思的平凡兒女成為時代英雄的日子!

華興立誌,將數字世界帶給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我們仍將如此。

今後,為實現這一理想,我們不僅要保持開放創新,更要實現科技自立!

今後的路,不會再有另一個十年來打造備胎然後再換胎了,緩衝區已經消失,每一個新產品一出生,將必須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

前路更為艱辛,我們將以勇氣、智慧和毅力,在極限施壓下挺直脊梁,奮力前行!

滔天巨浪方顯英雄本色,艱難困苦鑄造諾亞方舟。

馮庭波

2019年5月17日淩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