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張先生主導過中石油全球係統升級。” 蔣正濤試圖挽救。
“中石油用的是oracle 11g,而我們要處理的是三十倍於它的並發量。” 蘇琳調出密密麻麻的監控日誌,“上周五晚高峰,我們的預生產環境每秒處理了47萬筆訂單,他的解決方案在壓力測試中崩潰了兩次。”
陳默這時也起身走向白板,馬克筆在白板上劃出聲響:“我們要的是最優秀的社會人才,不要總是問我們同事這個崗位有多少預算,那個崗位薪資最多能開到多少。”
他把寫在白板上的“95分”圈了好幾次,“隻要是最好的人,不存在預算,你們獵頭明白嗎?”
蓉城濱江路香格裡拉酒店宴會廳,水晶吊燈在深灰色地毯上投下細碎光斑。
蔣正濤調整著袖扣走進會場時,愛德森獵頭ceo allen正在和華興的hr經理談笑風生。
對方瞥見光芒國際團隊,故意抬高聲調:“我們剛幫微軟亞研院挖到三個ieee fellow,華興的項目對我們來說也就那樣”
蔣正濤知道對方是嘴硬,要真是不在意也不會專程安排一個大團隊做華興的單子。
隻是你們自己不爭氣罷了。
想到這裡忽然想起對方公司有個叫康蕙的小顧問好像也成了三單,比起自己公司的藺珊珊也不妨多讓了。
倒是可以考慮挖過來
“蔣總”華興采購認證處的周倩突然從側門招手,“陳部長臨時要看人才漏鬥模型,麻煩帶電腦過來。”
allen的笑容僵在臉上。
這個本該由所有乙方都參與的閉門會議,此刻光芒國際團隊正抱著筆記本匆匆走向會議室。
藺珊珊經過愛德森團隊時,聽見有人低聲咒罵:“又是這套,上次搶阿裡單子也玩這手。”
蔣正濤如果聽到一定會嘲諷對方自己不知道提前來嗎,這可是態度問題。
第二天下午兩點三十五分,浦東機場。
蔣正濤站在行李領取處前一邊等一邊揉著太陽穴。
今天去客戶那邊,受到了震驚很多,得到的收獲不小。
陳默團隊帶來的壓迫感仍在血管裡震蕩,他打開手機看到蘇琳臨走前發的加密郵件,附件是標著“重要”的《渡河計劃人才能力矩陣》。
“蔣總,看這個!”藺珊珊突然舉著iad衝過來。
同行的崔曉娜和陳明昊也都好奇的湊了個腦袋到這邊。
藺珊珊屏幕上是她剛扒出的github隱蔽倉庫,“那個被否的甲骨文專家,他五年前用匿名賬號參與過阿裡雲數據庫開源項目!”
蔣正濤眯起眼睛看代碼提交記錄,突然笑出聲:“這小子在oracle領工資,私下給國產數據庫貢獻了七萬行代碼快!讓技術組的顧問做交叉比對,所有被拒候選人重新篩查開源社區痕跡!”
高架橋上的車流仍在奔湧,光芒國際辦公室再度亮起燈火。
2000公裡外的蓉城,陳默在家裡書房翻閱著最新版候選人報告。
他在某個曾被紅筆劃掉的名字旁寫下批注:“重新評估,重點關注模塊化架構思維。”
五月慕尼黑的晚上最是耐人尋味。
暮色漫過聖母教堂洋蔥頂時,老城磚縫裡的暑氣便一寸寸涼了。
麵包房學徒挎著柳條筐收招牌,鐵鉤子碰得叮當響,驚起簷角灰鴿子撲棱棱掠過玫瑰窗。
穿皮圍裙的酒館老板在門口灑水,石板路上浮起白日曬出的啤酒花香,倒像是把整座城浸在了麥芽釀的溪流裡。
老繪畫館街的煤氣燈次第亮起來,銅燈罩籠著圈毛茸茸的光,正照著流浪藝人擺弄木偶戲箱。
紅胡子老頭演浮士德與魔鬼,提線一抖,影子就跳到聖彼得教堂的白牆上。
sa的首席架構師王啟明站在公寓陽台上,指尖煙頭的紅光在夜色中忽明忽暗。
樓下啤酒館傳來巴伐利亞民謠的歡快旋律,妻子把女兒的國際學校錄取通知書輕輕放在藤編茶幾上:“蓉城德威每年學費相當於你在sa兩個月薪水。”
他盯著通知書上燙金的校徽,想起下午那個越洋電話裡光芒國際獵頭說的話:“華興可以給您提供的最好的條件。”
夜風掀起茶幾上的技術文檔,露出高斯數據庫架構圖的一角。
那精妙的分片算法竟與他五年前未發表的論文不謀而合。
王啟明想起兩天前在sa總部沃爾多夫的行政樓裡,hr要和他續簽十年期合同,股票激勵方案是去年的三倍。
他在各種糾結間卻想起昨夜視頻麵試時陳默平平淡淡的話,“我們搞er也好,數據庫也罷,都隻是不想自己被卡脖子。”
作為混跡國外職場多年的高級牛馬,王啟明自然知道華興的處境。
他記得視頻那邊的陳默並沒有跟他上什麼價值觀,全程都很平靜,像是在說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卻讓他自己莫名其妙的有些燃,讓他想起二十年前在清華實驗室熬夜調試代碼的自己。
慕尼黑公司新總部辭職那天,cto漢斯把藍色工牌拍在橡木桌上:“你這是在背叛二十年職業生涯!”
窗外新天鵝堡的輪廓在雨中模糊,“知道為什麼中國公司永遠做不出真正的數據庫嗎?你們缺乏”
“缺乏什麼?” 王啟明突然用德語反問,“缺乏像你這樣,連實習生用開源代碼都要報備的官僚?”
他從公文包抽出華興公開的測試數據,“看看這個,你們引以為傲的集群管理算法,正在被中國團隊用三分之一成本超越。”
機場退稅櫃台前,王啟明把sa的名片也扔進回收箱。
海關官員檢查他裝滿技術資料的行李箱時,女兒看著窗外發呆。
漢莎航空的波音777正掠過蒼穹,機翼在阿爾卑斯山的雪光中灼灼生輝。
第二天的蓉城麗思卡爾頓酒店,王啟明打開陳默團隊發來的文件。
當看到自己當年被sa否決的“動態資源網格構想”出現在渡河計劃白皮書時,他猛地灌下半杯單一麥芽威士忌。
妻子默默遞過簽字筆,她知道已經回國的老公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蓉城研究所u12樓的會議廳裡,陳默將工牌遞給王啟明,笑著對他說道,“歡迎來到真實戰場。”
這是他親自說服招聘到的唯一一個21級的高級技術專家。
大屏正在播放壓力測試實況:每秒五十三萬筆訂單在自主架構中奔流。
深夜回家的路上,王啟明在車載電台裡聽到全是中文感到格外安心。
哪怕是廣告和深夜鬼故事。
這熟悉的語言讓他覺得自己的沒有選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