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設在湖畔的聽雨軒,穿過曲徑通幽的竹廊時,黃總指著簷角的風鈴:“這是專門從石經古寺請來的驚鳥鈴,陳總聽這聲音可還清心?”
走在最後的王宇聞言,心中暗道一句“黃總牛逼”,立即掏出手機記下來知識點。
以後高低得來這麼一套,看我不把甲方爸爸哄暈。
包廂裡檀香嫋嫋,啟功題寫的“知行合一”橫幅下,二十人圓桌鋪著雲錦桌布。
陳默的骨瓷餐盤旁放著厚厚一本菜單,菜品名都用瘦金體手寫。
黃總轉動玻璃轉盤,清蒸東星斑的魚眼正對主位:“聽說陳總祖籍南貢?我們專程請了擅長江湖菜飯店的主廚。”
當乾燒魚籽轉到麵前時,陳默筷子微頓,泡椒味撲麵而來,正是老家最地道的做法。
黃總適時說道:“這道菜的火候要把握得很精準,輔料也要恰當合適,用多了會鹹,用少了壓不住魚腥味。就像咱們做技術,差一微米都不行。”
張福全聽對方花式讚美自己公司的話聽了一晚上,感覺自己就特麼跟孫悟空聽唐僧念經一樣煩死了。
他好想把對方嘴縫住,可惜隻能想想,於是夾了一片蒜泥白肉壓壓驚。
黃總說完話以後開始了敬酒,他站了起來,轉身向圓桌離主位最遠的劉大勇說道,“沒有劉經理,今天我是沒有辦法認識到陳總、張總和宋總的。特彆感謝劉經理幫忙邀請到陳總。”
劉大勇聽完立馬站了起來,舉起酒杯回敬對方後一飲而儘。
陳默聽他說完這話以後就覺得這黃總有點東西啊。
關於第一杯酒敬劉大勇,首先今天坐主位的他肯定不會怪黃總不懂事。
其次在座的人包括張福全和宋彥雄都會覺得黃總是個知道感恩的人。
最後還能收割一波劉大勇的感激。
這次的飯局和峰會,劉大勇都算半個中間人,黃總肯定知道要是沒有他陳默大概率是不會親自參加的,甚至張福全都不會來,最多把宋彥雄叫來應付一下。
他的這個操作雖然有一些表演成分,但也算是這種有中間人組的大佬局的標準操作了:
第一步,第一杯酒先敬中間人,表達自己的感謝,讓大佬知道自己是一個懂感恩的人。
第二步,在酒局上不要盲目加大佬信息,首先得谘詢一下中間人,“我是否可以跟大佬建立個聯係”。
問出這句話中間人肯定會讓你這麼做,畢竟中間人既然願意幫忙組局,就一定會同意。
如果沒有谘詢中間人意見,就犯了“隔朋不交友,隔鍋不上灶”的忌諱。
當然這個標準操作和今天場景並不是完全匹配,但也並不妨礙黃總“表演和收割”一波。
果然,在座大多數人離歌集團的高管在看見黃總第一杯酒敬了公司裡一個“小小的”維保經理後都露出敬佩的神色。
劉大勇也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大佬飯局,喝了一口酒後黝黑的臉漲得通紅。
他端起分酒器的手有些激動,53度的茅台在玻璃杯裡晃出漣漪:“黃總,我也回敬您一杯,老劉我不會說漂亮話,以後看我表現。”
一口酒剛下肚,便看見黃總又輪流敬向了甲方的三位大佬。
劉大勇倒吸口涼氣,頓時覺得搞技術還是挺香的,至少不用這麼“舔”。
也就陳總三人其實不喜歡酒桌文化,不然黃總不得喝死?
劉大勇觀察到陳默已經休息了一會兒沒喝酒了,估摸著對方應該是緩過來了,又倒了一杯酒走到陳默身邊,“陳總,我”
陳默拍了拍他手臂,笑著對他說,“搞技術的不太會說話嘛,我知道。恭喜你升職啊”,說完和對方碰杯後一口悶了下去。
老劉敬完酒便心滿意足的回到座位上。
酒過三巡,王宇也端著分酒器過來:“陳總,二期數據中心”
分酒器裡的二十年茅台剛要傾瀉,黃總突然咳嗽:“我們不談公事。”
轉頭卻對服務員笑道:“醒酒湯裡多加些葛根,陳總張總他們明天要正常上班。”
黃總心中暗歎,公司這銷售總監還是太急了一些,說實話,今年能保住原本的數據中心維保服務合同他都直呼僥幸。
這王宇還特麼跟個二傻子似的往上湊,再讓他說下去還不得把好不容易挽回來的一點印象分都給敗光了。
趕緊給對方使了個眼色讓他閉嘴。
酒局最終還是沒能幸免聊到了工作上。
當陳默說道今後的運維一定會是以容器化為主的時候,以黃總對西南分公司技術高級經理隋工的了解,一看對方就是不認同的樣子。
隋工是年輕的技術經理,直接開口,“陳總,我認為您說的這個吧,我有些不同的觀點。”
黃總一聽要遭,不過已經來不及了。
隋工說完以後場麵就有些尬了,但陳默卻笑著不說話,也不搭理他,跟個沒事人一樣,該吃吃該喝喝。
果然,聽見張福全對著隋工說道,“來來來,不說這個,我敬你一個。”
相當於直接把這個問題抹掉了。
在場幾個人精立馬在隋工頭上貼了個“二貨”的標簽。
隋工看陳默壓根兒就沒理他,特彆是還有跟他關係不太好的同事眼裡的嘲笑,後麵的飯吃得就有些難受了。
宴席尾聲,服務員端上蒙頂黃芽。
黃總借著斟茶動作傾身:“聽說集團要和蓉城市政府一起搞超算中心?”
“黃總消息靈通。” 陳默吹開茶沫,看著葉片在杯底舒展成旗槍模樣,“聽說你們在申請軍工三級資質?”
黃總笑著說道:“都是為更好服務甲方嘛。”他掏出手機劃拉幾下,“劉工上個月剛通過涉密人員培訓,現在帶著八個持證技工。”
散席時,黃總親自拎著伴手禮送到電梯口。
回程路上,張福全頗為感慨的說道:“離歌那邊一堆人中就這老劉才是實在人,不對,隋工也是。”
宋彥雄補充道:“可惜二了點。”
另一邊,黃總也在回程的路上,助理小吳問道,“黃總,剛剛隋總”
黃總看見助理小吳求知的眼神灑然一笑,“如果你是大佬,表達完觀點後有嘍囉說他有不同的觀點,你會是什麼反應。”
小吳仔細想了想,然後恍然大悟地說道,“我會覺得你特麼誰啊,你配嗎?”
黃總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聽見小吳又發問了,“那如果和大佬有不同意見該怎麼辦?”
話音落在黃總耳朵裡,勾起的思維越飄越遠。
他想起了自己剛剛工作的時候,也有一個老前輩帶自己,給自己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和每一個動作的細節。
“不同的觀點容易對立,得把你的觀點翻譯成問題。要懷著探討的心,帶著問題去求教。”
小吳冥思苦想,像極了剛遇到菩堤老祖的孫行者。
黃總學著隋工的聲音,“陳總,剛剛聽您講的這一段非常有體會,但我還有一個小小的疑惑,您說的這個有沒有一種其他的可能性,它是這樣的”
小吳眼睛越來越亮。
“懂了?”
“懂了。”
“黃總,我還有個問題”小吳有些不好意思。在看見黃總點頭示意以後問了出來,“陳總算大佬嗎?”
黃總顯然愣了一下,“小吳啊,咱們都是職場人,職場上有一個永恒的規則,叫 '錢不會撒謊'。”
他看著發愣的小吳繼續補充道:
“在職場上,看一個人牛不牛很簡單,看他掙多少錢就知道了。”
“要知道在職場上靠打工年入幾百萬可比做生意年入幾百萬難多了。”
“如果有人跟你說他又會整合資源,又是從0到1獨立完成了什麼項目,最後一問年薪15萬,你信嗎?”
“就算是靠著和老板關係拿到高薪的人,這種關係本身也是一種實力。更何況能做大的老板哪有簡單的人物?真是爛泥扶不上牆的親戚最多給個幾千塊錢工資把對方養起來。”
“陳總一年打工收入超過800萬,那你現在覺得對方算不算大佬?”
隨著逐漸遠去的車尾燈,離歌集團黃總的助理小吳的聲音也一點點消失在春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