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雖然是軍民融合項目,但不是誰都能參加,我們主要招有基礎或技術的人。”
池音聽明白了,主要招收的是有一定技術基礎的人才,她當初高中畢業就嫁給了魏成良,婚後柴米油鹽,完全不具備條件,她有些失望的歎了口氣。
魏承安看到她眉眼間的失落,心裡莫名就覺得不舒服,當即鼓勵道,“你彆灰心,想加入的話,可以走海選渠道,憑你的高中基礎知識,走海選渠道應該不難。”
池音眼睛亮起來,還可以海選!
魏承安解釋的很詳細,“我們負責海選的同誌過兩天會進行全縣公開海選,會出一些簡單的知識問答,說白了就是為了挖到好苗子,運氣不錯答對題,沒有基礎知識的老百姓,他們也會幫忙引薦。”
池音聽得直點頭,心裡默默盤算著,給老百姓出的題目應該不會太深奧,憑她讀書時期的優越成績,答題不會難。
昨夜遭遇那般,今天本該要再休息的,但池音完全坐不住,她心心念念的都是培訓班的事。
魏承安在院子裡陪兩孩子玩了一會,抬腕看表,已經到了上午九點,他摸了摸小家夥的腦袋,眼神溫和的道彆。
池音馬上放下掃帚追上去,笑眯眯的問,“小叔,我能跟你去趟縣委嗎?”
她得去一趟縣委大院裡趟趟路子,搞清楚具體都有哪些培訓課程,在海選沒開始前做足準備。
就是不知道魏承安給不給她開這個後門。
昔昔插嘴,“承安叔叔,我也去。”
莞莞扔下逗螞蟻的枝條,噠噠跑過來說,“我也去我也去。”
魏承安看一眼滿臉期待的母女三人,到底是答應了。
池音聽後,眼睛亮亮的,笑起來眼睛像彎彎的月牙,給魏承安看得有些不自在,他輕咳一聲,背過身去。
池音趕忙解開圍腰給兩孩子拍去身上灰塵,一手牽一個跟在魏承安屁股後麵。
魏承安肩寬腿長的,步子邁的飛快,發現母女三人都是小跑著跟,他才放慢了節奏,原本七八分鐘愣是耗費了十幾分鐘。
到達時領導班子們都進入會議室了,魏承安喊個同事帶池音到處看看便匆匆走了。
吳仁上下打量昔昔和莞莞,不由好奇問池音,“你真的要了解培訓內容嗎?確定有時間參加課程嗎?”
池音肯定地點頭,吳仁收回視線說,“那我帶你去看看宣傳欄吧。”
吳仁把池音帶到宣傳欄,兩塊兩米寬一米長的黑板報。
一塊隻寫著潦草地寫著‘科學種植’‘高產技巧’幾個字。
另一黑板報就完整得多,木工,瓦工,廚師,手工,每項都寫得滿滿當當。
池音想著,吳仁提醒的對,她帶著兩個孩子,時間就沒有彆人那麼寬裕,就著重細看手工類。
當發現手工類還包含了裁縫,池音眼底劃過一抹驚喜,就問旁邊做畫報的女同誌,“你好,請問,這裡的裁縫課程,是不是和縫紉機有關?”
劉青春停下來,側頭看向池音,烏黑的長發隨意的綰成麻花辮,眼睛明亮,皮膚白皙,五官乾乾淨淨,穿著洗得發白的橘黃襯衫,看著是個農村女人,偏偏大大方方的站在那裡,倒像哪個事業單位的同誌。
池音看劉青春一直盯著她看,又重複了一遍。
劉青春心裡莫名浮起一絲不悅,她不喜歡工作的時候被人打擾,尤其是比她漂亮的女人,“隔壁就是教室,自己去看。”
池音道了謝,沿著走廊挨個找,看到走廊儘頭的教室裡擺著四十多把木椅子,講台上放著一台老式縫紉機,心想應該是了。
教室門半掩,她輕輕推開,一個五十出頭的大爺正在給縫紉機的針穿線,動作有些笨拙。
走進才發現是沒有戴老花鏡,就輕聲問,“你好,需要幫忙嗎?”
趙建國抬起頭,看到是個年輕人,眼裡閃過一抹驚喜,“行啊,你們年輕人視力好,我這老眼昏花的,穿半天都穿不進針孔。”
池音接過趙建國遞過來的線和針,先用手指把線頭搓細,再沾些口水。
接著半蹲著,目光專注的盯著針孔,將線頭對準針孔,指尖稍稍用力穿過去。
穿好線了,池音又轉動凸輪軸,輕踩踏板,把線的張力調整好。
趙建國看她一副輕車熟路的樣,不由好奇問,“孩子,你學過縫紉機嗎?”
池音搖搖頭,她小時候常常被池強和池豔打壓,大半時間都是躲到村裡跟外婆居住,外婆有一台縫紉機,外婆眼睛不好,穿線的活基本就讓她幫忙。
趙建國卻不這麼想,就池音剛才穿線的一套動作行雲流水,恐怕對縫紉技術也有一些掌握。
他想試試,就直接從旁邊竹筐背簍裡拿出一塊衣服邊角料,“來,你把這塊布縫邊我瞧瞧。”
池音點點頭,外婆縫補衣服的時候她常在旁邊看,後來初中需要住校就很少去外婆家,但從小看多了操作起來應該不難。
旁邊沒有高凳子,池音就站著,她把布料折疊整齊放在壓板中間,把壓腳搬下壓住折疊的角度。
單腳腳輕踩踏板時轉動凸輪軸,兩隻手一前一後仔細扶著布料走的方向。
兩分鐘不到就完成了縫邊操作,給趙建國看得眼神炙熱,“孩子,你當真沒跟哪個師傅學過?”
池音直起腰,朝他老老實實的再次搖搖頭。
她把壓腳搬上,趙建國已經迫不及待抽走布條,每一針的針眼都走得細致,他喜愛的摸著,眼裡藏不住的興奮。
“不錯!”趙建國雙眼放光,對池音的好感度再次提升,“你這,簡直就是天賦異稟啊!”
池音有點窘迫地道,“我這點針線,上街擺攤都沒人光顧攤子呢,隻是以前看多了外婆縫補衣服的動作,所以也沒什麼技巧。”
趙建國這才認真打量池音,長得漂亮,城裡的女同誌們都穿碎花連衣裙還染著卷頭發,她卻是綁著麻花辮,腳凳帆布鞋,穿著是典型農村女性的打扮。
趙建國抿唇思考了幾秒,農村人進城參加培訓班的概率幾乎沒有,但這樣一個好苗子,他也不想從自己手中流失。
趙建國在心裡盤算,他這把老骨頭教不動多少人了,難得遇到個有天賦的好苗子,要不給她最優條件看她願不願走出農村來跟他學習。
趙建國打定注意後,再次開口說,“孩子,你這手法已經很穩了,你不嫌棄的話就當我的徒弟,我會把我所有技巧都教給你,學成了不說頓頓有肉吃,白菜豆腐肯定少不了。”
池音愣住了,她今天第一次用縫紉機縫邊角料,真才實學都談不上,更彆提什麼技術了。
可趙建國卻願意教她,收她。
她何德何能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