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九村去往永平縣,乘車差不多小半日的路程。
霍令甲、霍小乙兩兄弟爭著駕騾車,林柔便不去理會。
進了車廂,林柔坐在長凳上閉目養神,頭隨著騾車起起伏伏地晃動,不一會兒,就打起了哈欠。
林青山心疼閨女,用手扶著她的頭靠在了自己的肩膀,盼著閨女能好好睡一覺。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打起了哈欠。
難怪說瞌睡是會傳染的。
片刻時間,也都頭靠著車廂,張著嘴,呼呼大睡了起來。
牛車上的人也被車搖晃的昏昏欲睡。
裡正手裡拿著牛鞭,打起十二分精神,身子坐得倍直,這次他可得站好這趟崗,不能再讓人從眼皮子底下給跑了!
他時不時回頭,用鞭子抽在地上,發出劈裡啪啦的響聲。
“你們幾個,都給我跟上!若是動什麼歪心思,少不了一頓鞭子!”
胡三刀、二賴子瘋狂點頭,忍著痛,加快了腳步。
他們二人被打得最慘,身上已經沒有一塊好地了,如今又綁在頭排,生怕裡正又一頓抽。
路上,不少人對著他們議論紛紛。
“這些是什麼人?怎麼被打得連模樣都看不出來了!”
“你沒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嗎?看他們也不是什麼好鳥!”
“這牛車有點眼熟,這不是…… 天九村的裡正嗎?”
有認識的人上來搭話:“呂老,您這是乾啥去?”
裡正仰起頭得意洋洋:“我們要去趟縣衙,把這些個燒殺搶掠的山匪送進大牢!”
路兩邊的人一聽,綁著的這些人是山匪,全都圍在了路兩側。
“哎呦!呂老,這麼多山匪都是你抓的?這可為永平縣立了大功!”
“恭喜呂老,賀喜呂老啊!為百姓除了害!”
也有人小聲嘀咕:“可比那個好不作為的縣太爺,強多了……”
立馬被裡正禁聲:“此話可不能亂講,免得禍從口出!”
那人立馬拱了拱手:“晚輩受教了!”
裡正又擺了擺手:“哎,你們也太高看老朽了吧?老朽一個文弱之人,哪裡打得過山匪?全憑村子裡的後生還有各路英雄好漢出手,這才將他們一網打儘!”
“就是車上的英雄了吧?”
裡正將手放在嘴前“噓”了一聲:“他們太累了,讓他們好好睡會兒。”
路人很識趣地住了聲。
但他們沒有走,而是一路相隨,跟著他們去了縣衙。
山匪被抓,受益的可是全縣的百姓,自然都想瞻仰下英雄的模樣。
又走了近半個時辰,永平縣的城門樓浮現在大家的眼前。
城門高大厚實,雄偉壯觀,而城牆上的箭樓高聳巍峨,直入雲霄,就好像一名戰士,守衛著一方百姓。
裡正跳下牛車,跟門卒交涉了幾句。
他們拿著通緝令一一對比被綁的山匪後,就放行了。
進了城門,陣陣喧嘩闖入大家的耳朵。
林柔也被窗外的吆喝聲吵醒了。
掀開小窗上的帷幔,向外看去。
不愧是縣城!
路上全鋪的是青色的石板,乾淨整潔。
街道兩旁商鋪林立,酒肆、茶坊、胭脂鋪、成衣鋪等一應俱全,熱鬨非凡!
不論是建築、裝扮還是規格,都比鎮上高級了好幾個檔次!
沿著主街道進入中心位置,就看到坐北朝南的縣衙。
縣衙的左側放著一架鳴冤鼓,方便百姓擊鼓鳴冤。
但不知為何,林柔隻看到了鳴冤鼓,卻不見擊打的鼓槌。
他們並沒有從正門進入,而是跟著裡正的牛車去了二堂。
“快看!就是那些人活抓的山匪!”
“全都背著弓箭,是獵戶吧?”
“難怪會有這樣的身手!我還尋思到底是什麼人可以與山匪抗衡!”
“怎麼還有個小姑娘?她也是來領賞的嗎?”
“或許是跟她爹來的,也不一定!”
百姓們議論紛紛,全都伸長了脖子張望。
古代縣衙,一般分為三堂。
其中建築莊嚴肅穆的是大堂,也就是縣太爺發布政令、舉行重大典禮、公開審理重大案件,還有迎接聖旨的地方。
但永平縣屬於偏遠縣城,能接到聖旨的時候屈指可數。
在縣衙大堂,通常會設置知縣公堂,在公案上方掛著“明鏡高懸”的匾額。
衙門內還有六房,即為吏、戶、禮、兵、刑、工,附屬在大堂東西兩側。
二堂是縣太爺處理一般的民事案件,接待外地官員,並與治下的鄉紳、裡正商議政事的地方。
而到了三堂,則是縣太爺日常起居還有辦公的地方,家眷們也居於此處,屬內宅的範疇。
進了二堂,裡正讓衙役進門通報,說明來意,是為了押送山匪過來。
片刻時間,徐師爺就從裡麵迎了出來。
裡正似乎已經習以為常,縣太爺事務繁忙,很多事情都由徐師爺代辦。
看來今天亦是如此。
他趕緊拱手行禮:“見過徐師爺!”
林柔等人學著樣子紛紛行禮:“見過徐師爺!”
徐師爺趕緊扶起裡正:“哎呦,呂老哥,不敢當不敢當,你這不是折煞小弟了!其他人也快請起。”
他們二人經常見麵,有些私交。
寒暄過後,直奔主題。
“呂老哥,聽衙役說你押了一批山匪過來?”
“對!就是他們!骷髏山上的山匪,以胡三刀、二賴子為首,全都押過來了!”
裡正指了指身後的人:“是他們合力將山匪製服的!小老兒隻是替他們引個路!”
徐師爺握住裡正的手:“好啊!好啊!真是後生可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胡三刀作惡多端流竄至此,禍亂鄉裡,死不足惜!還好你們將他們拿下,讓更多的百姓免受其苦,徐某代縣太爺謝過諸位了!”
徐師爺一本正經地行了拱手禮,眾人趕緊回禮。
隨後,徐師爺邀裡正等人往裡走,慢條斯理:“朝廷下發了通緝令,賞銀自然比一般的土匪高謝!諸位英雄理應嘉獎。
你們隨我來,去主簿那裡做好筆錄,核對無誤後簽字畫押,即可去賬房領取賞銀!”
徐師爺不僅和藹可親,辦事也很有條理,給林柔他們安排得明明白白。
沒多一會兒,大家就領到銀子了。
最後一致決定,林柔拿大頭十五兩,其他人每人一兩。
有了這銀子,起碼過年那幾天不愁了。
他們從二堂出來時,正好與縣太爺的馬車擦肩而過。
當他的外甥女掀開帷幔時,林柔的背影闖入她的視線,她冷笑了一聲:“還真是冤家路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