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塵與魚玄機曆經數月跋涉,終於抵達了巍峨壯麗的昆侖山腳下。舉目望去,群山連綿,層巒疊翠,仿佛一幅潑墨山水畫。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人心生淒涼。往昔生機勃勃的山川,如今已被戰亂的陰霾籠罩。荒蕪的村莊、殘破的屋舍在寒風顯得格外讓人毛骨悚然,一群群老鼠肆無忌怠串行,酒莊掛在著破爛的招牌仿佛在低聲訴說著曾經的苦難與無奈。
李逸塵望著這片滿目瘡痍的土地,心中湧起一陣悲憫之情。他緊緊握住魚玄機的手,低沉而堅定地說道:“玄機,能與你共赴這亂世,是我此生之幸。無論前路多麼艱險,我們都要全力以赴,還天下一個太平。”魚玄機輕輕點頭,目光如鐵,透出無比的堅毅。
夜幕降臨,天色漸暗。李逸塵與魚玄機在山穀中稍作休整。他們剛將馬匹拴好,正準備生火取暖,忽然聽到山穀外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二人警覺地對視一眼,隨即循聲而去。
行至山穀附近,隱約聽到陣陣喊殺聲,如同沉悶的雷聲在山穀間回蕩,透出一股緊張與凶險的氣息。二人對視一眼,毫不猶豫地施展輕功疾馳,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奔去。
趕到山穀時,眼前的景象令人觸目驚心。一群義軍被藩鎮大軍團團圍困,如同鐵桶一般。藩鎮軍隊陣容嚴整,刀槍林立,士兵們身著厚重的鎧甲,麵無表情,眼神冷酷無情。陣前挺立著一位將軍,身材魁梧,戰甲雖破舊卻洗得發白,血跡斑斑的麵龐輪廓分明,眼神深邃銳利,透出一股無畏的勇氣與堅定的信念。
然而,義軍的處境卻極為危急。他們人數遠少於藩鎮大軍,且個個疲憊不堪。士兵們衣衫襤褸,身上帶著傷,鮮血滲透了衣物。即便如此,他們依然緊握武器,眼神中透出不屈的光芒,圍繞在一位威風凜凜的男子身邊,準備殊死抵抗。
那位身穿華麗戰甲的藩鎮將領騎在馬上,居高臨下地用長槍指向義軍將軍,大聲喝道:“王仙芝,你等逆賊,今日便是你們的死期!乖乖束手就擒,或許本將軍還能留你們一個全屍!”
那名叫王仙芝的男子怒目而視,毫不畏懼地回應道:“你們這些藩鎮惡人,平日魚肉百姓,無惡不作,才是真正的逆賊!我等為天下蒼生而起,為的是讓百姓免受欺壓,即便戰死,也毫無遺憾!”說罷,他高舉長刀,帶領義軍拚死抵抗。
李逸塵見此情景,毫不猶豫地拔出長生劍。劍身光芒大盛,如同閃電劃破長空。他身形如電,衝入敵陣,《長生劍訣》第八重的威力儘顯,每一劍揮出,都帶出數道淩厲的劍氣,所向披靡。
魚玄機則抽出玉笛,吹奏出一曲詭異而激昂的調子。笛聲如同無形的力量,在空氣中盤旋回蕩。隨著笛聲響起,風雲變色,天空被烏雲遮蔽,天色變得昏暗。五彩光芒從她身體周圍散發出來,化作無數細小的光刃,如同暴雨梨花般射向藩鎮大軍。
藩鎮士兵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得措手不及,驚恐萬分。原本嚴整的陣容瞬間變得混亂不堪,士兵們四處逃竄,陣腳大亂。
李逸塵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他的劍法出神入化,變幻莫測。時而如蛟龍出海,劍勢磅礴;時而如靈蛇出洞,劍招詭異。所到之處,慘叫連連,鮮血飛濺。
魚玄機則在後方巧妙地控製著法術,光刃如同無形的力量,削弱著藩鎮大軍的包圍圈,為義軍開辟出一條生路。她的眼神專注,猶如夜空中的北極星,緊緊盯著戰場局勢,絲毫不放鬆。
王仙芝看到有人相助,心中大喜。他趁機鼓舞士氣,大喊道:“兄弟們,援軍已到,我們殺出去!衝啊!”義軍們聽聞援兵已到,疲憊的身軀仿佛注入了強大的力量,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們揮舞著武器,跟隨王仙芝朝著李逸塵和魚玄機開辟的方向奮勇突圍。
藩鎮將領見勢不妙,臉色陰沉。他深知若不儘快阻止這兩人,戰鬥必將失敗。於是,他親自帶領一隊精銳騎兵,朝著李逸塵衝去。
李逸塵見狀,非但沒有退縮,反而迎著騎兵衝了上去。他看準時機,施展出一招“劍蕩乾坤”。隻見一道巨大的劍氣從長生劍中洶湧而出,如同波濤洶湧,直接衝向騎兵隊伍。騎兵們被這股強大的劍氣震得人仰馬翻,陣形瞬間崩潰。
魚玄機則趁著藩鎮大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李逸塵身上時,雙手快速結印,口中念念有詞。天空中突然出現一個巨大的五彩漩渦,漩渦飛速旋轉,發出“呼呼”的風聲。漩渦中射出一道道光芒,將藩鎮大軍的陣形徹底打亂。
就在這時,王仙芝帶領義軍如猛虎下山般衝了出來,與李逸塵和魚玄機內外夾擊,對藩鎮大軍展開了猛烈的反攻。王仙芝身先士卒,長刀揮舞,如同黑色閃電,在敵陣中穿梭自如。他的刀法剛猛有力,每一招都帶著千鈞之力,所向披靡。
經過一番激烈的拚殺,藩鎮大軍終於抵擋不住,開始節節敗退。義軍成功突圍,王仙芝帶領剩餘的義軍將士,來到李逸塵夫婦麵前。他抱拳行禮,眼中充滿感激之情,聲音洪亮地說道:“多謝二位大俠出手相助,若不是二位及時趕到,我等今日必死無疑。敢問二位尊姓大名?”
李逸塵收起長生劍,微笑著說道:“我乃李逸塵,這是三清山魚玄機。路見不平,自當拔刀相助,王將軍不必客氣。”
王仙芝聽聞李逸塵和魚玄機的名字,心中湧起深深的敬意。他深知,這兩位大俠絕非等閒之輩,能在危急情況下力挽狂瀾,必定有著非凡的實力和高尚的品德。他熱情地邀請李逸塵和魚玄機到義軍的臨時營地一敘。
在營地裡,氣氛略顯沉悶。義軍們雖然成功突圍,但傷亡慘重。王仙芝詳細講述了義軍的困境以及起義的緣由。他痛心疾首地說道:“如今藩鎮割據,殘暴不仁,百姓苦不堪言。他們橫征暴斂,強占民田,百姓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為了滿足私欲,藩鎮還強征民夫,讓無數家庭妻離子散。我等雖舉起義旗,但勢單力薄,難以與眾多藩鎮抗衡。今日若不是二位相助,我這支義軍怕是要折損在此了。”
李逸塵沉思片刻後說道:“王將軍心懷天下,義舉令人欽佩。隻是如今局勢複雜,僅憑義軍之力,恐難以推翻藩鎮統治。我們必須聯合各方力量,共同對抗藩鎮。”魚玄機也點頭附和道:“不錯,我們可以聯絡各地義軍,以及朝廷中尚存的忠義之士,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方能與藩鎮一決高下。”
王仙芝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他說道:“二位所言極是,隻是各地義軍各自為戰,缺乏統一指揮,而且朝廷內部腐敗不堪,忠義之士也難以施展拳腳。不知二位可有良策?”
李逸塵目光堅定地說道:“我們可以先從聯絡各地義軍入手,說服他們摒棄前嫌,共同抗敵。至於朝廷,我們也不能放棄爭取,或許可以找到一些有識之士,從內部進行改革,削弱藩鎮勢力。”
三人圍坐在一起,徹夜長談,製定著未來的計劃。王仙芝在交談中,對李逸塵的見識和武功越發欽佩,心中漸漸萌生出拜李逸塵為師的想法。他看著李逸塵,眼中充滿了敬仰和期待,說道:“李大俠,我王仙芝願拜您為師,還望您能傳授我武藝和謀略,助我為天下蒼生謀福祉。”
李逸塵也看出了王仙芝的不凡,不僅有著過人的勇氣和領導才能,更有著一顆俠義之心。他心中暗自思忖,若能將王仙芝培養成才,對於對抗藩鎮,必能拯救天下蒼生。他微笑著點頭道:“王將軍有此決心,我自當傾囊相授。隻是這前路艱難,你我需共同努力。”
此時,鎮守潼關的郭子儀正在城頭巡視,他手中的靈犀喚影儀突然射出一束紫色強光,直指出西域魔軍大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