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川前村。
今天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李鳳妹夫妻早早就起來準備中午的飯菜了。
今年,她比以往的每一年都激情滿滿,連菜也比以往不知道豐盛了多少,不但有臘肉和臘魚,還專門殺了一隻雞。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劉家最有出息的小姑子劉阿芳今天要回來。
還有劉阿霞,劉阿霞這個之前的窮小姑子,也不是之前的那個窮小姑子了。
人就是這樣,招待客人也是分等級的,之前的窮小姑子回來,隨便弄弄吃點就算了。
現在不一樣了,這兩個小姑子有出息了,劉阿霞有工作,家裡也跟著跑貨郎了,更彆提到鎮上開了鋪子的劉阿芳。
所以劉家自然不會像之前那樣隨便弄弄了,必須得重視起來,讓這兩個小姑子感受到娘家對她們的熱情。
李鳳妹風風火火的進了廚房,見水開了連忙朝門外喊道,“國兵,水開了,你趕緊把雞提出來,把毛燙了,待會阿芳他們可就要來了。”
劉國兵提著一隻殺好的雞進了廚房,將開水一瓢一瓢的淋在雞上。
李鳳妹將剩下的熱水倒在被熏的漆黑的臘肉上,又朝著外麵喊道,“小建,小建,你幫阿霞抱著孩子,讓阿霞去地裡扯一些蒜回來洗。”
劉小建從屋內走了出來,“讓阿霞在家帶孩子,我去地裡扯蒜。”
喬有財一家四口在村口就遇上了劉阿霞一家,剛從村口進來,不少人就朝著劉阿芳姐妹打招呼。
“新年好啊,阿芳阿霞回來了啊。”
“嗨,阿芳這是越來越年輕了啊,小時候我還抱過你呢,從小看你就是個有福氣的,我記得啊,你家三姐妹,就你最愛乖了,你媽給你做了雙花布鞋,你穿著新鞋,墊著腳尖一扭一扭的,到處讓人看你鞋子,哈哈哈~”
劉阿芳姐妹從村口到劉家門口,遇上了好幾波又熱情又和善的“遠親”,各個都跟自己家裡有點拐著彎的關係。
各個都能回憶自己小時候的趣事,好像以前有多親似的。
進了劉家,劉鐵欏已經坐在桌旁邊了。
下麵子女都有了好生計好出路,日子一家比一家好,連孫輩劉小建和邱石他們也成長起來了,再也不用麵朝黃土背朝天的靠著老天爺賞飯吃了,他臉上也是掩不住的開心高興。
“都來了啊,走累了吧?”
“姥爺,新年好。”
“姥爺~”
“爸,新年好,身體健康。”
大家爭先恐後的牽著打招呼,熱鬨的場景,讓劉鐵欏喜笑顏開。
“好,都好,大家健康,事事順意。”
李鳳妹招呼著大家喝茶,“來來來,這邊桌子下麵架了地灶,才加了碳,可暖和了,過來這邊喝茶。”
說著她端著一個糖盤子,一把一把的給小輩散糖。
連喬江心也分到了四五個。
劉阿芳和劉阿霞,進門就遞給了劉鐵欏一個紅包,又給李鳳妹的大孫子一個紅包。
現場氣氛那叫一個其樂融融。
喬江心朝著人群看了一眼,並沒有看到大姨劉阿花。
現場氣氛很好,母慈子孝,姊妹之間親密融洽,小輩開心,長輩和善,現場時不時傳出哈哈的笑聲。
好到喬江心都不忍心破壞這麼好的氣氛。
她朝著門口走去,劉國兵一邊拔毛一邊朝著喬江心道,“江心,站門口乾啥啊?屋裡烤火去。”
喬江心剝了一顆糖含在嘴裡,“大舅,我不冷,穿了厚棉衣。”
“對了,大姨她們還沒來嗎?”
劉國兵拔毛的手指停頓了一下,臉上閃過不自在,含含糊糊道,“還沒來呢,要之前,你大姨早早就過來幫忙了,今年許家吵了好幾場,你大姨年前辭年都沒來,就路上遇見你姥爺,讓他順便提回來幾個饃,估摸著是慪著氣呢。”
喬江心裝作疑惑套著話,“許家鬨什麼啊?”
劉國兵歎了口氣,“還能鬨啥啊,就因為桃子的事唄,桃子過年都沒回來,你大姨年三十還站在村口等呢,她家那婆婆你也知道,是個厲害的,扛著凳子在家門口罵了好幾天呢。”
喬江心道,“桃子不是已經給家裡搭話了嗎?說村裡流言蜚語多,過年就不回來了,之前許二嬸娘家侄子進她屋的事,大家都知道啊。”
劉國兵臉色也不好看,“話是這樣說,哎,這許家也全是亂七八糟的事,之前不想桃子回去,現在看著桃子能賺錢了,又硬要逼著桃子回去。
就年三十,許家那老太婆還逼著你大姨和你大姨父上城裡把桃子抓回來呢,說給她說個人家嫁了,說女孩子家家的在外麵把心都玩野了,過年都不想著家了,正好把店裡的工作讓出來給男娃。
你大姨父也是個沒主意的,啥都聽他媽的,還真帶著人要抓桃子去,後麵還是你大姨給攔了下來。
因為這事,你大姨都扛上鋤頭了,差點把她婆婆腦袋刨出血
後麵我跟你二舅帶著你小建表哥去了許家,那許家說話可難聽了,我們是去為你大姨撐腰的,結果許家罵我們籠絡離間了桃子和許家的關係,她一句話都不說。”
劉國兵想起前天那一場鬨,語氣也帶著氣憤。
那可是大年三十,要不是他們兄弟去的及時,大姐都要被許家欺負死了。
結果那老婆子說話那麼難聽,滿嘴噴糞,大姐一句話都不說。
說不定她心裡也是這麼想的。
喬江心理不清這上一輩的恩怨,也沒了心情再問什麼,各有各的理,他們好像誰都有自己的立場和委屈。
屋內劉阿芳幾人喝完茶,提著東西準備往劉國華家裡打一轉(二舅),喬江心小聲道,“不等等大姨嗎?”
這話一出來,劉阿霞這才問道,“大姐還沒過來嗎?我還以為她已經上老四家了呢。”
劉鐵欏臉上的歡喜慢慢褪去,語氣複雜道,“今兒還沒來呢,估摸著是耽擱了。”
劉阿芳道,“那我們先往大姐家拜年,大姐最大呢,給她拜完年,我們再跟大姐一起往二哥家去就是了。”
“我看行。”,劉阿霞對小妹的提議讚同,低頭就從自己提過來的籃子裡麵提出一斤水果糖。
喬江心也連忙把給大姨準備的餅乾和糖提了出來,跟在二姨身後。
從劉家出來,大家臉上的喜氣洋洋都淡去了不少,不說劉阿霞他們,就連邱石這一輩的小輩都是不喜歡往大姨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