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大渝籌算師 > 第94章 教導

第94章 教導(1 / 1)

推荐阅读:

看著衛姨娘一臉憋屈的樣子,葉辭書有點想笑。

但是她不能笑,還是要耐著性子勸解。

誰知道以後衛姨娘會不會整天對著葉敘回嘮叨呢!

“娘,您是不是看不上敘哥兒以後想當一個好工匠?”葉辭書問道。

衛姨娘深呼吸兩口氣,讓自己臉上的表情平和一點。

“也不是那個意思,就是工匠總歸不是那麼好聽,比讀書入仕差了那麼一點。

士農工商嘛!”

“那您是看不上父親?父親不也是一個行商嗎?

按照您的說法,那可是連工匠都不如呢!”葉辭書不客氣的說道。

衛姨娘……

這個死丫頭怎麼現在說話這麼戳人肺管子啊!

“這行商和行商是有區彆的,葉家可是皇商!”衛姨娘趕緊說道。

“皇商也是商啊!

說到底,娘還是覺得不管是工匠還是行商都丟麵子是不是?”葉辭書看著衛姨娘。

葉敘回看著突然有點嚴肅的姐姐也不敢說話。

“娘,您的那些思想該改一改了。

我之前在春不晚喝茶的時候,聽過京城沈家的一些事情。

就是大渝身份最顯赫的那個定國公府。

現在大渝的丞相沈相是沈家的長子,官居一品,掌管朝堂,是天下讀書人的表率。

沈家二爺從很小的時候就經商,來走於北地和京城之間。

大渝的那些行商能把生意做到各個番邦,這位沈二爺功不可沒,祖父不也是靠著沈二爺的關係才能成為大渝第一皇商的嗎?

而沈二爺也被天家封為大渝的陶朱公。

沈家三爺呢,從小就酷愛讀書,但也和敘哥兒一樣,愛好奇巧的玩意兒。

後來那位沈三爺乾了什麼事情,您應該知道吧!

或者說整個大渝的人都知道。

大渝平了北地,最大的功臣就是沈家三爺在工坊裡做出來的那些毀天滅地的火器。

三年前西南大捷,也是沈家三爺的火藥出了大力。

也是在西南大捷之後,沈三爺被封為鎮邊公。

娘,您不要總想著隻有讀書才能出人頭地。

大渝讀書人那麼多呢,能出人頭地的才有幾個?

有些人讀了一輩子的書,最後不還是碌碌無為嗎?

敘哥兒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總歸葉家家大業大的,不需要敘哥兒養家糊口。

也許敘哥兒將來也真的能成為和沈家三爺一樣有名的工匠呢?”葉辭書勸道。

衛姨娘無法反駁。

京城那個第一勳貴家,的確走的不是尋常人的路。

“就是啊,娘,說不定以後我也能當個造出大火藥的工匠呢!”葉敘回兩眼亮晶晶的。

葉辭書摸著葉敘回的頭,就這麼看著衛姨娘。

能不能想通不要緊,隻要你願意去想就行!

衛姨娘帶著蹦蹦跳跳心情很好的葉敘回回去了。

一個月後,進入了臘月,葉家在外做生意的人都回來了。

所有人都在忙著一年裡最重要的日子。

從臘月二十開始,各個鋪子就把過年需要用到的東西都送了過來。

過年的新衣裳,首飾,各種把玩的器具。

天南海北的彆人家難得一見的各種珍稀食材,也像流水一樣送到了葉家的後宅。

李氏整天帶著四個小姐操持著過年要用的一切物件。

“每年過年的時候,這些有來往的人家都要有來往。

送了什麼,人家回了什麼,要有專門的禮簿記著。

人情往來不是小事。”李氏一邊看著回禮,一邊和身邊的四個小姐說道。

從葉婉書開始,一個個的都答應了下來。

李氏呢,一邊核對著年禮單子,一邊抓緊一切時間教導四人。

“過年,就是一堆的事情都攏在一起。

說難,也難,家族越大,這些事情就越多。

說不難呢 ,也不難,身為主母,也就是多動兩句嘴的事情。

把人用好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你們這些姑娘以後都要出門子,不管以後能不能當家做主,這該學的一定要學。

你可以不做,但不能不會。

李媽媽,吩咐人把這些東西都搬到西庫房,登記造冊。

還有這幾樣,先給老太太那邊送過去過過眼,然後送到東庫房,一樣登記造冊。

這些東西金貴,仔細著點。”

李氏一邊說,一邊吩咐彆人乾活。

姐妹四人聽的都很認真。

葉婉書過完年就要準備進京備嫁,她雖然嫁的是平西侯的小兒子,但這些事情學了很多年了,說不定以後分家了就能派上用場呢!

葉寧書也認真聽著李氏的教導。

蘇姨娘平常很少教她這些事情,要不是李氏時不時的把她叫過來學,她真的不知道要跟誰學這些。

葉秀書和葉辭書兩人也是抱著多學一點是一點,說不定以後就能用得著。

李氏帶著姐妹四人忙了好一會兒,看著外麵送進來的年禮都入了庫,才回了碧水居休息。

看著姐妹四人都喝完茶,吃完點心了,李氏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兩天來的都是親戚朋友往來的年禮。

另外,外麵生意上的那些往來是你們父親和叔伯們準備的。

葉家的主母不用管外宅的事情,因為我們不管生意上的事情。

但其他人家也許和葉家不一樣,說不定需要主母去準備這些禮單。

這個時候,你們一定要問清楚了,什麼樣的禮最合適,有什麼禁忌在裡麵。

通常這個時候,就要用到那些老人了。

這個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清楚的,你們以後成家了,要慢慢去摸索這些事情。”

姐妹四人都恭敬的聽著。

李氏見姐妹四人這態度,心裡也滿意。

還好,葉家的這些孩子不管是嫡出還是庶出,好像並沒有彆的大戶人家那麼多的事情。

在大的方麵,這些孩子們還是分得清的。

“外麵的事情料理完,內裡的事情一樣重要。

年底的時候給下人們什麼樣的賞賜,什麼樣的節禮,也有一定講究。

說到底,就是賞罰分明。

乾得好,有賞,這樣乾的好的人才能更用心。

乾得不好的,那就罰,或者攆出去,總之不能讓老實本分的人傷了心。

讓那些偷奸耍滑的人得了利。”李氏繼續說道。

“是!女兒們記住了!”姐妹四人立刻起身應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