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就領書本講一些老生常談的事,沒有正式上課。
下午放學後,小草又去小學接小花。
車上,小草問起小花今天感覺如何。
“沒人、和、我說話。”
小草安慰道:“沒關係,今天才第一天。老師呢?你覺得老師怎麼樣?”
小花想了想:“老、老師、很溫柔。”
“如果需要幫助的話,可以找老師,她會幫助你解決麻煩的。”
回到家中,臨睡前小草從浴室出來,看到小花正躺在她的床上看繪本。
住進麓園之後,雖然兩人都各自有房間,但小花害怕一個人睡,晚上睡覺時總要和小草一張床。
小花現在才六歲,從小就和原主睡一起,害怕一個人睡很正常。
小草吹乾頭發,掀開被子坐在床上。
“小花,你知道自己的大名叫什麼吧。”
小花抬起頭:“陳、芳芳?”
“陳芳菲。”
小草拿來紙筆,教她寫自己的名字。
“陳是和媽媽一樣的姓,媽媽叫陳姍姍,你現在叫陳芳菲。”
“春草正芳菲,重樓啟曙扉。”
“芳菲,就是花草芳香的意思。”
“這是外公給你取的名字。”小草說。
小花問:“那、姐姐、呢?”
“李由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歲歲循環,生生不息。
“為、為什麼,姐姐、不、姓陳?”
小草順了順小花的頭發,緩緩道:“我隻能姓李,才能留在這。”
陳先華從一開始對她的態度就是模棱兩可的,若是她也要改姓為陳,很難不會引起陳先華的疑心。
陳家人大概現在都對她有所防備吧。
小花沒有聽懂姐姐的意思,隻懵懂點頭。
——
初一的課程對小草來說輕而易舉,她的生活逐漸形成了三點一線。
工作日學校和家之間來回往返,周末則和小花一起去療養院陪陳姍姍和陳先華吃飯。
班級上的同學大多是從小學就一起相熟的,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小團體。
小草有自己的事要做,和他們也沒有共同話題,於是每天上下學和中午去食堂吃飯基本上都是獨自一人。
李硯書讀初三,也是初中部的學生會會長。
畢竟奉了長輩之命要多加照顧這個新妹妹,他觀察多天,發現她總是獨來獨往,還以為是被孤立了。
於是李硯書趁著吃飯的間隙,坐在小草的身邊。
見小草詫異的神色,李硯書溫和地笑了笑:“在這邊還適應嗎?”
小草點點頭:“還行。”
李硯書說:“嗯,如果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儘管找我。”頓了頓,又道:“找迦卉也可以,她和你一個班。”
李硯書眼角餘光看到陳迦卉正坐在不遠處,和三個女生一起吃飯。
小草說:“我知道了。”
李硯書是很真誠的,但是麵對小草平淡的反饋,他倒是不知道怎麼接話了。
小草知道李硯書是是個老師家長眼裡的好孩子,同學眼中的好榜樣。
在學校裡的口碑基本上沒有負麵的評價,他謙遜知禮,不管對待老師還是同學都是彬彬有禮的態度。
不過在小草的眼裡,他還隻是一個青澀的小少年,小草也沒有需要他來給予幫助。
更何況這種無人打擾的境況她還是挺滿意的,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
小草吃完飯後就離開了。
沒過多久一人就走到李硯書旁,“那人誰啊?你這幾天好像格外關注她。”
“家裡的一個妹妹。”
吉子宣調侃:“你妹妹還真多。”
“不過這個妹妹和迦卉妹妹比起來,好像有點不待見你?”
李硯書說:“我們本就認識沒多久,不相熟很正常。你不要到處亂說,不要給人添麻煩。”
吉子宣挑眉:“這學校裡有關你的事哪一件是我說的?”
“隻是提醒你。”李硯書起身端走餐盤,看了一眼他的腳:“腳傷好了?”
吉子宣攬過他的肩:“早好了,放學後打球去?”
這種精英式教育的貴族學校,除了幾門主科,還設有其他課程。
例如每周都有的編程課、科學實驗課、藝術課、體育課等。
這些基本上都是作為選修課,比如藝術課可以選擇繪畫或者音樂,繪畫有國畫油畫等區分,音樂也有聲樂、樂器演奏等區分。
體育課也不僅僅是放風運動那麼簡單,可以選擇各種體育項目,例如足球、網球、馬術、賽艇等體育項目。
除此之外還有社會學的講座課程,能讓學生們對於社會運行機製有更全麵的認知,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藝術課為了清淨,小草選擇了音樂鑒賞。體育課則選了網球。
不過這幾門課裡,小草還是覺得編程課最有意思,能學到的東西是最實用的。
主科課程對她來說很簡單,除去上課的時間,她基本上都在研究編程課程上老師布置的作業。
學校給每個學生都配備了電腦,課餘時間可以隨意使用。
——
日子就這麼安穩了幾天。
某天小草和小花一同回到家中時,卻發現小花的情緒似乎格外低落。
吃飯的時候也比平時沉默不少。
小草問:“怎麼了嗎?今天發生什麼事讓你不開心了?”
在小草再三詢問下,小花才說出了原因。
“她們、說我,是、是鄉下人。”
原來是小花有的時候沒改掉自己說“俺”的口癖,再加上瘦瘦小小皮膚黃黃的,就有一些調皮搗蛋的男孩子說她是鄉下人。
小草給小花夾了一塊排骨,緩緩道:“小花,難道你覺得,鄉下人是用來罵人的意思嗎?”
小花急了,想說但又不知道如何表達。
小草說:“我知道,你的意思是想說他們取笑你的時候語氣很讓人討厭對吧?”
小花點點頭。
“如果你想讓他們不要這樣取笑你,那我們就努力改掉這個習慣。”
“今後你肯定會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如果對方嘲笑你的點剛好是你的缺點,那麼你可以讓自己來選擇要不要改變。”
“可是小花,‘鄉下人’本來就不是應該用來取笑的詞。”
“現在在城裡生活的人,哪一個祖上不是鄉下的農民?鄉下和城裡本來就不應該有高低等級之分,農民更是我們應該去尊重的人,要不然我們吃的米吃的菜都是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