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主編帶信到顧葑的辦公室,隻有一疊信箋,而隨著出版社的發行部在全國範圍的新華書店鋪貨,讀完這本《雙麵人生》的讀者信箋如同雪花一般湧入到了人民出版社。
十年的動蕩期,文化層麵的政策全方位收緊,市麵上的書籍像是複製粘貼一樣。
模板化的人,模板化的故事,故事走向可以預見,所有人的舉動是可以提前判斷的,雖然故事還是跌宕起伏的,也不缺乏精彩之作,但是規規整整的故事總讓人有些不得勁。
很多讀者缺乏係統教育,模糊覺得一個故事不應該這樣,但是應該怎樣?他們不知道,市麵上也沒有。
讀者們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在看到了《雙麵人生》以後明白了。
一個好故事離不開人,他們要看活生生的人,有嬉笑怒罵有缺陷有私心的人!
於則正、林嵐、翠蘋……正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牽動人的心靈。
對於很大一批讀者而言,他們最喜歡的還是裡麵觸及人心靈的愛情故事。
這個愛情故事是時髦的先婚後愛,是典型的“傲慢和偏見”的故事,於則正一開始看不起自己的太太,而最後被太太吸引。
戲劇張力足,人物弧耀眼,故事線激蕩起伏,把所有渴求新故事、好故事的讀者們給抓住了。
在剛剛恢複了高考,78年的北京人民出版社就推出了這樣一部好作品,熱切的讀者們太滿意這個好故事了,滿腔的熱情不光是傾斜給了周圍的人,介紹讓他們看這樣一個好故事,同時也要給作者反饋。
郵寄來了一封封的信箋。
第一批讀過這本書的讀者是最熱情的,他們沉浸在故事裡,因為這個故事哭過笑過,在還沒有完全從故事的情緒裡走出來的時候,他們寫下了一封封的信箋。
他們想要鼓勵這個叫做“問潭”的作者,努力在文壇裡耕耘,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
人民出版社的編輯部負責整理信,一開始每天收到十幾封信,到後來一天竟是可以收到上百封信箋。
所以編輯部一個星期過來顧葑的辦公室送一次信,第一次送了一疊,第二次送了一摞,第三次送信是用箱子裝來的。
顧葑特地到了部裡辦公室要了一個大箱子裝信,帶回來的時候,還用繩子給係地整整齊齊,生怕信從中間漏出來了。
顧葑現在把放在客廳的茶幾上的箱子繩子打開,露出裡麵的信。
“都裝滿了啊!”顧玉惜喃喃自語。
“這是邊臧那邊的信。”傅明珠從最上麵拿了一封信,輕聲地說道。
“還有海島的信。”顧子深眼尖地拿出了一封信。
“從南到北都有啊。”老爺子樂嗬嗬的,“咱們明彥的書寫得好,全國讀者都來信了。”
顧子深笑著補充說:“我姐夫的書好看,就是沒想到才發售沒多久的時間,居然就有這麼多的信。”
而傅平的眼睛發亮,喉頭也有些發緊,“這些都是給明彥的信?會不會有給彆的作者的信?”
“那不會的,親家,您看上麵都寫了轉交'問潭',也就是女婿的筆名。就是給他的。”顧葑說道,“一共是兩千一百二十九封信,這裡麵有六十封信是拆開了的,因為沒寫讓'問潭’收,編輯部的人拆開看了,確定是給女婿的,就放到這裡了。”
老太太端著水果從廚房裡走出來說道:“這麼多的信,子深搬到書房裡,在書房裡麵慢慢拆信看。”
房子是六室一廳的格局,老爺子老太太一間、顧葑和裴瓊芳一間、一間最大的屋子分成了兩個小房間,分彆屬於顧子墨、顧子深,秦歲歲和顧玉惜一人一個房間,還有一個房間就是書房。
以前孩子們都在上學的時候,書房是他們寫作業的地方。
隨著顧子墨參軍,秦安安畢業,顧玉惜畢業,顧子深在自己的小房間學習也就夠了,這個書房就成了老爺子專用的書房,裡麵還設了一個茶桌。
老爺子在部隊上征戰,天南海北都有戰友,那些活下來的戰友,也在全國各地做乾部,來到京城,就會到老爺子這裡聚一聚。要是來人了,書房裡還設了行軍床,拉開就可以睡人。
現在老太太就提議,讓傅明彥到書房裡拆信。
“不用不用,玉惜的房間裡就有書桌。”
“哎,去書房!”老爺子的笑聲爽朗,大手一揮直接做了決定。
“書房就是正正經經讓人寫書用的,那裡位置寬敞,也好放信。”
顧子深:“沒錯沒錯,咱們家的書房拆姐夫的信,都沾染了書香了。”
“你先去燙個腳。”顧玉惜推著傅明彥去解乏,“我來先替你拆幾封信,你可以直接看。”
·
等到傅明彥燙完了腳,書房的書桌已經被收拾了出來,顧玉惜已經拆開了不少信。
大部分的信看過一遍也就算了,裡麵有讀者對作者的崇拜,有對作者的期盼,還有對結局的不滿。
傅明彥這晚上一共回了三封信。
第一封信的來信是這樣的……
“為什麼要設置這樣的結局呢?求求你了,我非常希望於則正和翠蘋在一起!”
按道理這樣的一封信,隻是一個讀者對解決不滿的抱怨罷了,先前傅明彥都沒有回信。
鑒於這是顧玉惜拆到的第一封帶打賞的信箋(十斤的全國糧票,還有一塊錢),傅明彥回信了。
傅明彥感謝對方的打賞,寫明了自己的創作理念,他所虛幻出來的故事是某種意義上的真實,看起來於則正有選擇不去島,實際上是曆史的必然性。
虛構的小說不代表可以亂寫,傅明彥讓讀者相信翠蘋可以帶好孩子。
第二封信的撰寫人是個狂熱的文學青年,他有一個感情穩定的未婚妻,但是現在兩人感情出現了問題,在他看來,傅明彥能夠寫出這麼動人的愛情,本人也充滿了智慧,他希望得到對方的建議。
顧玉惜對於傅明彥選擇這封信都是不可思議的,“明彥哥,你還真打算回這封信啊。”
傅明彥無意參與到彆人的因果之中,他選擇回信是因為……
“你看。”傅明彥在對方的信上劃出關鍵的信息,“如果不出意外,等我上學了,他是教我們英語的老師。”
【作者有話要說:求一求免費的愛發電,感謝讀者老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