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審稿(1 / 1)

推荐阅读:

顧玉惜花錢做了加急的掛號信,把傅明彥的信箋,還有從照相館裡加急洗出來的照片一起郵寄了出去。

五日以後,顧葑在辦公室裡寫材料的時候,就看到了後勤部的工作人員來送信。

“顧司長,你女兒的掛號信。”

顧葑接過了信,在後勤部跑腿的小乾事拿著的簽收本上簽了字。

小乾事看著信就知道是顧司長女兒來信了,就有點好奇,這一次的信箋咋這麼厚。

心中有疑問,小乾事也不會去問的,每次顧司長收到了女兒的信箋,簽字都要飛起來了, 一心隻掛著女兒的信。

想想也是,顧司長的女兒本來已經考上了市政府的工作,偏偏被人舉報了,說是不積極響應政策,隻能夠下鄉。

年輕又漂亮的女兒下了鄉,又因為是被舉報下鄉的,還不能去離首都近的村子,隻能夠去外省的村子,也難怪顧司長擔心了。

小乾事也不打攪顧司長看信,把簽收本夾在胳膊下,“顧司長,不打攪你看信了。”

說完後,小乾事還把辦公室的門給關上了。

手裡的文件不急,反而是顧葑想著女兒上次說了,下次把稿子郵過來的時候,會捎帶傅明彥的照片。

顧葑可太想知道,這個農村小子長什麼模樣了,立即把信給拆開了。

剛打開信往辦公桌一倒,一疊用線固定好的稿件,還有一封薄薄的信箋,以及黑白照片就掉了出來。

這年頭辦公室的桌子都刷著紅漆,為了保護漆麵、延長桌子的壽命,都會用一層約半厘米厚的玻璃壓在桌麵上。

硬質的卡片從光滑的玻璃桌麵上滑落。顧葑連忙彎腰把這張照片撿了起來。

一入眼首先看的是笑靨如花的閨女,緊接著顧葑看向她身邊的男人。

小夥子眼中帶著笑意,雖然是坐著就比顧玉惜高一個頭,個子肯定是不矮的。

傅明彥的五官輪廓分明,有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眼,鼻梁挺直, 嘴唇不厚不薄。

要是這女兒不是自家閨女,顧葑得稱讚一句郎才女貌,但是看著梳雙麻花笑得這麼開心,模樣中正的小夥子讓顧葑氣不順,就是這個小子把他的掌上明珠魂都給勾走了?!

顧葑氣不順,咬了牙把照片給扣了下去,重新裝回到了信封裡。

顧葑平心靜氣以後,又看了女兒的信,內容很是簡單,寫了合照是他們夫妻兩人的照片,已經和丈夫說好了,會一起參加高考雲雲。

已經裝訂好的稿件是傅明彥所寫的稿子,讓父親去找相熟的出版社投稿以後說一聲,要是退稿了,麻煩也給出詳細的退稿意見,原稿也收好,如果要是退稿了,給村子那邊打電話,溝通一下看是稿件是否需要修改,還是直接投出去。

顧葑看完了女兒的信箋,本來應該看傅明彥的稿子的。

隻是打開稿子後,顧葑什麼都看不下去。

顧葑隻覺得傅明彥的字剛勁有力,字板正又不失飄逸,是一手好字,但是內容他著實是看不下去。

一看著字,就想到了笑顏如花的女兒,還有模樣中正的小青年。

那張黑白合影不停在眼前飄,顧葑哪兒看得下去這個小說。

顧葑揉了揉眉心,看不下去就不看了。

他記下了書名、筆名,把信用他們辦公室的黃色信封裝好,準備中午的時候,直接去出版社。

·

加急把手中的文件擬出初稿,公文包裡放著稿子,還有那個厚重的信封,顧葑在出了政府大樓以後,右邊拐個彎往北京人民出版社方向去了。

到了出版社的鐵柵欄處,顧葑把自己的工作證一亮。

“不用登記了,領導,您直接請。”

門房笑嗬嗬地說道。

顧葑直接騎著自行車進去了。

把自行車停在車棚裡,顧葑夾著公文包往辦公大樓走。

已經到了十一點半,編輯部的一行人也要出來。

兩邊正好碰麵了。

領頭的是個個子瘦高、頭發茂密的葉耀東主任,年齡約莫在五十歲,胸前的口袋裡裝著一支鋼筆。

夾著公文包,穿著行政夾克,葉主任一看顧葑就是體製內的乾部。

他對顧葑不熟悉,但是旁邊的徐科見過顧葑,連忙用胳膊肘撞了撞自家主任。

徐科低聲提醒:“教育部的顧司長,分管教育法規政策這個口的。”

京都的官多,但是部委的普通乾事也能說一句領導了,更何況顧葑還是切切實實的司長,看著模樣年輕,指不定在退休以前,還能往上走兩三個台階。

葉耀東臉上掛著笑容。

他連忙迎了上來。

“顧司長,是什麼東風把您吹到我們出版社來了?”

“顧司長,”徐科笑著介紹。

“這位是我們編輯部的主任葉主任。我是編輯小徐徐科,不知道您有沒有印象。”

“你們是要出門嗎?”顧葑說道,“我來的是不巧了。”

“沒有沒有。”葉耀東笑著說道:“是準備吃飯,不如一起吧。”

“這?不方便吧。”

“顧司長一起吧,咱們聽到了關於高考的風聲,正想找個專業人士問一問,您就是教育部的,您這邊的消息那是第一手資料了。”

“是啊,我有個侄兒就在外麵做知青,已經做了三年了,要是恢複高考了,說什麼都得讓他準備複習,回來考試。”

葉耀東也誠懇地說,“吃個飯正好聊一下高考的事情,這年頭誰家沒個親戚朋友去下鄉啊, 都盼望著恢複高考呢,具體政策也不清楚,報紙上也沒登,難得見著顧司長了,咱們飯席上說一說。”

高考確實是牽動人心的事情,在鄉下的顧玉惜說的是嗓子乾啞,顧司長這裡就更忙了,他所在的本來就是教育部。

顧葑想著這段時間不停打探消息的親戚朋友,答應了下來。

他給出版社的這幫人說一說政策,再說他女婿寫了稿子的事情。

·

國營飯店很快就操持出了一桌油水豐富的席麵。

“酒就不用了。”顧葑婉拒了酒,“我下午還要外出調研,一身酒氣不好。”

“行。”葉耀東笑著說,“那顧司長就以茶代酒,我敬您一杯。”

葉耀東的酒杯壓低,顧葑也壓了壓茶盞。

最後顧葑的茶杯更高一些,喝了這杯茶水。

“顧司長,我這個人性子急,我敬您一杯酒,您隨意喝,我全乾。”

一個胖乎乎的編輯把酒杯裡的水喝光了以後立即說道:“我家丫頭當時響應號召,非要下鄉,下鄉以後又吃不了苦,我也沒找到門路讓她回來,她後來在村子裡嫁了人,這,這能回來嗎?”

顧葑聽著胖編輯的話,有些心酸,這就是當父母的人啊,牽掛自己的兒女。

“我家也是一樣的情況,”顧葑說道,“隻要村支書那邊可以簽字就行,好好說到一下,看看能不能女兒女婿一起考回來。”

胖編輯明顯一樂,“可以的,說是也是好學生。”

顧葑想著,和他家的情況差不多。

“考上了大學以前是包分配工作的,這以後呢……”

“考上了就可以遷戶口,和以前一樣,享受乾部待遇,可以有糧本分糧。畢業以後分配工作。”

“顧司長,我想問問看,要不要進行政審啊,我有個以前的戰友,家裡情況比較複雜……”

等到高考的事情說得七七八八後,顧葑也說了自己的來意。

“家中小輩寫了個稿子,是關於內戰期間,被策反的軍統潛伏在軍統係統裡,秘密幫助我黨的故事。我沒看裡麵的稿子,他自己的簡介上這樣寫的。”

顧葑簡單把故事梗概說了以後,把一厚疊的稿子拿了出來。

葉耀東樂了,“顧司長,你怎麼不看看你家小輩的稿子?”

“我又不是專業人士,那小子、那小子……”顧葑憋了半天違心地說,“還挺討喜的,我怕看了以後又私心,乾脆就不看了,過稿不過稿,都由你們專業人士把關。“

葉耀東聽到了這話心中一鬆,特殊時期出版物的審核要格外嚴格,尤其是要審裡麵的細節,可不能出了政治問題。

出版哪兒有那麼容易呢?

“按照你們的標準審稿就行。”顧葑強調說道,“要是能過稿就過稿,不能過稿的話,勞煩給出個詳細一點的審稿意見,稿子也退到我這邊。”

葉耀東接過了黃色的信封。

“行,這稿子肯定會加快審,小徐,你回去以後就安排下。到時候審稿結果給顧司長送過去。要是有什麼意見什麼的,修改什麼的,直接給弄得妥妥當當的。”

“打個電話就行,我到時候自己過來取,我把辦公室的電話寫到信封背麵了。”

徐科笑著說:“我每周都要去文化部開會,也是順帶的事情,顧司長,您工作忙,免得您跑一趟,您的辦公室我也知道在哪兒,我直接過去找您。”

顧葑點了點頭:“好。”

解決了一件大事,顧葑就決定回家。

國營飯店距離他住的地方挺近,晚上還有應酬,不如先把照片留在家裡。

沒看到老太太,顧葑看到了妻子坐在沙發上打了個哈欠,正在倒水。

裴瓊芳女士是顧玉惜的生母,也是現在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的主任。

急診科這個科室設置是晚上也要輪班的,晚上大部分時候是沒事的,但是要是出了緊急事故,那就是天大的事。

裴瓊芳是個以身作則的性格,雖然已經晉升到了主任,每周還是會排一個大夜班。

裴瓊芳就是早晨下了大夜班,睡了一覺到剛剛才起來。

“剛起來?”換好了鞋,顧葑把公文包放在沙發上,他伸手給老婆倒水,“吃了沒有?等會我給你下碗麵吃。”

“怎麼把包給放在這裡了?”裴瓊芳說道,“掛在門口唄。“

“女兒寫信了。”

裴瓊芳伸手拿公文包。

“我看看。”

裴瓊芳很快就找到了信封,還沒有打開,就聽到了丈夫悶聲說道:“裡麵有個照片,是他們兩人結婚的照片。”

裴瓊芳聽到有照片,就不急著看信了,把信封的兩邊楞一捏,信封鼓起來後,她再把裡麵的硬質照片倒在手心裡。

剛看到了裡麵的傅明彥,裴醫生就笑了起來。

“是個俊秀的後生,我就知道玉惜的眼光不會差, 是個帥小夥。”

整個家裡,裴瓊芳是最早接納傅明彥的人,她的女兒她清楚,女兒說看中傅明彥的人品,她就相信傅明彥肯定人品好。

現在見著了照片,發現女婿不光是人品好,模樣還周正,立即越看越高興。

“什麼俊秀後生?”開口的是從外回來的顧老爺子。

“爸,是玉惜的信,裡麵有傅明彥的照片。”

“讓我看看。“

當公安的老爺子第一眼看的是傅明彥的眼。

老爺子半輩子做公安,和那些犯罪分子鬥智鬥勇,走訪線索的時候也和各類人打交道,一看傅明彥就覺得性格是個清朗中正的。

“看麵相就知道是個好的。”老爺子也不在意什麼農村戶口不農村戶口的, 隻是覺得孫女嫁人了,留在村子裡舍不得而已。

但是孫女就是喜歡,老爺子也是同意了孫女的請求。

隻是因為高考這件事,老爺子還是希望兩人能夠一起到首都來。

看過了眼睛以後,再仔細看看傅明彥,老爺子給了評價,“個子應該也不低,至少得一米八了。”

他們家孫女顧玉惜本來就不矮,“難怪小裴說是郎才女貌。”

裴瓊芳看過了信,把信給了公公,又對自家丈夫說道:“不是說有稿子嗎?稿子呢?”

“女兒不是讓早點投稿嗎?”顧葑說,“我中午特地先去了一趟出版社,碰到了他們葉主任,把東西直接交了出去了。”

“寫得怎麼樣?”

顧葑:“看不下去。”

兩人同時都是失望的模樣,顧葑忍不住說道,“不是說他寫得不好,是我一看這小子的稿子,心中就來氣。“

顧老爺子和裴瓊芳同時笑了起來。

“女兒信裡催得急,我想著早點投稿也好,就用我們辦公室的信封裝了稿件,直接去了出版社。”

顧葑想著,有他們辦公室的信封,出版社肯定會第一時間審稿,沒想到見到了葉耀東等人,直接把信封給了葉耀東。

“今兒一起的辦事員說了,投稿結果到時候去我們辦公室告訴我,我回來再和你們說。怎麼著也要點時間吧。”

顧葑說著投稿的事情,心想著投稿結果可能最少也要一兩周,沒想到另一頭北京人民出版社的徐科在半個小時前,就把信封交給了負責審稿的狄大勇。

點了點信封上的印刷的紅字教育部字樣,徐科說道:“教育部顧司長家中晚輩的稿子。你把彆的稿子放一放,讓其他人審,你先審這個稿子。”

徐科選擇狄大勇是因為他審稿子又快又準。

“你審稿的時候用鉛筆標注出來有什麼問題,稿子也仔細一點,彆把稿件弄破了。最後沒過稿,把出版的方向寫清楚一點,還有可以參考借鑒的書,對了,也可以準備上幾本,我到時候一起帶給顧司長。”

狄大勇利落地說道:“徐科長,你放心,我手裡正好剛審完了一個稿子。”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