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次聚會最大的收獲,米哈伊爾隻想說,來到俄國這麼久,他還真是第一次有吃撐了的感覺。
咳咳………
另外的收獲就是通過聽周圍人的交流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參與進去的這個過程中,米哈伊爾也在慢慢梳理如今的俄國的知識分子們的思想脈絡大致都有哪些。
沒辦法,要想在這一時期的文學圈子裡混下去,不搞清楚各種各樣的政治思想、哲學理念以及藝術觀念那是肯定不行的。
畢竟在這一時期,無論是搞革命、改政治還是搞文學藝術,某種程度上屬於是理念先行,往往都是在有了一個明晰、高貴的理念之後,一大批人便開始追逐那似乎虛無縹緲卻又令人無比向往的新世界。
隻因在這個社會劇烈動蕩的時代,由於封建製度和宗教權威的衰落,間接催生出了思想真空,既然如今的時代已經跟過往大不一樣,那人們為什麼還要過著跟以前相差無幾的生活?
正因如此,哲學家、思想家以及知識分子們便著手進行了一場思想領域的變革,在這其中,還是我們的革命老區法蘭西率先整出了一個大活。
首先就是經由啟蒙運動從而徹底發揚光大的理性主義,讓知識分子們更加堅信人類理性的力量,因此就開始用理念去挑戰專製、解釋科學、構想烏托邦,從而造成了一場思想領域的變革。
然後就是革命老區法蘭西當時的國內形勢本來就不好,路易十六這個沒頭腦還使勁擱那跳。
最終,在“自由,平等,博愛”等理念的引導下,於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直接震驚了整個歐洲世界。
路易十六也是被這場革命給搞的摸不著頭腦………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19世紀一大批知識分子如黑格爾、費希特直接就將思想視為曆史進步的動力,黑格爾甚至直接提出“理性統治世界”的哲學命題。
而這對俄國知識分子造成了巨大影響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1831年在莫斯科大學哲學係成立的斯坦凱維奇小組,這一小組主要就是研究黑格爾哲學,倡導個性自由和人道主義。
彆林斯基就曾多次參加這個小組的活動。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彆林斯基本人的思想其實也是經過了一次巨大的轉向。
在三十年代末的時候,彆林斯基一度陷入到了黑格爾思想的泥沼中,大致概括一下就是困在了“存在即合理”這個公式當中,既然社會製度的發展本身會產生它的消滅,而它的殘存,則證明它的暫時合理性。
那麼在如今的俄國,沙皇的統治是不是就具有合理性呢?
在這種思想下,彆林斯基有一陣子還讚成起了俄國的專製。
不過隨著他前往聖彼得堡,更加清楚地看到了社會的不公平和殘酷,他便嚴格地進行了自我批評。
與此同時,四十年代初的革命高漲、西歐的政治事件以及恢複與赫爾岑的友誼和閱讀大胡子老馬早年的唯物主義著作等事件的發生,也大大堅定了彆林斯基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於是他便不再躲避而是直麵現實開始去戰鬥了。
順帶一提,老馬跟尼古拉一世還有一場跨國聯動,大致就是1843年的時候,老馬在《萊茵報》上激情犯罪,痛斥俄國沙皇:
操你媽都什麼年代了,還在搞傳統專製?!自己搞就算了,還要彆人跟你一起搞,自己不要革命和自由,也不讓彆的國家要,你還是個人嗎?簡直就是歐洲革命運動的老鼠屎!
儘管是跨國鍵政,但是尼古拉一世也不知道是通過什麼途徑,反正就是看到了並且勃然大怒:你吹牛逼呢你,有種來俄國一趟,看我真實不真實你就完了!
而沙皇尼古拉一世雖然無法動用有形的大手將老馬送去西伯利亞挖礦,但最終也是選擇動用了無形的大手,向普魯士國王進行抗議。
普魯士國王知道後,當即就下令查禁《萊茵報》,就這樣,老馬因為沙皇陛下無形的大手而丟了工作,好在是不久之後他就認識了一位工廠主子弟,儘管雙方好像根本不是一個階級的人,但這位工廠主子弟相當欣賞老馬,又是跟他交流又是給錢,甚至還在老馬拖欠稿子的時候,直接當了代筆,幫老馬完成了部分文章。
至於說後麵又發生了些什麼,這麼說吧,一道幽靈已經開始在整個歐洲大陸遊蕩。
當然,上述關於老馬的部分有些隻是抽象的說法,老馬肯定也不會像米哈伊爾演繹的這麼粗俗,咳咳………
綜上所述,在這一時期,你不懂各種各樣的哲學理念、政治觀念和藝術思想,又怎麼敢輕言自己是一位知識分子?
再就是像沙龍這樣的聚會,交流交流這些東西那都是常有的事,要是表現的太差,反而會被彆人看不起,以後再有這種活動壓根就不可能再叫你來了。
這對米哈伊爾來說,完全就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被人看不看得起倒是還不算什麼,最重要的還是如果沒了參加沙龍的機會,那麼米哈伊爾又該去哪混吃混喝啊?!
隻需要聽彆人吹一會兒牛逼,偶爾附和兩句他們吹的牛逼,就能混上一頓大餐,在如今的俄國,你去哪能找到這種好事?
當然,最重要的肯定還是米哈伊爾的那些文章,這些才是他能在這個時代得以站立的根本。
至於說梳理的差不多了後能不能弄懂,米哈伊爾倒是也沒有太大的壓力,一是原主有著很不錯的底子,二就是米哈伊爾也不差,當初為了上岸該看的不該看的全都學了一遍。
如今記憶力又經過了一遍強化,那麼至少初步搞懂這些東西還是沒有問題的,這樣的話,混跡混跡沙龍也就綽綽有餘了。
畢竟沙龍這種東西,也多的是附庸風雅的草包貴族。
另外同樣是因為記憶力的強化,米哈伊爾現在還真能提出來一套還算完善的哲學理念,同時高喊一聲:
“上帝已死!!!”
然後細細的進行一番闡釋。
不過考慮到尼古拉一世這大撒地是非常虔誠的東正教教徒,米哈伊爾決定還是等等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