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估計天亮以後,李家就會有人來找爹談賠償事宜,到時候爹自己拿主意就行。”
蘇霜霜多少了解一些老爹的性子,他沒什麼大本事,人也挺貪財的。
娘的死,能讓他拿到滿意數量的銀子,他定然會妥協。
劉荷花的死很突然,家裡提前沒有任何準備。
蘇鐵柱將人擦洗乾淨,然後在院子裡搭了個簡易的靈棚,將人先暫時放在那裡。
至於買棺槨的銀子,他現在拿不出來。
家裡存的銀子,都被蘇韻婉拿走了,隻能等李家賠償以後再說。
果然如蘇霜霜說的那樣,一大早,村長就跟著李家人過來了。
李家人這次來得很全,就連平日裡什麼事都不管的李子明都來了。
村長先開口安慰了蘇鐵柱幾句,才進入正題。
“鐵柱啊,李家一家人帶著誠意過來,想和你談一談賠償的事情。”
早上李子安去請村長幫忙說和的時候,就已經告知後者,他已經和蘇霜霜達成共識,蘇家那邊同意賠償和解。
儘管蘇鐵柱心中已經同意了賠償了事,但麵對殺死自己妻子的人,他仍舊恨之入骨。
“哼!賠償二百兩銀子,我就不去官府告發此事。”
這話一出,不光李家人,就連蘇霜霜都心下一驚。
她爹昨晚明明就說了是一百兩的,現在怎麼突然就漲了一倍?
李家人更是目瞪口呆。
趙氏一個沒忍住,扯著大嗓門兒吼道:“蘇鐵柱,你怎麼不去搶?”
李子安與李子明生怕老娘惹惱蘇鐵柱,人家不同意和解就完了。
“娘,你少說幾句,這裡有村長在呢!”李子安不悅道。
李子明更是誇張,直接抬手捂住了趙氏的嘴巴,生怕她那張沒有把門兒的嘴,再說出什麼惹怒蘇鐵柱的話,毀了他的未來。
趙氏也意識到自己錯了,任由兩個兒子拉扯,一動不動。
李子歡笑嘻嘻的上前一步:“蘇二叔,我娘就是這炮仗脾氣,您彆和他一般見識,賠償的事兒咱們慢慢商量。”
蘇鐵柱黑著臉:“哼!沒有什麼好商量的,二百兩,少一個大籽兒都不行。”
“這……”李子歡也不知道怎麼說了。
彆說二百兩,據他了解,他們家恐怕連二兩都拿不出來。
李輝垂著頭上前:“親家,二百兩屬實太多了,我們家實在拿不出來,你看咱們能不能再商量商量?”
李輝的態度還不錯,蘇鐵柱心中的火氣也消散了一些。
“這二百兩,不光是你們李家的賠償,更是在買你兒子的前程,你兩個兒子的前程,連區區二百兩都不值嗎?”
值,當然值。
李輝現在將所有希望都放在了李子明的身上,全家都指望著他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呢!
可是,他們家是真拿不出那麼多銀子。
李輝一向不善言辭,剛剛對蘇鐵柱說了那麼多話,都是在家的時候提前在心中練習了好幾遍的。
眼看著蘇鐵柱咄咄逼人,他隻能求助的看向村長。
作為村長,誰家什麼情況他還是清楚的。
他知道,李家即便是砸鍋賣鐵也拿不出二百兩銀子。
“鐵柱啊,你看看,李家人也是帶著誠意來的,這二百兩的確是多了些,彆說他們家,就算我家,也不可能拿出這麼多銀子。
要不,咱們再商量商量?”
蘇鐵柱心中的賠償目標的確隻有一百兩,可他擔心李家人和他討價還價,索性翻了一倍。
村長開口了,他肯定要給麵子。
“那村長的意思,他們家賠償多少才算合適?”
確切數字,村長一個外人怎麼說?
他現在能做的也隻有和稀泥。
“嗬嗬……你看,你們兩家本是兒女親家,鬨出這樣的事情誰都不想。
以後霜霜還要和子安繼續過日子,關係鬨得太僵對誰都不好。
要不你再合計合計,少要一些如何?”
“一百八十兩,不能再少了。”蘇鐵柱像是下了多大決心一般。
李子安與李子明聽到蘇鐵柱的報價,生怕趙氏再說點什麼難聽的話出來,在蘇鐵柱話音還沒落下的時候,再次捂住了趙氏的嘴。
若不是這樣,趙氏真的又要開口罵人了。
她憋得雙眼通紅,憤恨的瞪著蘇鐵柱。
“親家,一百八十兩實在太多了。”李輝唉聲歎氣。
村長繼續出麵調解。
最終,兩家討價還價過後,李家答應賠償一百兩銀子給蘇鐵柱,此事就算徹底了結。
為了穩妥起見,村長還當著兩家人的麵兒,寫了一份字據。
字據內容就是:
趙氏誤傷劉荷花致死,願意賠償其家屬紋銀一百兩作為補償。
事後,兩家恩怨一筆勾銷。
見證人,就是村長本人,李輝與蘇鐵柱分彆在字據上按了手印。
字據是寫好了,一式三份,暫時握在村長手裡,就等著李家將一百兩銀子交給蘇鐵柱,然後再分彆給給他們兩家各一份。
蘇鐵柱怕李家賴賬,限他們兩日內,銀子必須到位。
李家人一個個長籲短歎的從老蘇家離開,想辦法張羅這一百兩銀子。
彆說隻給他們兩天的時間,就算二十天,他們也弄不來這麼多銀子。
唯一的辦法,隻能賣地。
李家有十八畝地,在麥禾村來說,算是耕地多的人家。
若不是家裡供個讀書人,擁有這麼多耕地,日子也不會過得如此緊巴。
在麥禾村周邊,旱地居多,市場價格就是十兩銀子一畝。
要賠償給老蘇家一百兩銀子,李家就要賣掉十畝地。
想想自家馬上就少了一半還多的耕地,李輝與趙氏的心都在滴血。
可有什麼辦法呢?
誰讓趙氏把人打死了。
村長幫忙,將李家賣地的風聲放了出去。
蘇韻婉與何項北陪了蘇老太一夜,快天亮的時候,老人家才哭著睡著。
夫妻倆回何家,路上就聽說李家要賣地。
何項北家裡沒有地,當初分家的時候,許氏的三個孩子還小,她自己也不會種地,便主動放棄。
何老爺子就說,既然如此,自家的十二畝旱地就大房與二房家裡平分,但是每年他們兩家都要各自拿出一畝地的收成給三房。
並且,許氏不用給二老孝敬。
除此之外,許氏帶著自己的三個孩子,還分到了他們現在居住的這處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