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宋洛雲真的有探親假啊?!
而且還帶著生產隊的任務回來?!
這些大媽大娘大嬸們這下真的看不懂了,鄉下的人不知道這是隻小狗崽?!還對他這麼重視?!
“行了行了,人家不是偷偷回來的,該乾什麼的乾什麼去。”
街道辦的人一邊把宋洛雲的探親證明和介紹信,以及采購合同還給了他,一邊衝著幾個跟著來街道辦的婦女揮手趕人。
這不是沒事找事乾嗎?!還真當他們街道辦的人是閒著吃乾飯的?!
剛才這個宋洛雲也沒說錯,他光明正大的能坐著火車回來,又在光天化日下出門,那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這些人不是給他們街道辦增加工作增加麻煩嗎?!
大媽大娘大嬸們趕緊悻悻的走了,臨走之前還瞪了宋家兄弟一眼。
“不好意思,同誌,麻煩您了。”
這時,宋洛雲才禮貌的並且十分真誠的和對方道歉,一副自己給她添麻煩的樣子。
“沒事,回吧,探親結束了就趕緊走。”
街道辦的人不在意也不想多說,也不和他多接觸。
宋洛雲也不在意,臨走的時候,他還衝對方鞠了一躬後,才拉著邊上的小年一起走的。
兄弟倆剛離開街道辦,街道辦裡的人就聚在一起,看著宋家兄弟倆的背影,就開始議論了。
“這宋家現在隻剩下兩個老的,下麵全是小的。”
“剛才來的這個是家裡最大的,報名下鄉了,下鄉的時候還帶上了他妹子,說是到鄉下討生活,減輕家裡的負擔。”
“鄉下雖然比不上城裡,但是遍地都是野菜,混個水肚肯定沒有問題。”
“我看,宋家兄妹在鄉下可能過得還行,剛剛你看見了嗎?這人一點也沒瘦得很厲害,就是黑了一點,看著結實了很多。”
“在鄉下得天天乾活,這不正常嗎?!他要是個胖子,那該懷疑他在鄉下都乾了些什麼了。”
“不過,我好像發現去東北那邊下鄉比去南邊的好。從南邊回來的知青都瘦得厲害,聽說一年到頭都有乾不完的活。從東北回來的知青似乎看起來好多了,除非生了病,不然和南邊的知青差彆有點大。”
“你這麼說也是啊,東北冬天長,下雪時間也長,比我們這裡冷太多了。聽說零下四十度都有,零下二三十度的都是正常的,人在外麵根本待不住。而且一年隻種一茬糧食,掙不夠工分,那也是要挨餓的。挨餓可沒地方挖野菜,冰天雪地的能凍死人。”
“南邊是一年乾到頭,東北是太冷了,中和一下就好了。”
“你說中和就中和啊,中和得了,咱們糧食都不用發愁了,頓頓吃飽。”
“哈哈哈……”
……
街道辦裡麵的人在討論宋家的時候,兄弟倆悶聲不吭的走在回家的路上了。
一直回到家裡,關上院門後,小年才沉了下臉,結果他的腦袋立馬就被拍了一下。
“彆去想不開心的事,和這些人計較沒意思,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過得不好,他們就高興了。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其實一直在心裡妒忌羨慕我們,羨慕我們的過去,這是他們沒有得到過的生活。喬嬸嬸說了,不在意他們,就無人能傷得了我們。現在隻是暫時的,等待出現轉機的那一天。”
“小年,我們要好好的活著,活得更好,讓那些人看看,我們將來的日子他們也隻能羨慕和妒忌。”
宋洛雲發現他回來京市之後,之前很多看不開的事情,想不通的東西,一下子就想通了。
他一點也不在意那些人怎麼說自己,如果她們知道自己在鄉下過得那麼好。有單獨的房子,經常能吃到細糧,不缺吃穿,過得比城裡的人都要好得多,她們會不會發瘋?!
“大哥,我們以後真的還能過像以前那樣的日子嗎?!”
小年昂著腦袋看著他大哥,大眼睛裡有著期待。他不記得小時過的那些日子了,隻聽外麵的人說過他們家以前很有錢,也有不少的鋪子和房子。
“能,喬嬸嬸說了,讓我們彆灰心彆失望,好好的活著。”
宋洛雲低頭看著堂弟一臉的鄭重,說出來的話連他自己都內心激蕩。
這一刻,他相信喬嬸嬸。
嬸嬸說,等待就好,一定不會太久。
“小年,聽你大哥的,他說能就一定能。”
宋爺爺不知道什麼時候從屋裡出來了,見到二孫子的樣子,也聽見了兩個孩子的話,心裡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爺爺,我懂了。”
他聽大哥的,也聽爺爺的。他可以一邊等待一邊長大,長大了就好了。
宋洛雲先把身上衣服染上的臭味拍了拍了,又回屋重新換了件棉衣,這才去推那放在院子裡的板車。
“爺爺,我去還板車。”
板車是借機械廠運布回來的,車把上還寫著人家廠子的名字呢,他還要還回去。
小年知道機械廠,這一年來他可經常和小雷哥打交道,也知道機械廠的廠長和章院長一樣,是喬嬸嬸的朋友。
喬嬸嬸走的時候,就和爺爺說的,有急事可以去找章院長和那位機械廠的廠長。不過,今年他們過得很好,不需要去找他們求助。
宋洛雲到了機械廠門口,請門衛給廣生打了個電話。不一會兒,廣生就出來了。
“你要的那些票,明天天不亮的時候可以去找他換,小雷說你弟知道那個老地方。”
廣生接過了板車後,才小小聲的將小雷讓他轉告的話給宋洛雲說了。
宋洛雲點點頭,什麼也沒說,然後轉身就走了。
離過年也沒幾天了,這不回到家裡之後,他先檢查了一下家裡的柴禾,然後就帶上小年出發去郊區找柴禾。
反正,留在家裡也沒有事乾,這個時候糧店也沒糧了。供銷社的白菜和蘿卜什麼的應該也早就被搶光了,他們要買也隻能明天天不亮就去排隊。
兄弟倆先坐了一趟開往郊區的公交車,在車上坐了一個多小時。下了車之後,又走了一個小時,才終於走到了一個山邊,兄弟倆一頭就紮進去找起了柴禾。
幸好,來之前就先吃飽了,又帶了一些餅乾和一塊糖在身上備著。
宋洛雲這一年在鄉下也沒有白待,比起一年前的自己,他動作不僅利落多了,還知道怎麼找柴禾。
兄弟倆找了兩個小時左右,最後一人背了一大捆,然後才按著來時的方向一起走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