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紛紛揚揚的下了半個晚上,快天亮的時候才停止。
淩晨五點半,喬九如和蘇懷遠就出發去隔壁的大山村了。
到大山村的時候,正好是六點鐘,夫妻倆找了一處無人的林子,就把空間裡給女兒準備好的東西取了出來。
一人一根扁擔。
喬九如挑的是給女兒他們帶的羊肉,魚丸和魚,細糧,還有給老蔡她女兒寄的包裹。
蘇懷遠挑的是兩擔滿滿當當的柴禾,他們擔憂女兒冬天不夠柴禾燒,就順便也給她準備了一些。
到蘇華珠和宋家兄妹倆的屋子前,裡麵的三個人還睡得噴香呢,身下的炕暖和得完全不受外麵天氣的影響。
還是蘇懷遠繞到女兒的這邊屋子的牆邊,一邊敲著土坯,一邊小小聲的喊著女兒的名字。
蘇華珠迷迷糊糊中猛然聽到有人在喊自己,而且這個聲音似乎非常的熟悉,頓時就把她給驚醒了。
爸爸的聲音。
她爸媽來了。
蘇華珠立馬睡意全飛了,瞬間就清醒了。高興得連忙套上衣服,然後再下炕去穿鞋子。
隨後,連燈都顧不上點,就趕緊跑去開門。
門剛剛打開,一股冷風就鑽了進來,她立馬感受到了一股寒冷。
院子門外,正是她的父母。
“爸媽,你怎麼來了?!”
蘇華珠把人迎進院子裡,看到爸媽她真的是太開心了。
“趁著雪不大,這路還能走,給你們送點東西過冬。”
喬九如把自己挑來的東西直接進了女兒這屋,邊走邊小小聲的說。
蘇懷遠已經把兩大擔柴往放柴的地方挑去放,順便看看女兒他們的柴禾夠不夠整個冬天。
當他看到堆放得滿滿當當的柴禾時,心裡頓時就放心了。
而且,過年之前,宋洛雲要回京市探親,這一走就是一個月,這不又能省下一些柴禾了。
“蘇伯伯,你們怎麼來了?!”
蘇懷遠剛把柴放好,經過宋家兄妹的屋子時,宋洛雲正好聽到動靜起來查看,沒想到竟然是蘇伯伯和喬嬸嬸他們來了。
宋洛雲簡直是又驚又喜,這兩天還想著能不能拜訪一下他們,彙報一下他目前采購山貨的進度。
“我們這幾天找山貨跑得遠,在山裡邊發現了一個條湖,撈到了些魚。趁著這雪還不大,就送點魚和魚丸,細糧和柴禾過來,你們也過來分一點去吃。”
蘇懷遠不會說得那麼的具體,隻是避重就輕的說了一下,還招呼他過去。
“蘇伯伯,不用給我們送柴禾了,隻要有時間,我們三個就上山撿柴堆著。隻要接下來的這幾天路還能走,我們還會繼續去撿的。”
宋洛雲真的沒有想到,蘇伯伯竟然會給他們送柴禾,頓時感動得不行,兩位長輩的話他以後更加要好好的聽。
“蘇伯伯,您怎麼來了?!”
小書穿好了衣服後,聽到熟悉的聲音,出來一看,原來是蘇伯伯和喬嬸嬸來了,非常的驚喜。
“過來給你們送吃的,快來一起說話,今天還要你們幫忙辦事呢。”
蘇伯伯笑眯眯的招呼她,小姑娘很能乾,麻利又爽快,關鍵是進退有度,比小宋這個哥哥強多了。
本來不想打擾蘇家人團聚說話的小書一聽蘇伯伯這麼說,才改變了主意,聽話的跟在蘇伯伯的身後進了表姐的屋子。
“嬸嬸好。”
宋家兄妹倆進了門之後,親切又熟絡的向喬九如問好。
“快進來烤火,我帶來了魚丸和魚,羊肉和一些細糧,你們兄妹倆也有一份。”
喬九如一邊招呼兄妹倆,一邊指了指分給他們的東西。
“嬸子,不用,我和哥哥天天有雞蛋吃,這些還是留給表姐吃吧。”
小書連忙擺手拒絕,剛下鄉那半年確實困難,口糧都是欠生產隊的。兄妹倆不敢多吃不說,對地裡的活也不熟悉,拿到的工分也少,不得不厚著臉皮蹭了蘇家的東西。
直到宋洛雲向人認真請教地裡的活,又十分願意吃苦,拿到的工分一天比一天多,心裡的擔憂才漸漸的少了。
小書自己也爭氣更會過日子,她自己努力的掙個四個工分,再加上挖野菜,種菜和找山貨,她就能自己養活自己,不靠哥哥。
後來,爺爺來信說讓他們彆惦記家裡,糧食不夠就用錢買,雞蛋紅糖也彆省,保重自己的身體最重要,他們才慢慢的開始改變。
“小書,你放心,不會讓你們兄妹倆白吃的,這不,嬸嬸不是有事請你們幫忙嗎?!”
喬九如喜歡小書這個小姑娘,懂事知理,心中有數,就是每次給兄妹倆東西,她也覺得好像有罪一樣。
“嬸嬸,您說。”
小書聽到要他們幫忙,立馬毫不猶豫的點頭。
“今天請你們一起去公社幫忙買些生活上的東西,都是零零碎碎。還有要幫華珠拎包裹,是我們那邊的老蔡托你們幫忙寄給他在南方那邊當知青的女兒的。”
老蔡倆口子已經把給女兒的包裹打包好了,喬九如就拿出來給三個孩子看。
“嬸嬸,這哪是事啊,其實這兩天我們也打算去一趟公社,補充家裡缺的東西。”
嬸嬸他們太客氣了,搞得宋洛雲十分的不好意思,他還有事找嬸嬸他們說呢。
“你們都是好孩子。”
“嬸嬸,您彆誇了。您要是不來,我還想去您請教呢?!”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