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年,殘暴的趙王石虎去世,太子石世繼位,尊劉氏為皇太後,張豺為太保,總管朝政大事。
張豺素與司空李農不和,如今一朝得勢,他便與太尉張舉密謀除掉李農。
李農得知消息,率軍退守上白。
張豺告知劉後:“李農於上白舉兵謀反”。
劉後命太尉張舉調集鄴城精銳禁軍前去圍剿李農。
彭城王石遵行至河內,得知石虎死訊,遂屯兵河內。
彭城王憂心忡忡,不知他是為失去父親而傷心,還是擔憂遠在鄴城的女子。
西平郡公姚弋仲、略陽郡公苻洪以及武興公石閔、武衛將軍王鸞等人在討伐梁犢後的歸途中,與彭城王石遵在李城相遇。
石虎駕崩,姚弋仲、苻洪、王鸞等人竭力勸說石遵返回鄴城自立為帝。
“殿下長且賢,先帝亦有意立殿下為太子,隻因被張豺蠱惑。今女主臨朝,重用奸臣,上白相持未下,京師宿衛空虛;殿下若聲張豺之罪,鼓行而討之,其誰不開門倒戈而迎殿下者”!
此時唯有石閔他沉默不語,他擔心遠在鄴城宮中的阿姐,一旦起兵,張豺是否會對阿姐不利。
石遵本有些猶豫,可聽聞燕王斌被害的消息,他決心起兵,於是自李城發兵,掉頭直奔鄴城,洛州刺史劉國亦率領洛陽部眾前來會合。
討伐檄文傳至鄴城,皇後劉氏與太保張豺驚慌失措,快馬疾馳上白欲調回精銳禁軍以守鄴城。
然鄴城至上白路途遙遠,大軍無法立刻抵達。
崔安安,本想乘混亂之際逃離鄴宮,卻不想半路遇見了張豺。
張豺亦是知曉崔安安與彭城王石遵、武興公石閔之間的關係,他遂建議劉後將崔安安拘於後宮,以脅石遵退兵。
石閔得到阿姐被拘於內宮的消息,他要求石遵即刻退兵返回幽州。
鄴城隨時可以攻打,可阿姐隻有一個,他不會拿阿姐的性命去換一座城池,任何人任何事都比不上阿姐的性命重要!
“當初先帝伐晉,彭城王為求活命棄阿姐於不顧,如今又為奪帝位罔顧阿姐性命,彭城王怎能待阿姐如此薄情寡義”!
石遵也動了退兵的想法。
當年在晉國之時她寧願犧牲性命也要護他平安回國;如今她又身陷囹圄他怎能棄之不顧;可一旦起兵眾人追隨,退兵又談何容易,更何況退兵後劉氏是否會將她平安送回,跟隨起兵的眾兄弟性命又如何保障…
石遵內心痛苦地掙紮。
“此時鄴城內守衛空虛為最佳良機,若待援軍返回再攻不易;燕王斌已被暗害,接下來張豺他們要對付的便是彭城王殿下,殿下若是再猶豫,便隻會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最終落得同燕王斌一樣的下場”!眾人勸諫道。
“若是犧牲趙公主一人可保幾十萬將士性命,想必趙公主深明大義,定是不會怨彭城王殿下吧”,苻洪繼續勸諫道。
石遵最終還是在權利麵前妥協了。
石閔反對,遂與眾人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姚弋仲欲平息內部鬥爭,他建議彭城王石遵許諾攻下鄴城後封石閔為太子。
可石閔哪裡在乎這太子之位,至少現在是不在乎的,他此刻隻在乎阿姐的性命。
如若這太子之位需以阿姐的性命為代價,不要也罷!
他不會拿阿姐的性命去換取權利地位。
鄴宮內,阿京怎能眼睜睜看著他深愛的公主身陷囹圄,他遂在宮外安排快馬,偷偷讓崔安安換上宮人服飾,送其出宮。
此番阿京冒著性命將崔安安救出,崔安安感激不儘。
“阿京,你隨我一同離去”!
“太後及新帝於奴有恩,奴不能一走了之”。
阿京再一次拒絕了崔安安,即便知道回去後等待他的隻有死,他依舊一副與崔安安疏離的樣子。
“阿京,你怎那麼傻”!
崔安安當然知道阿京這麼做,隻是為了在宮內替她拖延劉氏。
曾經無依無靠的他們相互扶持相互鼓勵,桃花樹下一起釀製蜜餞醬,哪怕後來的身份阻隔,在這吃人的亂世,他們之間的友情未曾變過,隻是阿京的恩情不知今生她還能否報答。
“公主莫要再回頭”!
“阿京,我會永遠記得你”!
崔安安含淚駕馬遠去。
望著崔安安遠去的背影,阿京欣慰地輕舒一口氣:“傻公主,今生不得見,來世願繼續守護”!
後宮內,劉太後聽聞崔安安失蹤,她怒斥宮人無能欲將其杖斃。
阿京前去認罪:“私放公主安一事是奴一人所為,與他人無關”。
劉太後怒不可遏,她痛恨石虎,可她還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她隻是一個婦人,終究鬥不過那些手握雄兵常年征戰的屠夫,她本想以趙公主性命相脅以保她母子周全,可該死的奴仆阿京竟將她的計劃毀於一旦。
劉太後怒罵阿京背主求榮、良心狗肺,將阿京處以千刀萬剮之刑方解她心頭隻恨。
阿京如釋重負:“奴從不懼死,若不是公主安,多年前奴蒙受冤屈、拖著殘缺之身,早就不會苟活於世,是公主將我冰冷死去的心融化,在這世間也就隻有公主給了奴難能可貴的尊嚴,奴的主一直都是趙國最尊貴的公主安,何來背主求榮,奴活著也隻為能守護她,為她而死,奴心甘情願”!
石閔與眾人發生衝突對峙之時,宮中內線傳來消息“趙公主安已平安逃離鄴城”,這才避免了一場無謂的衝突。
石遵也終於可以心無旁騖揮兵東進。
幽州彭城王府。
“聽聞武興公因起兵一事與彭城王殿下發生了衝突”,侍婢告訴彭城王妃張氏。
“想必自是又與趙公主相關了”,彭城王妃淡淡地說道。
“趙公主被張豺拘於後宮,武興公擔憂趙公主性命,遂堅決阻止彭城王起兵,他說他不會為了權利地位拋棄趙公主”,侍婢把打探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彭城王妃。
“武興公不會為了權利地位拋棄趙公主,彭城王便沒有這魄力,他愛趙公主,可他在權勢麵前終是低了頭,若不是趙公主自己平安逃離鄴城,恐怕彭城王對她的愛隻能成回憶”,張氏無奈一笑,那一刻張氏真的很敬佩武興公。
“夫人仰慕之人果然是重情重義”,侍婢讚歎道。
“真是羨慕趙公主,竟能讓這英勇無畏的趙國大將甘願為她放棄唾手可得的權勢”,張氏感慨道。
“夫人,您彆胡思亂想了,待彭城王殿下登基,您就是這天底下最尊貴的女子,彭城王殿下仁厚,自是不會虧待於你”,侍婢寬慰道。
彭城王妃無奈一笑,不能與相愛之人相守,即便成為天底下最尊貴的女子又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