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和親(1 / 1)

推荐阅读:

343年,北朝趙國與蜀地漢國兩地交往頻繁,為求兩國和平共處,漢王派遣使者前往趙國求娶公主。

十公主璞玉聽聞此事,她心中惴惴不安。

自晉國一事之後,各王妃紛紛將已成年的公主定下親事,而璞玉的母親早逝,後宮自然無人幫她張羅,婚事便就耽誤下來。

“十公主,你怎來了”?

苻健坐在書房看書,見到璞玉突然來訪,甚為欣喜。

璞玉流著淚哽咽道:“建業哥哥,漢國遣使和親,他們會在我與公主安之間擇一,公主安身邊有彭城公、修成侯,他們都會為她說話,父王對她也很是欣賞,而我什麼都沒有;父王已有心將我送去和親,可和親之前我不想讓自己留下遺憾,建業哥哥,你喜歡我嗎”?

璞玉走上前緊緊摟住苻健,哭地不能自已。

苻健心中慌亂,看到十公主楚楚可憐之相,亦是十分心疼,遂緊緊地將她摟在懷中。

他喜歡十公主,從第一眼見到時就喜歡上了,那時候的十公主有大哥石邃寵著,他隻能遠遠地看著她,直到那日石邃被誅,他看到曾經高高在上的十公主竟被無名小卒拖在地上,那一刻,他的心被狠狠地揪痛了,他暗自發誓,若有機會,定要保護這個可憐無助的女孩。

璞玉輕輕解開苻健的衣物。

麵對璞玉的柔情蜜意,苻健欲罷不能,二人纏綿。

璞玉不舍地摟著苻健。

“建業哥哥,我若去和親,以後你會想我嗎”?

苻健溫柔地親吻著懷中的女子。

“璞玉,你既已是我的女人,我自會護著你,我會求大王將你賜婚於我”。

璞玉嬌羞地點點頭。

苻洪得知三子苻健與十公主已有夫妻之實,無奈隻能帶著二人跪求趙王石虎賜婚。

“苻健已有妻室,十公主又怎能屈尊妾室”?趙王石虎為難道。

璞玉卻不在乎道:“父王,我與苻健兩情相悅,隻要能與苻健相守,我不在乎妻妾名分,願遵守先來後到之禮”。

石虎亦想以此拉攏苻家,遂點頭答應。

“大王,如今十公主婚事已然定下,眼下也就隻有送公主安去和親了”,鄭王妃說道。

石虎思來想去:“看來也就隻有公主安可擔此重任了,那便傳召,送公主安入漢和親”。

當和親的聖旨送來,崔安安愣住了,眼淚不自主地掉落,可她哪有拒絕的權利,違抗聖命便是死罪,她隻能含淚默默接下這道聖旨。

“將軍,趙王已下旨派公主安去漢國和親了”,軍營內,副將張溫來報。

阿閔立刻扔掉手中一切軍務,心急如焚地趕往鄴宮,他再不能讓阿姐一人孤身犯險了。

從前他身陷狼窩、命懸一線,是阿姐不顧性命將他救出。

阿姐入晉受儘苦難,他無法將她及時救回。

如今阿姐又要入漢和親,他再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阿姐隻身離去。

鄴宮中,崔安安獨自坐在窗前,神情憂傷。

見此情景,阿閔甚是心痛,他氣憤道:“我去求大王收回聖旨”!

崔安安趕忙攔住阿閔,她知道阿閔此刻前去定是會惹惱趙王,她不想阿閔因為她而遭受責罰。

她故作輕鬆道:“阿閔,國師曾言我是天生鳳命,此番前去和親便是天命所趨,將來我若富貴,定不會忘記趙國還有一個阿姐最疼愛的弟弟”。

阿閔緊緊地將他的阿姐摟在懷中:“阿姐去哪,阿閔便去哪兒”!

崔安安撫著阿閔寬闊的背脊,苦笑道:“傻阿閔,阿姐又不是去遊山玩水,怎能隨意帶上阿閔”。

阿閔卻堅定地說道:“我自有辦法”。

望著阿閔離去的背影,崔安安心中更是不舍,可她又能奈何,生在亂世,她身不由己。

璞玉在宮中與阿閔不期而遇。

她冷笑道:“趙公主安就要和親了,石閔將軍以後怕是再也見不到她了”。

阿閔冷冷回應:“我與阿姐之事,無需十公主操心,十公主為了不去和親,甘願委身苻健為妾,倒讓人震驚”。

“我與苻健相愛相守,這就足夠了,我以前怎麼那麼傻,總以為離了你石閔大將軍我便不會幸福,如今想來還得多謝將軍的不愛,比起你對姐姐的愛而不得,我現在要幸福的多”,璞玉冷笑著回應道。

“十公主若覺得幸福便好”,阿閔依舊冷冷回應。

在他心中,旁人的幸福與他無關,他隻關心阿姐一人。

琨華殿外,彭城公跪在地上,一遍遍地磕著頭乞求趙王石虎收回聖命。

即便大雨傾盆濕透了他的衣袍,即便他的額上已滲出鮮血,他不在乎。

今日他就是要為自己深愛的女子勇敢一回,哪怕他知道這個可能微乎其微。

可一旦和親,他與深愛的女子便再無相聚可能。

鄭王妃匆匆趕來,她怒斥:“遵兒你怎如此沒有出息,為了小小女子如此作踐自己”!

彭城公憂傷憤慨道:“兒此前就是太過懦弱,不敢將自己所思所想說出,今日兒便是要勇敢一回,要為深愛的女子爭取一回”!

這一次彭城公不知是哪裡來的勇氣,或許他是真的深深愛上了那個曾甘願為他犧牲的女子。

“彭城公抗旨何意?公主安天生鳳命,怎能屈尊為你彭城公側室,還是你彭城公將來要奪嫡篡位”?

趙王石虎在眾人的簇擁下從琨華殿緩緩走出。

“奪嫡篡位,不不,大王,遵兒他定無此心,他也不敢有此心”,鄭王妃驚慌失措地解釋道。

彭城公低垂著頭,沉默不語。

“遵兒,你今日如此莽撞,驚擾了大王,還不快快認錯”,鄭王妃一臉心疼地看著彭城公。

“父王,母妃,當年公主安舍命護我從晉國出逃,此番情義,兒早已將她視為一生摯愛”,彭城公悲傷道。

石虎無奈道:“彭城公縱然有情有義,天命也不可違”!

“大王,那便讓遵兒在這雨中跪上幾個時辰,過後他自然就會想通了”。

鄭王妃見趙王石虎已麵露慍色,慌忙扶著石虎返回寢殿。

“公主,聽聞彭城公跪在琨華殿外請旨,您要不去瞧瞧”,侍女阿惠慌忙來報。

“為何事”?崔安安無奈地問道。

“自是公主您和親一事,聽說為此惹惱了大王”,阿惠甚是心急道。

崔安安眼神飄向遠處,心中感動卻又不安。

本以為這一世終於可以默默守著最愛的兩個男人,哪怕隻是以親人或是知己的身份,陪著他們享受亂世中的每一絲溫馨,可命運總愛如此捉弄她。

這一天趙國的風雨有些大,崔安安不禁打了個寒顫。

她含著淚默默走到彭城公身旁,心疼地為他撐起了傘。

“大王都說了天命不可違,阿遵何苦為難自己”,崔安安無奈道。

“對不起,安安,阿遵實在沒用,什麼都幫不了你”,彭城公低垂著頭,痛恨自己的無能。

崔安安心疼地撫著阿遵受傷的額頭。

“像我這樣普通的小女子,何德何能竟讓彭城公如此記掛,今生既已無緣與彭城公相守,那便隻待來世再續未了的情緣”,崔安安哽咽道。

彭城公心中憂傷,他緊緊地攥著雙手,強忍著淚水,他不明白為何他隻是想與心愛的女子相守卻是如此艱難。

他失落地爬起身離開鄴宮,內心的悲傷讓他不知如何與麵前的女子道彆。

望著阿遵落寞的身影,崔安安心痛又無奈,淚濕衣襟處,再見又何時。

“公主安,太子殿下邀您至東宮一聚”,東宮的內侍過來傳話。

崔安安擦去臉上的淚痕,理了理自己的情緒,麵帶笑容地前去東宮。

她當然不會在太子麵前表現出自己脆弱的一麵,畢竟在這趙國,除了阿閔與阿遵外,該是再無其他人會在意她內心的淒苦吧。

東宮內,依舊歌舞升平,侍婢恭敬地為崔安安斟滿酒。

崔安安端起酒杯一飲而儘,她也想一醉方休,或許這樣心中便不會如此難受了。

“太子,這是……?這酒味道好似不像從前那般烈了”,崔安安疑惑道。

太子宣笑道:“果酒,知道妹子酒量不行,自是喝不慣平日爺們兒飲的那些酒”。

“太子有心了”,崔安安恭敬道。

太子宣斜倚在坐榻上,眼神略帶憂傷道:“一想到妹子要去和親,我這心裡頭不知為何空落落的,就好像丟失了一件很貴重的寶貝似的”。

崔安安無奈笑道:“那不正應了太子的天生鳳命一言了嘛,何況宮中女子本就是你們男子權利鬥爭的籌碼”。

“哎,妹子,你也彆怪二哥,二哥也沒料到事情會是這個樣子,這樣,你看看你想要什麼作為補償,隻要二哥能做到的,二哥都答應”,太子宣言語間滿是愧疚無奈。

“太子日後若能善待阿閔,妹妹自是感激不儘”,崔安安恭敬道。

太子一臉玩味地指著崔安安說:“老子就猜到你會這麼說,放心,石閔是個良將,老子會重用他;隻是妹妹去了瘴癘之地,要多多保重才是,可惜苦了我那九弟彭城公了,佳人再難得”。

崔安安無奈苦笑。

和親的日子越來越近。

“公主,宮中織室已將嫁衣送來,請公主試穿”,織室宮女恭敬捧來嫁衣。

“行,放著吧”。

崔安安漠然地瞥了一眼那緋紅的嫁衣,曾經的她幻想過穿上這身嫁衣嫁給她最愛的阿閔,得知阿閔有婚約後,她也曾幻想穿上這嫁衣嫁給她最感激的彭城公,可如今,她不得不穿上這嫁衣,嫁給一個素未蒙麵的異國老者。

“公主,劉昭儀派人來送禮了”,侍女阿黎的聲音打破了崔安安的思緒。

是阿京,他奉劉昭儀之命送來賀禮。

“你們都先退下吧”。

崔安安命身邊侍婢們全部退下,她已經許久未與阿京單獨說過話了。

想當初他們在石府膳房內乾著最低等的活計,那時的他們無所不談,日子雖然清苦,卻阻隔不了他們的深厚的友情。

可如今,阿京的恭敬疏離,讓他們之間的關係好似隔了千萬座山。

阿京恭敬地將贈禮擺放到桌上。

“公主,奴…告辭”,阿京欲言又止。

“阿京,我就要離開趙國了,今後怕是再沒有機會相見了”,崔安安苦笑道。

“奴願守護公主”,阿京恭敬作揖。

“阿京,我知此次你也主動請纓前往漢國,可我已將你的名字劃去”,崔安安苦笑道。

阿京抬起頭看向崔安安,眼神中滿是震驚不安。

他定是以為他的公主還在為上次劉昭儀責罰一事耿耿於懷,千言萬語,此刻的他卻不知如何表達。

崔安安無奈道:“阿京,漢國是狼窩還是虎穴,我們都不知曉,你在這鄴宮內好不容易有了一席之地,怎可隨我再入那險惡之境”。

阿京低頭:“奴願……”。

崔安安忙打斷阿京的話,故作輕鬆道:“隻是以後不在趙國,便不能時時吃到阿京親手釀的蜜醬,阿京可否多釀些時常派人送往漢國以解我這饞嘴呢”。

阿京苦笑:“公主想要多少奴就釀多少,奴還有事,便不打擾公主了”。

說罷他紅著眼眶轉身離去,公主狠心將他的名字劃去,便是將他此後的念想斷去。

彭城公府內,公主和親之事傳的沸沸揚揚。

此前崔安安從東宮救下的奴仆兄弟蘇稽、蘇亥正在馬廄刷馬。

弟蘇亥對兄蘇稽說道:“哥,聽聞公主安要去漢國和親,我們擺脫奴籍的機會來了”。

蘇稽不解地看著蘇亥。

蘇亥悄聲說道:“哥,我們的命是公主安救下的,可你甘願一輩子屈居人奴嗎?公主和親,我們若是能進入和親護軍之中,將來回國之時便可擺脫奴籍”。

蘇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二人遂請求彭城公:“殿下,我們兄弟性命是公主所救,公主和親,我們亦想護送公主一程,以報救命之恩”。

“如此甚好”,彭城公自然是應允,他也正有此意。

最新小说: